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博和朋友圈同时被一个叫《啥是佩奇》的短视频刷屏了。
视频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一个爷爷因为孙子一句 " 想要佩奇 " 的话,决定找出佩奇是什么东西,然后在过年见面的时候满足孙子的愿望。
视频来源于网络
看到《啥是佩奇》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想大多数年轻人都知道佩奇是一只动画片里的粉红色小猪,它的视频曾在抖音上很火,它的贴纸和手表曾让很多成年人争相购买。
所以我一开始并没有想点开视频看的欲望,显而易见的答案,没什么可好奇的。可当我在别人的强烈建议下看完视频,
我才明白是我想当然地以为我知道的别人也一定知道,我能迅速适应的别人也一定能适应。
我们知道佩奇是那只粉色卡通小猪,可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并不知道。
爷爷因为孙子 " 想要佩奇 " 的心愿,非常想搞懂 " 啥是佩奇 " 。
戴着老花镜儿翻字典,只能找到 " 佩戴 " 、 " 配种 " ,就是找不到 " 佩奇 " 。
在村里向邻居们打听,知道了 " 佩琪 " 的洗发水;
找到了叫 " 佩奇 " 的人,还看到了网络上昵称 " 佩琪 " 的美女主播,一起下象棋的老伙伴儿们说听过,但没下过这种 " 棋 " 。
但好像这些都不是孙子想要的那个佩奇。后来爷爷和去过北京的邻居打听,才知道 " 佩奇 " 是一只粉红色的猪。
这时候爷爷又坐不住了,试图把自己家里的黑猪染成红色的。
幸亏邻居大姐及时制止了爷爷,跟他说 " 佩奇 " 不是真的猪,而是一只长得像鼓风机的玩具猪。
于是,爷爷开始叮叮当当地给孙子做这个玩具。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渐渐明白,我们了解的世界和老人们了解的世界有时候根本不是一个世界,我们轻而易举就可以买到的东西,他们要花很多功夫和时间才能弄好。
即便如此,他们愿意跨过障碍,愿意为了让孩子开心做很费功夫的事情,完全不觉得疲惫和辛劳。
视频中,临近过年时,村里人都已经包着饺子和家人团聚了,爷爷却得知儿子说不回来过年的消息,心情有点落寞,但一转身却看到儿子的车,原来他是要接爷爷去城里过年。
看到这里,我既觉得心酸想哭,又觉得温暖想笑。
不知道什么是佩奇却想要满足孙子心愿的爷爷,拿着天线手机找信号的爷爷,一边看着别人家团圆一边期待自己家孩子回来的爷爷,嘴上说着 " 不换手机 " " 不去城里 " ,脸上却露出笑脸的爷爷,是无数中国父母的真实缩影。
一辈子省吃俭用,给自己什么都舍不得买,却要把孩子送去更好的地方;
一个人在老家,嘴上说着 " 不用操心不用管 " ,却数着日子盼孩子回家;
越来越不懂时尚潮流,却还是努力想融入子孙的世界,为他们准备惊喜的礼物
.....
亲情永远都是无法对等衡量付出和收获的事情,带你长大的爷爷奶奶,为你操碎心的爸爸妈妈,对于他们而言,你就是那个永远没长大的宝贝,时时刻刻牵动着他们的心。
可对我们来讲,别说超额回报了,就连最基本的陪伴和问候都没做好。
有多少父母想要学会视频聊天只是为了能多看看你的生活,有多少爷爷奶奶打起精神做一大桌饭菜只是为了借着吃饭的名义见见自己带大的孙子孙女,有多少长辈想要了解外界的各种事情,笨拙地说着流行的网络段子,只是想要和你找到共同话题,能参与你的生活。
他们想做的就是竭尽所能地爱你,哪怕方式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