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科院物理所
物理所科研动态和综合新闻;物理学前沿和科学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  ·  气泡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 No.429 ·  5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宇宙中第一代“躺平”的星系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科院物理所

蓝黑还是白金?还记得这条裙子吗?

中科院物理所  · 公众号  · 物理  · 2017-04-28 10:33

正文


按:当年关于裙子的颜色,有人认为是与大脑的色彩恒常性机制有关。但根据文中作者的观点,裙子的问题不再是简单的色彩问题,反而让我们发现,目前我们所了解的,关于人眼感知颜色的方式或许有误。虽然我们跟这条裙子的关系只是两年前凑过关于它的热闹,但科学家对此明显考虑得更多。


撰文  Pascal Wallisch

翻译  药师

校对  果然多多


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兹(Robert Zajonc)对学术界做出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单因接触效应”,这一理论通俗一点儿说就是人们会喜欢上经常接触到的事物。许多广告都基于这一理念而产生。但是2015年2月下旬,当这条裙子在互联网上横空出世时,这个理论却受到了严峻的考验。短短几天内,大多数人都完全厌倦了观看照片或谈论这个话题。即使在两年后的今天,你也未必会对它有十足的兴趣。


但这种现象始终吸引着像我一样的视觉科学家,因为有充分的理由表明,这条裙子的存在对于我们的色觉认知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直到2015年初,仔细研读相关文献后我们会发现,这整个领域的研究都有一些滞后——我们自认为或多或少了解色觉产生的基本原理,但关于这条裙子的颜色之争却推翻了之前的理论。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看这条裙子的颜色会与他人不同——我们还不能完完全全地理解这种现象,因为这与发现新大陆无异。此外,该图片是拍摄于室外(在英国),因此更让人印象深刻(绝大多数视觉科学中设计的场景基本上都在实验室中)


除了视觉科学家,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每个人都以相同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这就是为什么当与别人出现分歧时,我们会觉得非常尴尬——因为这说明有一方无知,故意撒谎,或者就是个疯子。我们总是更愿意相信亲眼所见,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当人们在这条裙子的颜色的意见上产生分歧时,科学上并没有明确的解释。


两年后,我们对认知差异的形成原因有了更为合理的解释:人们对于色彩的感知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线。但大家在手机上查看这条裙子的图片,在光线方面具有不确定性。首先,在室内还是室外是一个重要变量,因为这关系到是人造光还是自然光。其次,背光与向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背光时会出现阴影,而向光则不会。



当然我们也不能将认知缺乏归为大脑的过错。众所周知,类似情况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大脑通过猜想的方式谜之自信地填补了知识的鸿沟。通常这些假想都基于过去最常见的经历。比如说,如果感官信息更不确定时,观察者会认为物体的运动速度比实际上更慢,原因大概是生活场景中移动较慢的物体更为常见(的确,很多特定场景下的物品根本就不移动)色彩以及光线也不例外。


由于人们都不能正确地评估这条裙子的图片中的光照条件,人们便会对其作出一些自己的猜想。不同人的猜想各异——这也导致了人们对于颜色解读的差异。至少这是我的研究展示的结果(jov.arvojournals.org/article.aspx?articleid=2617976)。多亏了13000名参与者在这项研究中所作出的努力,其中包括许多Slate杂志读者,他们在看到裙子照片时,根据自己所见填写了相关的问卷,同时也表述了他们自己对这张照片和这个世界的看法。   


尽管大多数人至少第一眼看到这条裙子都认为是白金色,但请记住,这裙子实际上是蓝黑色。我的调查结果表明,如果你认为这张照片是摄于阴影的环境下,那么你极有可能看出白金色。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阴影条件下会过度透射蓝光。人们从心理上减去短波长的光(这里指蓝光)就会将其看成黄光。自然光也会有相似的效应——认为是自然光照射的人也更倾向于认为裙子是白金色。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天空是蓝色的,相对于较长波长的人造光(现在通常指白炽灯)而言,日光也会过度透射蓝光,人们就会从心理上减去蓝光,从而看起来会像黄光。同理,当人们从心理上减去相应的黄光,照片看起来则会偏向蓝色一些。这是我通过研究得出的发现。


为什么会有人假想出一系列光照条件而另一些人会假想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光照条件呢?这也许取决于观察者自身的观察历史。那要如何探究这种观察历史呢?研究人员又不能问人们是接触的短波长光照多还是长波长光照多。大多数人很可能都并不清楚自己对光的感知历程与其他人有所差异。



但我可以非常自信地作出预测:在条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早睡早起的人(“早起的云雀”)相对于晚睡晚起的人(“夜猫子”)会接受更多的日光照射。相比之下,后者会比前者接受更多的灯光照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条件都是相同的。所以我希望能从上千名被观察者中获取数据,从而发现背后隐藏的微妙效应。比如说,即使某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夜猫子,他也有可能不得不早起来工作。


这正是我所发现的——这种效应非常微妙但统计学上非常可靠,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换言之,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感越强烈,越有可能认为这条裙子是白金色。此外,夜猫子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在人造光下拍摄的照片,而不是自然光。


这种效应非常微妙——的确,接受光照的经历不一定与这一现象完全相关性,我们不能断定这个关联一定适用于所有观察者。即使有些人清醒的工作时间都在晚上,他也许也不一定会使用刺眼的照明装置。但是这一组的实验人员会比早睡早起的人受到更多人造光的照射。


事实上,我就是一个相当极端的夜猫子。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条裙子时,我非常肯定地认为就是白金色的。然而,我当时的确做出了这张照片在阴暗环境下拍摄的假设,以至于这个假设推翻了其他的论断。而且看图的体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可否认,在看到裙子的之后几天里,我看到了更多该裙子的图片。并且在四天后,它在我的眼里突然就变成了蓝黑色,似乎我再也没有看到过白金色。当然,在这段时间里我也知道了这条裙子的真实色彩。我的研究表明,比起裙子变成人们心中的颜色,人们更有可能发现裙子的真实颜色。有些人的想法更具有平衡性,任何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导致他们认知的快速切换。这类人群非常少见,他们也很有研究价值。


无论如何,在复杂条件下的微妙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自我调节的生理节律会影响认知的声明也并不常见。为了得到准确的结论,我在文章发表之前,对这些结果进行了内部复制研究,而这差不多推迟了一年的发表时间(在裙子照片放出后一个月内,我获取了初期研究97%的相关数据,并且本来可以即刻发表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条裙子很重要的终极原因:“裙子”图片的讨论热潮已过去两年多,而这篇文章以及新近出版的另一篇文章(jov.arvojournals.org/article.aspx?articleid=2600950)是最先对裙子效应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


好的科研需要时间来打磨。我希望在发表之前,我的发现都是货真价实的,因此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是这条路却相当不寻常。放眼当下的科研环境,动机都是为了尽早发出文章并且注重文章的数量甚于质量。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的丑闻就并不稀奇了——文章表面看起来规范严谨,但主体都是漏洞百出且经不起推敲的工作。确实,大多数的科学研究都陷入了“复制危机”的泥沼。只有约25%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一情况甚至在诸如肿瘤生物学或者基因组学中更加严重。


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改变我们做科研的方式。人类文明只有在可靠且高质量的科学研究的推动下才能走得更远。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是这样,但关于裙子的研究能够引领这样的研究风潮。


原文链接:www.slate.com/articles/health_and_science/science/2017/04/here_s_why_people_saw_the_dress_differently.html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利维坦(ID:liweitan2014)授权转载

编辑:PXL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 数学是什么?

2. 漫画 |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如何获得诺贝尔奖的?

3. 激光笔发出的是激光吗?不是吗?

4. 火焰的本质是什么?

5. 关于薛定谔,你不知道的七件事

6. 盘点那些著名的学术造假事件|315特辑

7. 大龄硕博,你还能纯粹地喜欢一个人吗?

8. 宇宙一直在膨胀,为啥你不会受其影响而变胖?

9. 打死你也猜不到的14个数字规律问题

10. 世界到底是不是确定的?

点此查看以往全部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