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世界知识
关注并星标
每天与你一起
在军事航空领域,战斗机的代际划分是技术进步的直观体现,这种作法源于冷战时期两大阵营无处不在的较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空中作战平台从螺旋桨到喷气式的飞跃,每一代战斗机的诞生都标志着空战能力的显著提升。
概括而言,第一代战斗机是指二战后不久诞生的亚音速或跨音速喷气式战斗机,这类飞机主要依靠肉眼和机炮进行空战,开火距离较短,代表性产品包括美国的F-86、苏联的米格-15等。
第二代战斗机为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开始配备红外近距格斗导弹,提高了空战能力,苏联的米格-21是代表性产品。
第三代战斗机在第二代基础上装备了大口径雷达,具备夜间全天候作战能力,空战开火距离大幅提升,美国的F-4、中国的歼-8II等是典范。
第四代战斗机具备更高的机动性能和格斗性能,攻击开火距离达近百公里,是空中优势战斗机,代表作包括美国的F-15、苏联的苏-27等。
第五代战斗机的公认标准是4S,即超机动(Super Maneuver)、超音速巡航(Super Cruise)、隐身(Stealth)、综合航电和信息感知能力(Superior Avionics),美国的F-22、中国的歼-20以及俄罗斯的苏-57是这类战机的代表。
第六代战斗机的划分标准是在五代机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和强化得出的,升级为4H,H代表HYPER,意指更强的超级机动(HYPER Maneuver)、更高的超音速巡航(HYPER Cruise)、更强的隐身能力(HYPER Stealth),以及更高级的综合航电和战场感知能力(HYPER Avionics)。
相比五代机,六代机具备更多优势。
更强机动性能:通过采用无尾飞翼式布局、大推力发动机和推力矢量技术,六代机无论是大迎角机动性还是超音速机动性,都得到全面提升。
更高超音速巡航能力:配备更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如变循环发动机,能以更高时速进行全程超音速巡航。
更强隐身性能:采用更先进的设计理念,如全翼身融合与无垂尾布局,配合离子体隐身涂层等新型隐身材料和前沿技术的应用,实现全向全频段隐身效果。
更高级的综合航电和战场感知能力:配备更先进的雷达系统和传感器,能实现更远距离目标探测和跟踪,同时具备更强的电子战和信息战能力。
更强的人机协同作战能力:具备强大的无人机协同作战能力,可指挥无人机群执行各种任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无人机的指挥和控制,形成“蜂群”作战模式。
更先进的武器系统:配备更为多元化的武器系统,如激光武器、电磁武器等新型武器,速度快、精度高、威力大,能更有效打击空中和地面目标。
全球首款五代机F-22首飞至今已过去20多年,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引进和部署五代机,第六代战斗机研制计划也被多国提上日程。
美国是最早宣布研制六代机的国家。综合信息判断,美国六代机概念最早由军方在2009年4月提出,五角大楼航空系统中心于2010年11月5日宣布了关于六代机的能力需求信息征询书(RFI)。
美军的六代机方案被称为“下一代空中主宰”(NGAD),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联合开发,以取代F-22和F-35。该项目与F-22A“先进战术战斗机”、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等传统型号项目完全不同,传统型号项目专注于一款战斗机的研发,力图在未来单机对抗中以性能压制另一款目标飞机,而NGAD采用多系统、多体系联合作战的方式,为美国空军在大国对抗中夺取制空权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按照五角大楼航空系统中心发布的征询书,第六代战机必须能与具有空中电子攻击能力、先进综合防空系统、无源探测设备、综合自防御设备、定向能武器和网络电磁攻击能力的敌军作战,遂行进攻性和防御性的对空作战,摧毁或削弱敌方控制天空的能力。美国空军还希望该机具有导弹防御、空中遮断、近距空中支援、截获空中目标、电子战以及强大的空中突防能力。
除美国外,2022年日本、英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议,联合推进“全球空中作战计划”,在英国“暴风”第六代战机设计基础上,吸纳日本X-2“心神”技术验证机的成果,以及意大利方面的飞控软件和“智慧座舱”设计,打造具有人工智能与网络作战能力的新一代战机。另外,2019年2月,法德两国与法国航空巨头达索公司、空中客车(德国)分别签订合同,支持新型战机的潜在概念设计研究,未来拟替代法国“阵风”战机和德国的“台风”战机。2019年6月17日,法国、德国和西班牙在第53届巴黎航展上联合推出被称为下一代战斗机的六代战机模型,采用三角翼布局,大外倾V形垂尾、无附面层隔板超声速进气道。
中国正加紧建设世界一流空军,不仅不会在全球六代战机研发竞争中缺位,还要引领六代机研发入列的潮流。
(作者为远望智库
特约
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