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好书的7个标准
文:雾满拦江
(01)
前几天,在北京及海南的多所学校,做了些演讲,各家主题不一。
北京这边的传媒大学,当时讲了选择好书的几个标准,事后有盆友要求补写个文字稿,还要求推荐个书单。
……好为难哦,出门演讲都是即兴发挥,说完就忘你懂得。
可是人家一定要,那就当抛出块砖头好啦,有玉的盆友,尽管砸过来!
(02)
阅读是我人生的起点,也是终点。因为我这个人比较的笨,比较的呆萌,情商又低到令人发指。寄希望于从前人的智慧中,获取生命养料。同时又可以丰盈自己的人生,让生命的高度厚度深度温度,突破现有状态的制约。
所以,我择书的入门境界与至高境界,就是有趣。
有趣,就是你无意中拿到一本书,随意一翻,就会哈哈大笑起来。有人拿到本诗集,看那灵动的文字,就会会心而笑。有人拿到罕见史料,就会眉花眼笑。有人拿到本思想专著,就会物我两忘。还有人太实在,只喜欢看好玩的故事。此间并无高低之分,但只要这本书能让你开心,一切就值得了。
有趣的书,诸如:
《战国策》
杰弗里·雷根《愚昧改变历史》、《皇室的谬误》
丹·刘易斯《人的脑洞略大于整个宇宙》
维尔纳·富尔特《谎言辞典》
陈恭澍《民国第一杀手回忆录》
河西《幽默法典》
明人冯梦龙《智囊》、《古今谭概》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世说新语》
I·T·赫兰德《权谋档案》
上述诸书,是我日常放在手边,随手可以拿到的。可能有人不喜欢这个书单,但我喜欢就够了。
(03)
选书的第二个标准,是有知。
有知,也可以理解为许多人经常说的有用。
就是个赤裸裸的功利性选择。生命有限,人不能不功利,必须要在有限时间内,做最有价值的事儿,读最有价值的书。但太功利也不妥当,过于功利,会把一些人的书单,缩到只剩一本字典的程度。
功利无错,错就错在有些人的功利周期太短,只看到鼻子尖前的一顶点。非唯以漫长的一生为周期,才能够放大阅读的功利格局。
列个能够随时给大脑充电的书单:
明人张岱《夜航船》
B·格林《隐藏的现实》
约翰·D·巴罗《宇宙之书》
葛中岳、武国卿《中国战争史》
卡洛·罗维利《7堂极简物理课》
戴维·A·拉克斯《三维谈判》
阿瑟·亨德森·史密斯《中国人的性格》
罗尔夫·多贝里《清醒思考的艺术》、《明智行动的艺术》
戴维·霍瑟萨尔《心理学家的故事》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这个书单,其实可以无限扩大,诸如如何宰猪,如何养狗,如何种树,如何浇花,如何懂得猫言鸟语,甚至如何做个精油产品什么的。但如果你愿意把自己的功利时效,扩张到整个人生,书单的选择可能会更好玩些。
(04)
选书的第三个标准,是有识。
我们常说知识知识,但知与识是不同的。
知是广度和宽度,覆盖的是面。而识是深度,是认知。是洞穿复杂的表象,提纲挈领抓住本质的能力。
知者不行,行者不知。有知者未必有识,有识者必会求知。
总之就是读到这类书,让我们一点点变得睿智起来,快乐起来。
简单的列几本书: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理查德·康尼夫《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新版本叫《富人是野生动物》)
《道德经》、《论语》、《心经》、《金刚经》
科斯托拉尼《证券投机的艺术》
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故事》
罗伯特G·哈格斯特朗《查理·芒格的智慧》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孟德斯鸩《论法的精神》
托马斯·卡莱尔《法国革命史》
这个书单的特点,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的书甚至已经沉积了数千年,却仍然闪射出不灭的智慧光华。所以前辈喜欢忽悠人读经典,其价值指向正在于让人成为有识之士。
(05)
阅读的第四个选择,是有益。
文化文化,其意是指以柔美的文雅,化解人性中万古难灭的暴戾之气。
金庸先生小说《天龙八部》中,有段扫地僧指导绝顶高手读书的诀门,读书真的不能太功利哦,功伤身,利伤心,功利动骨又伤筋。非得读些完全没用的书,才堪可调剂身心,不至走火入魔。
学海无涯,读书以求知识,不是在知识的海洋折戟沉沙,就是在现实的困境中迷失自我。最好的阅读是君臣辅佐,气理调和,才能健脾补气,形成我们那打骨头缝里喷出来的学养敦厚。
所以给大家列个完全没有功利取向的补剂:
《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荷马史诗》、《阅微草堂笔记》
惠特曼《草叶集》
林语堂《苏东坡传》
谭作文之《大唐第一蛊惑仔李白》
刘慈欣《三体》、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后面这个拍成了电影《降临》)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大仲马《基度山伯爵》(也可以看武侠中国版《琅琊榜》)
《海子的诗》
安·兰德《阿特拉斯耸耸肩》
希罗多德《历史》
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06)
有趣、有知、有识、有益,这是阅读第一个阶段的选择。算是入门之径。
入了门,有了阅读习惯,就可以进入第五个境界:
——震撼!
——颠覆你的认知!
总会有一本或几本书,如大地惊雷,把你固执的心,打得稀哩哗啦。让你绝望的趴在烂泥里,哭成狗。
但是,一本书让我震撼,颠覆我的思维,却未必对别人有效。但无论有效与否,列个书单总还是可以的:
维克多·雨果《九三年》、《海上劳工》、《巴黎圣母院》
东野圭吾《犯罪嫌疑人X的献身》
佩列文《夏伯阳与虚空》
河合隼雄《心的处方笺》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周有光《朝闻道集》
爱德华多·哈乌雷吉《预言猫》(这是本萌书,每个女生都值得拥有)
罗威廉《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
卡尔维诺《宇宙奇趣》
清崎、莱希特《穷爸爸,富爸爸》
(07)
如果你的阅读,从有趣、有知、有识、有益走到第五层,经历过石破天惊的颠覆与震憾,大半就成为一个思考者。
接下来,要贯通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就要读些硬书啦:
司马光《资治通鉴》
斯塔夫斯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西蒙·蒙蒂菲奥里《耶路撒冷三千年》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不愿读这本,也可以读全套的阿西莫夫《银河帝国》)
霍布斯《利维坦》(有个电影也叫这个名字,可以看看)
司马迁《史记》
柏拉图《理想国》
乔治·奥威尔《1984》、《动物庄园》
塔西佗《编年史》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这些书多是些大块头的难啃货,每个家庭都需要有个书房,或是个图书角。书架上不能少了这些书,总有一天,你会感觉自己应该阅读一本或几本,只为强化生命厚度,不至让迷乱的热风,将我们的灵魂卷走。
(08)
所有阅读,其实都不过是在阅读人性,阅读自己。
所以读书的至高境界,就是读出书中的人性来。
前面列出的好多书,都有着对人性深刻洞察的特点,我们再罗列几本,以供大家挑选:
卡内基《人性的弱点》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巴尔扎克《驴皮记》、《高老头》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书》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野性的呼唤》
乔治·马丁《冰与火之歌》(这个可以有美剧看哦)
罗伯特·马利根《杀死一只知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