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产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专业有用的观点!
文丨燕博士
近日,一则“货拉拉司机维权”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当事司机称保时捷公司“拒付600元搬运费并打人,向货拉拉平台投诉导致自己账号被限”。视频中能听到司机声嘶力竭的愤怒声音,并威胁“鱼死网破”,视频逼迫感、危机感强烈。
11月23日,“拖欠货拉拉司机600元运费,支付后又通过平台投诉致其被封号”一事,一度登上热搜榜首。
今天的短视频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短视频平台系统会倾向于将那些爆炸性的、非同寻常的场面和声音推到更多用户面前,所以很多突然火爆的短视频常常是充斥着嘶喊着、暴力性的突发场景。这种场景如同一记大石头扔进平静的生活里,对于社会情感和心理冲击是强烈的。一个火爆的短视频,不啻于一个龙卷风快速席卷网络。
一、纷纷回应背后:舆论压力在推动各方善后
事件发生后,保时捷、货拉拉纷纷下场回应。
23日深夜,保时捷通过官方微博发文道歉,称是合作方员工与货运平台司机发生了纠纷事件,双方已于当日达成和解。
据涉事公司前卫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事件说明,因公司人员事先并不知晓“额外”的600元信息,加之对此额外搬运费的金额有疑问,首先与发货人核实情况,曾要求货拉拉平台判定金额。后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公司在现场支付了额外的搬运费600元。
11月25日,货拉拉发布情况说明,称平台从未对司机账号封号,未扣除行为分。此外,货拉拉称已拨专门款项,资助刘师傅疾病治疗。
货拉拉司机24日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对此事的回应,表示自己从下午四点多一直到晚上十点多都没有吃过晚饭,也没有任何人向他道歉,最终在孤立无援、饥寒交迫的情况下被迫签订不平等调解协议。最终,货拉拉司机自己垫付了500元的医院检查费用,对方给了司机2000元补偿。
从这起事件的应对处理过程,我简单进行总结如下:
事件爆发之后,相关管理部门肯定第一时间关注到了这个热点,应该是通知了各方,希望进行妥善处理。毕竟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社会心理一时意难平。如果不尽快处理,可能唤起更多不平之事进行跟风,那种风险是巨大的。尤其在最近一段时间,极端事件已经出现多起,正处于一个敏感时间区间。
但是即便相关部门没有出面,今天中国出现的网络舆情和公共舆论空间,已经形成了巨大舆情舆论压力。如果涉及的几大平台公司不能出面,会在无形中伤害自己的品牌形象,引发网民愤怒,最终导致更大损失。
由此我们发现,即便管理部门不出面,在中国已经出现的公共舆论压力之下,各方必须要尽快出面,妥善处理并摆平此事。否则,对各方都是后患无穷。一旦闹出更大动静,相关部门还会根据社会治理赋予的权力,抡起治理大棒。
主管部门也处于这种公共舆论压力之下,如果不能尽快让社会恢复秩序,让弱者获得平等和尊严,让强者主动尽快妥善处理冲突,那么百姓和网民也会表达不满情绪。
如果说在权力、财富和平台之上,还有个更大的权力的话,那么由无数的百姓意愿和民意诉求形成的公共舆论,或许能够担当起这个说法。
二、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
但是不能不说,在此事件中,各方在出面解决事件的时候,也是“萝卜快了不洗泥”,中间很多细节在尽快解决、恢复秩序的整体压力之下,也就囫囵而过。
比如,关于这个600元的问题,司机说是事先“说好的”,但是涉事公司则说是“公司人员事先并不知晓该信息”,而作为大品牌的保时捷只想做个和事佬,保全自己美好名声,只能督促合作伙伴尽快平息此事。
司机说是“被工作人员打了”,还有验伤程序,但是在涉事公司通报中,说是“轻微的肢体接触和推搡动作”。
但是无论如何,在这段较为敏感的时间内,出现这个事件,肯定会产生较大冲击,尽快解决也是符合各方利益的。
但是对于此事的处理,我还可以再做一点总结:
如果不是货拉拉司机进行了视频直播,并且爆发出了最大的维权力量,各方会如此迅速解决吗?大公司和大平台会照顾到一个作为弱者的司机吗?
再说司机,如果没有受到短视频的影响,甚至是受到当下社会对于极端事件的极度敏感心理的暗示,他会以如此极端的声音和行为来营造维权压力吗?
再进一步说,他会不会想到当下社会各方,尤其是作为政府、平台、公司等作为强者的一方,都在追求稳定,因此营造不稳定的风险气氛,甚至极端行为的“临界状态”,来逼迫各方答应他的条件?
在今天的社会主体中,每个人都是“理性人”,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也都会考虑当下的社会的敏感因素,并推动各因素形成有利于己的社会条件。货拉拉司机应该说就是充分利用了各种因素,推动事件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但是作为理性的人,他难道愿意这么闹吗?退一步说,即便是想讹诈对方,犯得着为了600元而如此丧失尊严吗?
反观作为强者的各方,在面临一个弱者极端维权的时候,反倒瞬间陷入弱势一方。因为如果不尽快妥善处理此事,则可能爆发一个极端事件,自己不光品牌形象受损,更要承受公共舆论带来的巨大压力,和谴责性的批评。
在上个世纪末中国舆情初起的那段时间,由于老是出现强者和弱者的纠纷,基层政府又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维护社会规则的权力,导致大量的弱者和强者,乃至和政府形成了“讨价还价”的潜规则,并迁延日久,形成极限拉扯,一旦达不成利益交换,就会导致各种上访现象。
这种“讨价还价”现象,终于形成“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潜规则文化。“闹”文化取代了规则和法治。归根到底,当年的“闹”文化的出现,是权力乱象的结果。
由于中国社会尚未普及规则和法治意识,乃至相互尊重的意识都缺乏,导致在舆情爆发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出现这种事件,令人深感悲哀。
三、此事是极端威胁,还是未遂的极端事件?
虽然这个事件很快被处理,并且各方也都能接受,但是事件给社会留下的惶恐不安心理,估计要慢慢消化一段时间。或许多年之后,他们也会忆及,在某个宁静的时光里,或者四处无声的暗夜里,平台推送的这个短视频,所惊起的不安。
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极端事件,常常是一种“激情犯罪”,也就是一时的愤怒情绪无处发泄,就开始寻找发泄对象,由此导致重大伤亡。
很多报复社会的极端事件,也是在某个自感不平的事件发生后,个体一时爆发的愤怒无处化解,并且可能因为个性等原因耿耿于怀,无数暗夜里辗转难眠,并且始终无法要到一个说法,终于在某个时刻爆发。
前段时间发生的几起个体极端事件,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的思考,并寻求社会良策。如果说一些事件还能从社会治理角度寻找和反思根源,那么一些个体攻击事件,则常常有更多、更为个性的导火索,需要就事论事地考察。
就以此次货拉拉司机发短视频的事件来说,对于引起的社会影响,该如何解释?
我们从司机的声音和场景看,这是一次极端的威胁,还是一场未遂的极端事件?
从司机声音和举动看,当然可以看做是一次极端威胁,给与社会各方和网络造成巨大压力,然后也顺利获得各方出面解决;
但是也可以看做是一次未遂的极端事件。一旦司机在极端愤怒之下,并且现场也拿不到公平解决方案,再加他以病体更容易趋于悲观,会不会一怒之下走向极端?
我是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个问题出发,再深入一点地考察此事。
再看现场各位工作人员,都处于麻木不仁状态。我并不是说他们只是麻木地围观,实际上他们还不时以言语刺激这位司机,并出现了肢体冲突,我这里所说的麻木不仁,是他们并未意识到,在他们依仗人多势众、将司机当做弱势一方的时候,其实他们自身已经处于一种巨大的风险之中。
所以表面此事是解决了,但是留下的思考却不能结束。如何通过此事,来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并再进一步,预防极端事件的发生?
其实反思一下就会发现,有多少危机事件就是这样猝不及防地发生了?
四、在人情和法治之间,社会需要强化“敬畏”意识
通过这个事件,我发现各方在事件现场,都缺乏敬畏之心。
一个公司因为600元,和一个辛苦付出了劳动的司机师傅形成了强烈冲突,险些出现后果,或者埋下风险种子;
现场如此之多的工作人员冷漠对待一个弱者,无视600元可能带来的危险后果,和社会后果。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所以从文化上存在一个“差序格局”现象,也就是以血缘远近来划分关系亲密程度。那么中立的冷冰冰的法治和规则,就会在中国社会就会遭遇困难。人情和权力还相互加持,导致了规则和法治步履维艰。
在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正式确立起来之前,我觉得中国社会需要优先强化一个敬畏意识。
敬畏,可以是对法律的敬畏,对于规则的敬畏,但是在眼下,更需要敬畏同胞的生命和个体尊严。简而言之,就是心怀敬畏。
如果承认人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的话,而我们需要敬畏大自然的话,那么也需要敬畏个人。但是从现实看,很多人不光没有敬畏,而且咄咄逼人,拿别人和尊严当作无物。
如果你是强者,比如掌握权力、具有财富,那么你对于弱者要有敬畏之心。不要恃强凌弱,也不要颐指气使。在极端情况下,弱者会进行极端抗争,让你失去所有。如果你掌握了法律的仲裁的权力,更需要敬畏弱者和博弈双方,一个细小的瑕疵,都可能导致人生倾覆。“彭宇案”中的一句判词,河南法院判决中的9000元钱,都导致了社会影响,并给法官本人带来惨痛后果。
如果你是弱者,也需要保持敬畏。看到强者的权力和财富是被各种社会力量赋予的,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背后是社会资源的支持,由此弱者需要敬畏权力,以及权力的拥有者,这样社会才有秩序,维持一种井然有序的格局,也为弱者通过垂直流动获得地位提升,打下更好的条件。一个社会缺乏秩序,受害最大的只是弱者群体。
如果你是普通人,更需要保持敬畏之心。常怀敬畏之心,人事关系舒坦,周边社会和谐。一个缺乏敬畏的人,在社会上如入无人之境,最后结果就是车祸连连,自己和社会生态都遭遇伤害。
这里所说的敬畏,不是无原则地做老好人,也不是严守规则令人敬而远之。是在敬畏规则的基础上,在具有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尽可能对各方的权益抱以尊重。说服各方各退一步,或者各自有所妥协,在各方基本能接受的范围内,形成一个“最大公约数”。所谓民主,常常不是最好的选择,也不是最坏的选择,而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选择。
敬畏之心还包含这样的意思,如果你不能带着敬畏和重来处理好此事,即便当事人当面没有爆发,也就此埋下了风险的种子,慢慢破土,然后某一天化为复仇之剑。
就是说,敬畏是包含着对于可能出现的后果的防范之心的。敬畏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方法。
就以货拉拉司机维权这个事来说,如果作为大品牌的保时捷,能以严格标准要求合作公司,经常做好风险的预防,风险事件会不会少很多?作为涉事公司,如果能认识到一笔小钱可能就是弱者的口粮和药钱,你还会斤斤计较并放任冲突的发生吗?作为员工,你还会如此冷漠吗?作为平台公司,如果做好价格的规范工作,尤其注意某种场景的费用需要详细说明或者固化为某种程序,还会发生这种冲突吗?
对于此事的发生,各方都有自己的道理,从通报来看,简直无懈可击,也能自圆其说。但是为何在事发现场就激化了矛盾,并且几乎发展到了极端临界的地步了呢?如果法治和规则无法解释的话,我觉得各方都缺乏敬畏之心,可能是一个更大的因素。
我是以此事说明,当我们经常心怀敬畏之心,很多矛盾可能现场就会化解了。
燕志华 博士(yandaxia66)
资深媒体人/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
看法律“和稀泥”恶果:社会道德出现混乱
李子柒现象背后:中国网民常年遭受流量“忽悠”
两场“集聚”事件:社会分拣机制和精神“越轨”行为
从官员跳窗逃跑事件,谈谈基层官场舆论生态的复杂性
11月的舆情态势分析和研判
复盘钟山停车费舆情:一个被“带偏了”的事件
内蒙古这起土地舆情,是一种典型的新型舆情
社会“犬儒主义”,决定了王某某不会是最后一个
关于罐车煤油食用油混用事件的几个观点
极端言论为何频发?源于网络治理导致的“意外后果”
关于近日国企舆情的一个重要教训
草根郭有才爆红背后:算法在重构中国社会
耶伦老太斜挎着包就下了飞机!难破的美国“阳谋”
央视意外引爆的这个舆情,或将产生三个后果
短短时间,两场大型网络闹剧就偃旗息鼓了
空洞无物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何刷屏?
对圣诞节的舆情分析和三点建议
农夫山泉危机:大众传播的成功导致了“双刃剑”效应
马云的动向和社会风险研判
如何评价“阿里献血事件”的媒体通报?
周口特聘教授楼顶抛撒公开信事件:消失的真相!
如何看待眼下的各种社会“退守现象”?
如何看待河南村民抢东西:“两个河南”现象
对于近日两起新闻事件的舆情分析
最近两起事件的发声通报都严重不合格
解读“北极鲶鱼”的舆情通报:一份打70分的结果
南阳迷笛音乐节“失窃”舆情的分析和应对建议
西安交大“不便透露”背后的舆情风险
如何看待刀郎《罗刹海市》和中国当下的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