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新财富杂志官方微博 @新财富杂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刚刚,乌克兰发表声明!宣布→ ·  7 小时前  
打工君投资随笔  ·  今天其实是按照基本面交易的 ·  12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星巴克中国回应全球裁员千人 ·  13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百亿加码+深度创新助产业升级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

刚刚!《哪吒》票房破20亿!背后大赢家15天市值暴增55亿!你在电影里看到人生百态了吗?

新财富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8-03 22:51

正文



刚刚,丑萌哪吒票房冲破20亿!


来源:中国基金报(ID:chinafundnew
s)综合中国新闻网,光明网等


猫眼电影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21点36分,7月26日起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累计票房正式突破20亿元整数大关,再创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新纪录。



上映9天,这部五年磨一剑的国产动画影片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命由我不由天”。上映之前,《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全国点映票房已收6000万,持续炸裂的口碑让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这部电影,随后连续9天单日票房过亿,迅速打破《疯狂动物城》保持的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最高纪录,登顶动画票房冠军。


同样上映9日票房突破20亿元的《我不是药神》最终收获31亿元票房。



不仅票房好,粉丝好评如潮,还纷纷扎起哪吒头。而背后的最大赢家:光线传媒,自7月以来股价已累计上涨超30%。


为何丑萌哪吒能打造这一记录?哪吒创作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0 1

票房破20亿:

连续9天破记录过程


无疑,这个夏天属于哪吒的:


自7月26日正式上映,《哪吒》就迅速横扫暑期票房,一路破着各种记录:


上映第1天票房破亿


第2天超《功夫熊猫2》


第5天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第7天超《寻梦环游记》 12.12亿票房


第8天登顶动画票房冠军,刷新由《疯狂动物城》保持的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最高纪录


第9天,《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内地累计综合票房突破20亿元!



0 2

口碑爆棚

哪吒妆、哪吒念法都上热搜


不仅收获高票房,在豆瓣上,近50万人为此电影打分,评分高达8.6。



高赞短评的画风是这样的:终于迎来了新的“国漫之光”。



《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表示,第一次看动画片哭成狗。



刘亦菲也晒出“哪吒”头以支持:



而网上多次上热搜的,还有“哪吒”的念法:



0 3

哪吒爆火的背后:

导演销声匿迹10年后上演的逆天改命


那么, “丑萌”哪吒为什么火了?


这和哪吒的导演“饺子”,离不开关系。


饺子原名杨宇,生于1980,四川泸州人。从小喜欢画画、看漫画,在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读到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三维动画软件,当发现一个人也能做出好的画面之后,更产生了兴趣。


毕业后制作短片,杨宇给自己起了“饺克力”这个艺名,觉得中西合璧,又好吃又能补充能量。后来觉得比较拗口,就改成了自己爱吃又是中国独有的“饺子”。


《哪吒》风光拿下20亿的背后,是饺子17年的坚持。


此前,为了完成16分钟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饺子一个人“蜗居”3年半制作出了16分钟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时隔11年,豆瓣上4万多人仍打出了8.7分的高分。



饺子表示,当时父亲去世后家里仅有的收入就是母亲每个月1000块的退休金,他跟母亲住在一起,吃超市特价菜,不买新衣服,不拉网线,尽量不出门。饺子说:“那三年半的时间,我过得跟生活在空间站似的,三点一线:客厅、卧室、厕所。”


不过,虽然《打,打个大西瓜》获得了包括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等30多个奖项,但饺子没有选择拿投资、拍大片,而是销声匿迹了六年。


彼时国漫环境糟糕,如2008年投入近千万美金打造5年的国产动画《风云决》上映,最终票房只有2400万人民币,投资方损失惨重。这种环境下,很多人对这一行绝望了,饺子便一直靠做外包活着。


直到2014年,光线传媒CEO王长田野心勃勃,成立旗下动画公司“彩条屋”,要做中国的皮克斯。彩条屋CEO易巧看过饺子的作品,他一上任,便专程飞到成都去找饺子。


易巧问饺子“能不能把手上的外包都停掉,把钱退回去,我们一起花三五年干一票大的?”时,饺子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于是,哪吒诞生了。


据悉,《哪吒》的剧本他们磨了整整两年。我们如今在电影院里看到的故事,是第66稿。第66稿和第一稿改动超过了50%……


如今回首入行动画17年来的辛酸苦辣,饺子感慨道:“我做这个电影,是想给那些正在追求理想的青年人更多希望与温暖。”


饺子说 “春天要到,需要恒定产出更多好作品。当大家都不再提国漫崛起,都不抱着支持鼓励的心态,国漫已经变成大家的生活必需品了,那个时候,国漫就真正崛起了。”



0 4

《哪吒》背后的光线传媒

三周暴涨26%  市值增加55亿


《哪吒》票房引爆后,最大的资本赢家当数光线传媒。


公开资料显示,《哪吒》电影的出品方为光线影业、彩条屋影业、可可豆影视、十月文化四家影视公司,制作方为可可豆影视公司,发行方为光线影业公司。


而上述四家公司背后,均浮现出光线传媒的身影。公开资料显示,光线影业是光线传媒的全资子公司,彩条屋影业则是光线影业的全资子公司,而可可豆公司的最大股东为彩条屋影业(持股比例30%),十月文化的第二大股东为彩条屋影业(持股比例为28.11%)。


7月30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9日24时,《哪吒》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4天,票房已超8.99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


华金证券研报表示,电影《哪吒》预计对光线传媒公司业绩提振效应明显,电影于7月26日上映,猫眼已将电影票房预测提升为27亿。根据测算,若《哪吒》取得票房20亿-30亿,光线传媒预计获得净收益3-6亿元。


实际上,在2015年成立彩条屋影业之前,光线传媒已开始布局动画电影,两年内接连投资了13家动漫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动画电影的头部影视公司。2015年起至今,彩条屋系的动漫公司已增至20余家。仅2018年到2019年一季度,光线传媒投资的12家公司中,便有6家是动画公司。


有分析称,光线传媒几乎已将中国动漫圈最有潜力的创造者们尽收麾下。公开资料显示,仅今年一年,光线传媒参与的动画电影便有望上映6部,除了已上映的《夏目友人帐》《千与千寻》和《哪吒》,还有《墨多多谜境冒险》《妙先生》《姜子牙》等3部在排队中。


动漫已经成为光线传媒的一个重要业务板块。此前,王长田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要成为一家像迪士尼一样的娱乐传媒集团。在2018年年报中,光线传媒提及,动漫业务板块是公司在横向领域内优势最明显的业务板块,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板块之一,已经并将持续在提高公司利润率、驱动其他业务、巩固公司行业地位等方面贡献巨大力量。


因此,《哪吒》上映之后成绩斐然,有人感叹光线传媒终于“熬出头”了。


8月2日,在沪深两市指数集体下跌的情况下,光线传媒股价收于9.11元/股,涨幅达3.76%。至此,光线传媒的股价自7月15日哪吒点映以来三周累计涨幅达26%,市值增长55亿元。



0 5

《哪吒》登顶内地影史动画电影票房

国漫崛起了吗?


上映9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过20亿。不仅破了《大圣归来》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还超过《疯狂动物城》,成为内地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国产动画纷纷发博,齐贺哪吒“登顶”。


从《大圣归来》,到《白蛇缘起》,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国产动漫正一步步开启新局面。所以,国产动漫崛起了吗?


《哪吒之魔童降世》海报


哪吒票房屡破纪录


暑期档,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点燃了国漫迷的热情,上映9天,屡破票房记录,豆瓣评分8.6分。它没有因循守旧,讲述“反抗父权”的故事,而是赋予人物新的性格。


哪吒变成了有黑眼圈的小魔童,李靖成了好父亲,太乙真人不再仙气飘飘,敖丙也不只是纯粹的反派。这一系列改编颇具新意,“魔童降世”乍看很暴力,讲的却是一个无比正能量的主题——扭转命运、打破成见。


而它在商业化上的尝试也值得一提,成片2000多个镜头,特效镜头占比就达80%。电影剧情紧凑,人物性格鲜明,打斗场面精彩,笑点泪点都有。有人将其称为年度最佳动画,还有人说,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国漫新希望。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海报


近5年,国漫成为热门


提起动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和欧美。其实,国产动漫的起飞并不落后,上世纪四十年代,万氏兄弟就创作出了长片《铁扇公主》,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看到后曾大为惊奇。


后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国产动画迎来两个黄金时期,诞生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多部经典动画。它们将水墨画、京剧、民乐运用到动画中,奠定了动画中的“中国学派”。


上世纪80年代后,外国动画片大量引进,对国产动画造成冲击。直到近些年,国产动画才开始苏醒,《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系列动画片最先突破。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打破了国产动画“低幼”的印象,票房破9亿,成为现象级作品。一时间,动画电影成为热门。


这几年也出现了不少好作品,如《大鱼海棠》《大护法》《白蛇·缘起》,以及仍在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每一部作品面世,都伴随着“国漫崛起”的口号,那么今天终于要实现了吗?


国漫崛起了吗?


恐怕还为时尚早。导演饺子曾对中新网记者说,在做《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过程中,天天都是困难,就没有不困难的东西,公司都要垮掉了。


片中,江山社稷图四人抢笔这个景的草图就做了2个月,总耗时4个月。片中的特效找了20多个特效团队才完成。


有媒体报道,申公豹变豹子头的特效,不到5秒钟,导演“死磕”了两三个月。有个特效师因为磨了两个月都没通过,选择辞职,结果换了家公司还是被《哪吒》找上门。


2015年《大圣归来》的票房很好,导演田晓鹏曾以为,做第二部片子会好很多,结果还是跟第一部片子的状态差不多,很多事情还是要亲力亲为,没有成熟的团队帮他做到一个更好的流程。


另一方面,国产动漫仍然印着“低幼”的标签,在很多观众看来,国产动画片就是给小孩看的。尽管从《大圣归来》到《哪吒之魔童降世》,故事内核都是成人化的。


《大护法》在上映前,还对影片进行自主分级“PG-13”,即建议十三岁以上观看。


但从市场来看,做“合家欢”的电影还是票房制胜的关键,这样才能带动更多的观众来观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能取得现在的票房成绩,也与它能够吸引全龄化的观众有关。


国漫崛起需要更多的《哪吒》


《大鱼海棠》的导演梁旋曾说,在12年的创作时间中,困扰他们的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怎么够到他们心目中好电影的标准,第二是人才,第三才是资金。


他说,中国动画产业人才严重断层。他们招募团队时,有才华的未必有经验,有经验的未必有才华。


在他看来,创作者和技术从业者都需要好作品来锻炼成长,而让整个行业有越来越多好作品,和越来越多人才,大概需要5到10年。


《哪吒》的出品方彩条屋影业CEO易巧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现在国漫还没有形成产业,只能说是产品。


他曾说,动画行业现在最缺的不是技术和资金,就是作品。作品数量上去了,大家的经验才能丰富。在他看来,国产动画的年票房达到50亿的时候会是一个分水岭,当达到80亿到100亿的时候,才能称得上是相对成熟。


而饺子则认为,当大家不说国漫崛起的时候,它就真崛起了。“我们从来不会说高铁崛起,因为高铁已经领先了,大家把它当必需品。当国漫成为一个普通的必需品时,就是崛起了。”


有观众说,看到《哪吒》片尾,全国有多家动画工作室参与制作,就像龙族都把最坚硬的鳞片和希望交给了敖丙一样。


其实,国产动漫的希望不是《哪吒》,而是出现更多部《哪吒》。


0 6

专访《哪吒》导演饺子:

“丑萌”哪吒为什么火了?


光明日报记者在采访间见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时,他身穿一件印着哪吒图案的白色T恤,留着一个学生样的圆寸,说起话来妙语连珠,还夹杂一点四川口音,俨然一个刚从校园中走出来的大学生。岁月似乎没有在这位80后身上留下多少痕迹,然而回首入行动画17年来的辛酸苦辣,饺子感慨道:“我做这个电影,是想给那些正在追求理想的青年人更多希望与温暖。”从5月底《哪吒》发布定档预告开始,这部五年磨一剑的国产动画影片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命由我不由天”。上映之前,《哪吒》全国点映票房已收6000万,持续炸裂的口碑让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这部电影;上映5天,豆瓣评分高达8.7分,票房超过10亿,打破《功夫熊猫3》《疯狂动物城》《神偷奶爸3》创造的多项纪录,锁定暑期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爆款。好成绩着实令人欣喜,在《大圣归来》之后4年之久,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的“国漫之光”。



颠覆性改编,苦修式创作


作为妇孺皆知的中国神话故事,很多人对哪吒的印象停留在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以及《西游记》,“削骨还父,削肉还母”让哪吒成为观众心中最有血有肉的少年英雄之一。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传统神话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颠覆性改编,讲出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新鲜感。本应是灵珠转世的哪吒却成了混世大魔王,面对命运捉弄、天劫难逃、灾难临头,哪吒高喊着“不认命”,和小白龙敖丙携手对抗天劫,实现了逆天改命做英雄的转变。


“《哪吒闹海》对我小时候影响太大太深,我非常喜欢哪吒这个人物。”2015年,饺子决定以哪吒为主角制作一部动画,当他把《封神演义》的原著拿来看时,书中的哪吒却让他大跌眼镜。用他的话说,哪吒顽皮得“像一个反派”。



饺子随即陷入沉思,这样一个顽劣小童怎么会吸引众多人的喜爱呢?“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服务于当前观众,服务于当下的时代精神,这也是《哪吒闹海》这部动画片成功的原因之一。想到这里,我心里的包袱就小多了。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原作做出很大的改编。”饺子说。


除了哪吒和敖丙双男主之外,影片中的配角也浑身是戏。会说“川普”的太乙真人、结结巴巴的申公豹、父爱如山的李靖、踢毽子穿铠甲的殷夫人、自带回放功能的猪坐骑、会吹泡泡的夜叉,一个个角色形象生动,承包了片中大部分笑点和泪点。在影片中加入“川普”,并不是单纯为了喜剧效果,而是制作团队反复研究原著后得出的结果。饺子说,太乙真人的道场在乾元山金光洞,坐落于现今四川绵阳、江油附近,便大胆使用了四川方言。作为本片的编剧,当被问到在讲故事方面有哪些经验时,饺子坦言,自己的方法就是“逼自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有灵感就望着天花板空想,有一个时间点灵感就找上门来了,每天就像苦行僧一样在工作。”


“《哪吒》从头到脚全都是硬骨头”


《哪吒》能够和观众见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要归功于4年前的《大圣归来》。“在《大圣归来》出来之前,很多人都想走捷径,尽量减少成本压缩周期,能够回本就是生存下去的王道。”据饺子回忆,当时的动画从业人员没有其他出路,因为市场上还没有高投入高汇报的“双高”案例。2015年,原本默默无闻的《大圣归来》在“自来水”的力挺下成功实现逆袭,最终斩获9.56亿票房,也给动漫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饺子看到,只要全心投入做出好的作品,就会得到观众的认可。


成功之路上从来没有坦途,但饺子没有想到《哪吒》从头到脚全都是硬骨头,他一口气用了9个“难磕”来形容电影创作中的艰辛。“我经常觉得要完不成了,每次都会遇到很多不可跨越的坎儿,但死磕下去,这部电影最终还是出来了。”饺子舒了一口气。人物设计便是这9大“死磕”其中一个。预告片公布的时候,哪吒的形象引起很大争议——烟熏妆、黑眼圈,一张嘴就呲牙咧嘴,走起路来摇头晃脑,一反观众心目中的美少年形象,更和“美”“萌”“乖”这些动画市场的主流设计理想相差万里。为了给魔丸转世的哪吒设计出最符合人物设定的形象,团队曾制作超过100个版本。饺子谈道,当时大家脑洞大开、想法放飞,之所以最终选择了现在这条“最难的路”,就是希望给观众带来触动和反思。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但大家却没有耐心沉下来关注一个人的内涵。这个电影恰恰打开了这样一个窗口,我希望大家喜欢上哪吒并不是因为他的脸,而是因为他干了什么事。”饺子的话得到了印证,“丑萌”的哪吒最终凭实力赢得了观众的心。 历时近5年,前后参与人员多达1600位,在团队成员一路死磕之下,《哪吒》在110分钟之内为观众呈现一场过山车似的视听盛宴。尽管如此,饺子的心中仍然留下了许多遗憾:“灵感总是强于技术的,很多东西最后没能实现,只能下一部作品再努力。”当大家不提国漫崛起时,国漫春天就到了饺子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漫画家,虽然考入了全国顶级的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他毕业的时候却“弃医从艺”,凭借一腔热血投身于动画行业。“当时找了很多工作都碰壁,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很小的广告公司,由于成都这边广告需求量特别少,公司朝不保夕,后来老板转行做家具去了,我这个三维动画师也就失业了。”饺子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