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科学网」↑关注我们!
图片论文:科学家测定向日葵基因组(详见排行榜第九名)
周二是端午节,周四又是儿童节,各位已经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的网友们,有没有被放假补班、孩童无赖搞得一脸懵懵呢?(生物小编默默吐槽:哪里有什么假期,你的实验菌又不按法定假日停长……)总之,向很难放假、放了假在家比工作还累的科研人员们致敬~
书接上文,言归正传,来看上周(5月22日—28日)的论文排行榜
《自然—通讯》介绍了一种模仿捕蝇草的柔软的抓取工具,它能够感知并抓取物体。这种简单的能够识别目标的软体机器人可能最适合用来自动处理精巧物体。
小编:夏天又来了,希望养一株捕蚊捕蝇捕四害草……
《自然》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了一个高质量的向日葵参考基因组。这一资源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帮助人们在考虑到农业限制因素和人类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利用遗传多样性改善向日葵的抗逆性和产油量。
小编:有一个笑话说,向日葵都跟着太阳转,那晚上跑西边去了早上怎么回东边,大家猛地一甩头吗?
第八名:两项成果有助抗糖尿病新药研发并降低药物成本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同时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关于胰高血糖素受体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的两项最新研究成果。这两项成果为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新药研发指明了方向,并可能降低用药成本。
小编:糖尿病现在是一个很高发的疾病,科学家们加油!不过也希望大家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远离三高。上工治未病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等和清华大学马雄峰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反事实直接量子通信,在实验中演示了图像的反事实传输,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小编:对量子通信的争论很多,希望科学在争论中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源。
第六名:科学家发现“隐形”森林面积相当澳大利亚60%
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科学家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在地球表面存在着大片此前没有记录的森林,面积相当于澳大利亚国土的60%。在此研究基础上,全球估测的森林覆盖面积增加了至少9%。
小编:远“森林”不解近“干旱”呀!希望不要被有心之人看到,又开发出了一大堆林场……
科研人员发现,随着全球变暖,南极大陆的边缘地带正在迅速变绿,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当代生物学》期刊。2013年,该研究组就调查了南极大陆南端的苔藓和微生物生长情况,以分析过去50年间,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该大陆生态变化。
小编:一说“变绿”,可不都是好事。
第四名: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领衔发现重子声波振荡信号
世界最大星系巡天——拓展的重子振荡光谱巡天国际科技计划合作组织发布了最新科学结果:通过观测距离我们68亿光年到105亿光年之间宇宙深处类星体的空间分布,发现了显著的重子声波振荡(BAO)信号。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利用遥远的类星体探测宇宙的膨胀历史。研究论文在科学预印本网站发布。
小编:科学家们的探索之心,不满足于人类是怎么来的,地球是怎么来的,太阳系是怎么来的,宇宙是怎么来的……
季军:科学家揭示印度夏季风减弱下南亚植被生长变化及其机制
印度夏季风是南亚植被生长主要的水热来源,研究过去30年南亚植被生长变化及其关键驱动因子对于理解区域碳循环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汪涛课题组,基于气象资料和多源卫星遥感观测,揭示了过去30年在印度夏季风减弱下南亚植被生长变化及其机制。成果近期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杂志上。
小编:初中地理忘差不多了,只记得北京是温带季风性气候。在5月35度的“温带”里,小编想问一句,风呢?
课题着力于最大限度地解决在实际应用中太阳能入射角不断变化带来的光学损耗和热学损耗(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问题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上。
小编:太阳能……入射角……水处理……不好意思,脑子里都是各种太阳能热水器……
《国家科学评论》最近发表综述论文,着重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贝叶斯学习在基础理论、高效算法和系统实现方面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贝叶斯方法与深度学习的互补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小编:关于贝叶斯,我们的博主们也讨论地热火朝天、妙趣横生,围观群众那是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欲知详情,请移步科学网专题“概率问题与贝叶斯定理”。
关注我们
微信号:sciencenet-cas (←长按复制)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