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城市燃气管道和设施“带病运行”排查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住建厅的精心指导下,扎实开展城市燃气管道和设施“带病运行”排查评查评估工作,在全面摸清底数基础上,统筹推进隐患整治,做到立查立改,
应改尽改,筑牢城镇燃气安全防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更高的决策部署推动整治工作落实
一是制方案。
要求在原城镇燃气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排查城镇燃气管道及设施的风险隐患,摸清管网和设施的底数。
二是抓落实。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排查和整治现场开展督导,分管副市长4次召开工作推
进会,市燃气专班办公室每月调度一次工作进度。
三是明范围。
扩大排查评估范围。将液化石油气场站及设施纳入排查评估范围,以此为契机提高液化石油气场站安全水平。
二、以更快的速度摸清管网设施底数
一是严排查。
我市燃气管网建设年代久远,管网、设施基础信息保留不完整,有的甚至缺失,我市燃气行业相关监管部门和供气企业,把握这次燃气管道及设施排查治理的机会,经过网式排查梳理,建立了基本信息台账,做到了底数
清、情况明。截至目前,已排查市政管道1088.61 公里,发现“带病运行”点 32 处、已完成整改 32 处,发现“带病运行”管网长度 18.26 公里、已完成整改 10.26 公里;已排查庭院管网 1415.43 公里,发现“带病运行”点 135 处、已完成整改 135 处;已排查立管1299.83 公里,发现“带病运行”
点 37 处、已完成整改 37 处。已排查燃气厂站设施 12 个,发现有 2 个厂站共有隐患数 3 个,全部整改到位。排查自产自用煤气发生炉企业 12 家,有煤气发生炉 22 座,已出具评估报告的企业有 2 家,正在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评估的企业有 10 家。
二是建机制。
市燃气整治专班与通信、电力、
光缆等单位建立协调机制,协调解决燃气管网排查评估中因路径、间距等影响工作进度的有关问题。
三、以更严的举措开展燃气病害治理
一是促整改。
对此次排查出的各类城市燃气输配管道隐患问题,按要求实行“一点一策”管理,明确治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治理措施和完成时限。
二是夯基础。
市、县二级燃气管理部门制定了 2024—2026 年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分年度明确了详细的改造任务和计划。
2024 年全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含市政管、庭院管、立管)计划 124 公里,已完成 125.16 公里,改造率 101%。
三是强监管。
对使用管道燃气的,要求管道燃气企业把好首检关,对新增的燃气用户一律安装金属波纹管,对不安装金属波纹管的不予通气。积极引导企业在进行入户安检时,免费为使用橡胶软管的商业用户更换金属波纹管。已投入资金
200 余万元免费为 662 户液化石油气餐饮单位更换减压阀、橡胶软管等配件 1352 件,切实做到从用户端消除安全隐患。
四、以更强的制度建设为引领强化行业监管
一是严执法。
制定了《萍乡市排查整治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严厉查处涉燃气项目违法违规行为和打击第三方破坏,今年以来,全市完成 1017 处第三方施工现场监护工作,所有第三方施工都签订了安全保护
协议。
二是优流程。
对涉及燃气改造的项目,住建、城管、资规、交警等多部门建立并联审批制度,即简化流程,又缩短时效。
五、以更新的科技赋能提升管网运行安全
一是建平台。
结合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和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作,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建设了集燃气 SCADA系统、GIS 系统、阀井泄漏报警系统和站场监控系统等为一体的“智慧燃气”系统。
二是增设施。
在市政管道的阀门井、调压装置和终端用于等位置安装燃气报警器、自闭阀、压力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子标签等智能感知设备 646 套,加强了对燃气安全风险隐患的常态化监测、动态化预警、精准化溯源和协同化处置。
六、以更优的服务模式解决商户“燃气之急”
针对中小餐饮业主安装天然气一次性投入大、不愿意进行“瓶改管”的难题,我市引导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创新收费模式,制定“瓶改管”实施方案,中小餐饮用户可通过“分期付款”“租赁支付”“金融机构担保”等模式进行管道燃气报装。今年以来,已为 553 户中小餐饮用气用户缓解经济压力,顺利安装管道天然气,助力“瓶改管”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