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7
日至
28
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山东省菏泽市、聊城市,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紧接着,
7
月
29
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又赶赴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并慰问监督帮扶工作组。
▼7月27日至28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两位部领导先后调研
了
木材加工产业集群、钢管产业集群、轴承产业集群、炭素产业集群
的绿色低碳转型有关情况,以及玻璃企业大气污染治理情况、热电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煤炭运输结构调整相关情况,还有农村清洁取暖工作开展情况、冀豫交界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情况等。
在慰问监督帮扶工作组时,黄润秋还
现场检查了重型柴油货车垫高温度传感器、断开氮氧化物传感器电路等破坏污染控制装置问题、企业清洁运输管控要求落实情况,抽查了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达标排放情况
,了解重型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机动车检验机构的合规运行和执法监管情况,并深入了解打击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有关情况等。
从生态环境部的两次调研中,也可以看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最新动向,目前主管部门的关注点在哪,监管重点又在哪。
两位部领导短时间内接连调研,调研内容又是同一主题,这在生态环境部的历史上可不多见。
7月27日至28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山东省菏泽市、聊城市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7月2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又赶赴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慰问监督帮扶工作组。
▼7月2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因为调研主题都是大气污染防治,所以两次调研都有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陪同。好在菏泽市、聊城市与邯郸市、邢台市离得不算太远,所以刘炳江总工虽然辛苦,但时间上还能来得及。
两位部领导密集调研大气污染防治,释放出什么信号?
首先就是体现出生态环境部对这一工作的重视。
早在今年1月,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环保圈”就发现,会议提出“2024年要加大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和统筹强化监督力度”,这一表述相比前两年已有明显变化。
这透露出一个信号,
2024
年,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的力度将会更大,要求也会更严。
之所以加大力度,可能是因为去年的空气质量出现反弹。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22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上升1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也上升了2微克/立方米。
到了5月,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启动,督察组也表示,这次的关注重点包括“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突出问题”,这在前几年的督察中也是不常见的。
6月13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一共有7个,其中有5个都与大气污染有关,
这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历史上第一次如此集中地通报大气污染防治类典型案例
。
总之,从年初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到年中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再到这次的部领导密集调研,都释放出同一个信号——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从单个企业末端治理到产业集群综合治理
淘汰一批、入园一批、改造一批
除了体现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两次调研中,部领导都看了什么,反映出什么问题?
木材加工产业集群、钢管产业集群、轴承产业集群、炭素产业集群,再加上玻璃企业大气污染治理情况、热电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
,在部领导调研的几项内容中,有关产业结构调整的就占了一半以上。
27日上午,孙金龙一行来到菏泽市曹县庄寨镇,调研了木材加工产业集群绿色低碳转型及高质量发展情况。
28日上午,孙金龙又来到聊城市中岳管业有限公司、山东海鑫达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山东金帝精密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钢管产业集群和轴承产业集群绿色低碳转型有关情况。
▼28日上午,孙金龙调研钢管产业集群和轴承产业集群绿色低碳转型有关情况。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29日上午,黄润秋一行前往邯郸市华源炭素有限公司、成安县四海实业有限公司,调研炭素产业集群绿色低碳转型有关情况。
29日下午,黄润秋还来到河北东兴玻璃有限公司,调研玻璃企业大气污染治理情况。
从部领导的表态来看,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
“集群化”
。
孙金龙指出,
要从原来的单个企业末端治理转变为产业集群综合治理,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优做强一批
,从源头有效降低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产生。
黄润秋也表示,要集中整合改造,搬迁入园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优做强一批,打造产业集群的标杆企业。
除了产业结构,
运输结构
也是部领导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比如,27日下午,孙金龙就前往菏泽市巨野县新巨龙能源有限公司,调研了煤炭运输结构调整相关情况。
▼27日下午,孙金龙调研煤炭运输结构调整相关情况。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他强调,
推进煤炭清洁运输结构调整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改善地区环境质量意义重大。
就连在调研钢管产业集群和轴承产业集群时,孙金龙也不忘强调运输问题。他表示,目前很多制造类产业集群企业数量多、运输规模大,但严重依赖柴油重卡,要将清洁运输作为运输结构调整的重点。
此外,黄润秋部长在慰问监督帮扶工作组时,还现场查看了重型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机动车检验机构的合规运行和执法监管情况。
总之,一个产业结构,一个运输结构,都属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在这次的调研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菏泽和聊城位于山东省最西面,紧挨着河北、河南。而邯郸、邢台则位于河北省最南边,紧邻河南、山西。
事实上,这次黄润秋部长调研的第一站,就是邯郸市磁县岳城镇,调研的内容就是
“冀豫交界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情况”
。
在那里,黄润秋详细了解了冀豫交界地区焦化、建材、化工、能源等企业布局和污染排放情况。他指出,要因地制宜规划交界地区的产业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传统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共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黄润秋调研冀豫交界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情况。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为什么重点调研交界地区?因为
随着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的改善,省际交界地区的空气质量问题已经凸显了出来。
以河北最南的邯郸、河南最北的安阳两市为例,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4年1-6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两座城市均处在倒数后二十位,邯郸市排在倒数第十七位、安阳市则排在倒数第二位,成为全国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高健在接受《中国环境报》采访时表示,
目前,污染源分布特征正在呈现出
“去中心化”的趋势。
因为各地日益注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少污染源都从城市中心外迁至城市郊区和边缘地区了,而这些区域远离城市中心,监督执法资源可能不足,对污染源管控力度也相对较低,监管难度比较大。
同时,交界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另一个难题是治理
“碎片化”
。如何让各个城市互相协调、同频共振,共同提升,是一个难题。
这方面,生态环境部已经有所行动。
2020
年,生态环境部推动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2023
年,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又被纳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通过这些安排,有利于推动区域空气质量加速改善。
总之,交接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正在逐渐凸显出来。此次生态环境部的调研,也体现出了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
除了交界地区这样的新关注点,有些老关注点依然是生态环境部重点检查的对象。
比如,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问题。在这次黄润秋部长的调研中,这个问题同样受到了很大关注。
在河北东兴玻璃有限公司调研时,黄润秋仔细检查了烟气在线监测的历史数据,并强调,企业要确保污染物数据真实性。
随后,
黄润秋还
“随机”前往河北建投邢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调研了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
在现场查看企业自动监测设备后,黄润秋还强调,
要坚持严格执法,对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行为,始终保持
“零容忍”、依法予以严惩,解决违法成本低、惩处力度不够等问题,有力震慑环境违法行为。
请注意,这家企业是黄润秋部长“随机”前往的,而他随机调研的主要目的,就是“现场查看企业自动监测设备”,由此可见黄部长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这次黄部长去河北,目的之一还有代表部领导班子慰问正在那里工作的监督帮扶工作组。在慰问过程中,黄润秋也多次提到数据真实性问题。
在邯郸市裕泰焦化有限公司,黄润秋现场检查了重型柴油货车垫高温度传感器、断开氮氧化物传感器电路等破坏污染控制装置问题。并指出,要切实加强对重型货车的监督管理,
严禁通过破坏污染控制装置、篡改
OBD
(车载排放诊断系统)、使用尿素作弊器等弄虚作假方式违法排放大气污染物。
▼黄润秋现场检查重型柴油货车垫高温度传感器、断开氮氧化物传感器电路等破坏污染控制装置问题。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在邢台市沙河市仁德汽车检测有限公司,黄润秋还深入了解打击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有关情况。
他强调,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是确保柴油货车合规达标排放的“守门人”。要切实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全面加强对机动车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和机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严厉打击替车替气检验、使用软硬件作弊、擅自放宽检验方法等弄虚作假行为
。
总之,甭管是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还是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生态环境部对此的态度都是“零容忍”,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
尤其是涉及到大气污染防治的监测企业,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绷紧这根弦,千万不要触碰“高压线”。
1、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山东省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部,2024年07月29日
2、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河北省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慰问监督帮扶工作组,生态环境部,2024年07月30日
3、2024年,空气污染治理力度又要加大了!环保圈,2024年02月19日
4、第三方检测机构造假,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了!环保圈,2024年06月15日
5、交界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有何难点?如何监管?中国环境,2024年08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