作者 | 侯延伟
天津泰达医院神经科
ADAPT技术即“直接吸引一次性通过技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 Pass Technique for the EndovascularTreatment of Stroke, ADAPT)。ADAPT技术是使用一个高度可追踪、无创及大口径的中间导管作为一线技术进行直接吸引取栓。
有研究结果表明,单纯采用ADAPT技术可成功使78%的患者达到TICI 2b/3级的血流重建,如联合使用支架取栓技术,理想的再通可进一步提高至95%。从腹股沟穿刺到TICI 2b/3级血流再通的平均时间为37分钟。如果首选抽吸失败,这种大口径吸引导管还可以作为可取栓支架以及其他设备的辅助通路。ADAPT技术的过程见下图。
(点击放大查看图片)
对于ADAPT技术,优点是:开通时间短;开通后前向血流TICI 3级比例较高,远端栓塞少;技术操作更简单;经济效益高。但是也有缺点,如高级别循证证据缺乏,挽救技术应用比例高,不能即刻建立前向血流。虽然如此,但在临床上,针对颈动脉末端的血栓,我们仍尝试用ADAPT技术取栓。
1. 根据闭塞责任动脉的直径,选择抽吸导管尺寸。
2. 导管定位要求非常严格:不要越过血栓。定位评估基于:造影路图,观察中间导管负压抽吸中血液的回流。
3. 撤出导管时持续抽吸,并通过引导导管进行抽吸。
1. 所有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都应进行静脉tPA治疗。
2. 判断需要干预的卒中的严重程度。
3. 近端颅内大血管闭塞是关键目标:ICA 末端,M1、M2近端,基底动脉。
4. 对于发病早期患者简化评估核心梗死的影像。
5. 考虑患者年龄以评估获得良好临床预后的可能。
(本图表来源于网络)
1. 基底动脉近端闭塞:
Navien至基底动脉近端,行ADAPT技术抽吸。
造影可见基底动脉通畅(TICI 2b),起始部重度狭窄。
球扩支架置入,狭窄改善。
2. 颈内动脉末端栓塞:
ADAPT技术一次抽吸成功。
》
天坛周记 | 合并颅外颈动脉闭塞的左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支架治疗一例
》
跨越9年的治疗:双侧颈动脉线样狭窄,右侧CEA,左侧CAS
》
值得细细回味的取栓一例
》
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介入医生带你顺藤摸瓜,拨云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