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在TOP100中占了6席,主打游戏、长视频和通讯工具(微信和QQ)。
字节跳动也占了6席,除了游戏外,其实都是“沾了TikTok的光”——剪映海外版CapCut(排第2)、仿小红书的产品Lemon8(排第55)、TikTok动态壁纸(排第78)、醒图国际版Hypic(排第85)。
不过,1月19日TikTok暂停服务,上述产品连带飞书国际版Lark、游戏等,也都受到影响暂停运营。政策的不确定性,成为它们发展的不利因素。
阿里巴巴占了5席,除UC浏览器(第8名)之外,都是电商业务。其中全球速卖通(B2C)排第6,月活过亿;阿里国际站(B2B)排第14,AliExpress Russia排第18,淘宝排第59。
海外业务是阿里无法放弃的地盘,目前已经形成了跨境业务(速卖通、国际站)+海外本土业务(Lazada、Miravia、Trendyol、Daraz)的格局。
根据阿里2024年Q3财报,在阿里的七大业务里,由蒋凡带领的国际零售商业收入增速最快,Q3增速达29%,其中国际零售业务收入增长35%,主要受来自速卖通Choice和Trendyol的收入增长所驱动。
当然,阿里的国际电商业务还于亏损换增长的阶段。2024年Q3,其亏损从2023年同期的3.84亿元拉大到29.05亿元。Lazada在2024年7月实现盈利,拉动国际电商业务第三季度的经营亏损环比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Shein和Temu的发行商分别在新加坡和美国,因此并未
出现在统计中,但它们的增速也不容小视。
跨境电商在2025年的竞争依旧激烈。一来,Shein传出将在伦敦上市的消息;二来,TikTok的不稳定性,让平台上的一些电商卖家准备转做独立站;三来,现在蒋凡“统管”阿里国内外电商业务,菜鸟近期传出组织架构调整的消息,专为速卖通服务的团队,已融入整合后的阿里电商事业群,种种迹象都表明蒋凡对电商业务的集中管理和调度。
不过,和国内市场争老大不同,国际电商行业还在跑马圈地阶段,Shein、Temu、阿里更大的竞争在于和本土电商平台如亚马逊的竞争,以及运营的稳定性、基础建设的完整性。
三大巨头之外,小米也有五款产品上榜。除了小米快传(免费传输软件)之外,其余都是与硬件绑定的软件,分别是POCO小米原生桌面(poco launcher 2.0)、米家APP(摄像头)和小米运动健康(小米手环、手表)。同时,小米生态链企业、聚焦于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华米科技,旗下的Zepp Life排名39。
这些APP的火爆,和小米在海外硬件业务的发展趋势相符。
小米现在将收入分为两块,手机×AIoT和智能电动汽车。其中,到2024年Q3,手机还是小米的基本盘,贡献了一半的收入,包含平板、笔记本及可穿戴设备在内的IoT与生活消费品贡献了近三成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