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列举了不同药物组成的方子,包括只有两味药、三味药、四味药、五味药的方子,以及方名包含组成、耳熟能详的方子,还有由基础方加减而来的方子。文章详细列出了各种方子的组成药物和名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两味药的方子
列举了左金丸、二妙散等五种方子,每种方子的组成和药物都详细列出。
关键观点2: 三味药的方子
介绍了大陷胸汤、小陷胸汤等八种方子,每种方子的组成和药物也详细列出。
关键观点3: 四味药的方子
详细列出了麻黄汤、大承气汤等24种方子的组成和药物。
关键观点4: 五味药的方子
列举了桂枝汤、清胃散等15种方子的组成和药物。
关键观点5: 其他特殊分类的方子
包括方名包含组成的方子、耳熟能详的方子以及由基础方加减而来的方子,分别列举了各自的组成和药物。
正文
01组成只有
两味药
的方子
(
5
个
)
左金丸
|
黄连、吴茱萸
|
二妙散
|
黄柏、苍术
|
六一散
|
滑石、甘草
|
当归补血汤
|
黄芪、当归
|
失笑散
|
蒲黄、五灵脂
|
02组成只有
三味药
的方子
(
8
个
)
大陷胸汤
|
大黄、芒硝、甘遂
|
小陷胸汤
|
半夏、黄连、瓜蒌
|
生脉散
|
人参、麦冬、五味子
|
牵正散
|
白附子、僵蚕、全蝎
|
四逆汤
|
生附子、干姜、甘草
|
增液汤
|
玄参、生地、麦冬
|
茵陈蒿汤
|
茵陈、栀子、大黄
|
三子养亲汤
|
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
03组成只有
四味药
的方子
(
24
个
)
麻黄汤
|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
大承气汤
|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
十枣汤
|
甘遂、大戟、芫花、大枣
|
四逆散
|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
白虎汤
|
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
导赤散
|
生地、木通、生甘草、竹叶
|
泻白散
|
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
|
白头翁汤
|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
香薷散
|
香薷、白扁豆、厚朴、姜汁
|
理中丸
|
干姜、人参、白术、甘草
|
吴茱萸汤
|
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
|
大建中汤
|
蜀椒、干姜、人参、饴糖
|
四君子汤
|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
玉屏风散
|
黄芪、白术、防风、大枣
|
四物汤
|
当归、白芍、熟地、川芎
|
牡蛎散
|
牡蛎、黄芪、小麦、麻黄根
|
四神丸
|
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
|
萆薢分清饮
|
益智仁、萆薢、石菖蒲、乌药
|
槐花散
|
槐花、侧柏叶、荆芥穗、枳壳
|
痛泻要方
|
白芍、白术、防风、陈皮
|
犀角地黄汤
|
犀角、生地、芍药、丹皮
|
防己黄芪汤
|
防己、黄芪、白术、甘草
|
苇茎汤
|
苇茎、薏苡仁、瓜瓣、桃仁
|
平胃散
|
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姜枣
|
04组成有
五味药
的方剂共(
15个
)
桂枝汤
|
桂枝、芍药、炙甘草、姜枣
|
清胃散
|
生地、当归、丹皮、黄连、升麻
|
玉女煎
|
石膏、知母、熟地、麦冬、牛膝
|
青蒿鳖甲汤
|
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
易黄汤
|
山药、芡实、车前子、黄柏、白果
|
朱砂安神丸
|
朱砂、黄连、生地、当归、炙甘草
|
酸枣仁汤
|
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甘草
|
越鞠丸
|
香附、苍术、川芎、神曲、栀子
|
半夏厚朴汤
|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
桂枝茯苓丸
|
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
|
咳血方
|
青黛、栀子、瓜蒌仁、海粉、诃子
|
五苓散
|
茯苓、猪苓、桂枝、白术、泽泻
|
猪苓汤
|
茯苓、猪苓、泽泻、滑石、阿胶
|
真武汤
|
白术、白芍、茯苓、附子、生姜
|
大黄牡丹汤
|
大黄、牡丹、桃仁、冬瓜仁、芒硝
|
05
方名包含组成
的方子
(
6
个
)
麻杏石甘汤
|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
当归六黄汤
|
当归、黄芪、黄芩、黄连、黄柏、生地黄、熟地黄
|
葛根芩连汤
|
葛根、黄芩、黄连
|
瓜蒌薤白白酒汤
|
瓜蒌、薤白、白酒
|
苓桂术甘汤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
苓甘五味姜辛汤
|
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
|
06
耳熟能详
的方子
(
4
个
)
桂枝汤
|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
二陈汤
|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乌梅、生姜
|
六味地黄丸
|
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
|
黄连解毒汤
|
黄芩、黄连、黄柏、栀子
|
07由
基础方加减
而来的方子
(
21
个
,
还会更多
)
小建中汤
|
桂枝汤
+饴糖
|
当归四逆汤
|
桂枝汤
-生姜+当归、通草、细辛
|
桃核承气汤
|
调胃承气汤
+桃仁、桂枝
|
肾气丸
|
六味地黄丸
+附子、桂枝
|
八珍汤
|
四君
+四物
|
麦门冬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