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报道了关于“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相关内容,包括大会的举办情况、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机器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情况
大会于2024年8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吸引了169家企业参展,展示了600余件创新产品,是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行业盛会。
关键观点2: 中国机器人产业情况
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多元信息融合感知、人机自然交互等尖端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我国已连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中的地位突出,并且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预计到2026年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关键观点3: 机器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智能客服和自动交易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对金融机构的运行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例如,交通银行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娇娇”已经正式上岗,并获得了用户的好评。机器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将帮助金融机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
正文
8月25日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
8月21日至25日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
在北京举行
吸引
169家
企业
参展
展示
600余件
创新产品
作为聚焦机器人产业
规模最大
层次最高的行业盛会
展示了产业技术的最新进展
体现了全球机器人发展的合作与创新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会场外景。
随着科技创新不断加速和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完善,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多元信息融合感知、人机自然交互等尖端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一名儿童与仿生机器人互动。
截至2024年7月,我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此外,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未来功能型整机将逐步占据主流,发展潜力巨大。
▲特斯拉展区内,人形机器人“擎天柱”首次在北京亮相。
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以产品创新和场景推广为着力点,分类施策拓展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培育机器人发展和应用生态,增强自主品牌机器人市场竞争力,推进机器人产业自立自强。
▲游客排队领取机器人送上的礼品。
以智能客服和自动交易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对金融机构的运行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智能客服机器人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减少客户等待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人形机器人成为关注焦点。
交通银行智能客服机器人“娇娇”已成功在交通银行上海、江苏、广东、重庆等近30个省市的营业网点正式“上岗”,熟练准确地回答客户的各种问题,向客户指引、介绍银行的各类业务,其丰富的知识储备、风趣的问答方式、专业的服务能力赢得了用户的好评。
▲惟妙惟肖的仿生机器人。
▲仿生机器人引起广泛关注。
金融机构将通过使用机器人等创新技术,提高服务质效,降低运营成本,更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推动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创新发展。
▲“苏轼”以仿生机器人形态再现。
文字:邢晨辉
图片:李昊 张健智
编辑: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