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发现新西兰(ID:Go_Kiwi)
这两天,
一位来自澳大利亚104岁的科学家古德尔,在瑞士主动寻求安乐死,吸引了全球各国媒体的广泛报道。
新西兰Stuff
4月4日, 古德尔在家人的簇拥下度过了自己104岁的生日。
但就在所有亲人祝福他时, 古德尔却平静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不想活下去了,希望能尽快结束生命。”
对于古德尔来说,儿女孝顺、子孙满堂、身体还很硬朗、一生事业顺利,在学界和当地都享有盛誉,为何不想活了呢?
古德尔教授认为自己日益衰老、身体机能的退化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无法独立生活让他懊恼。他说:
“结束生命并非是件难过的事情,如果有人要阻止我这么做,反而让我感到难过。”
5月2日,古德尔的家人们,一一拥抱,在机场与他完成了人生最后告别,他即将启程飞往瑞士,这是一趟没有归途的旅程,此别之后,生死两隔,再难相见。
9号,
临终新闻发布会,他接受了媒体专访时平静地表示:
“每个人过中年的人,毋庸置疑,都应该有权利遵循个人选择、以及选择个人认可的时间点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过在澳大利亚,我们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然后,这位植物学家选择在当地的植物园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一天。
北京时间10日晚9点,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古德尔在瑞士正式接受了安乐死。
英国BBC报道
古德尔实施安乐死的地点:瑞士巴塞尔的一间寓所
在临终前,他吃了自己生前
最爱的 Fish&chips ,听着贝多芬的《欢乐颂》。
他还一直念叨工作人员别磨磨蹭蹭了,最后撂下这样一句话:
“
我等这一刻实在是太久了。
”
15克的戊巴比妥钠(sodium pentobarbital)
古德尔被实施安乐死的器具
01
老当益壮的工作狂
104岁,活着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学术成果等身,家庭美满,波澜壮阔的一生。
身为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古德尔David Goodall,1914年生于伦敦,1948年来澳洲定居,并在大学担任讲师。
他的职业生涯,可谓硕果累累。不但曾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还获得3个博士学位,这辈子获奖无数。
近年来,年逾古稀的他还完成了30卷《世界生态系统》图书的编辑工作。直到2016年,他仍然保有澳大利亚
Edith Cowan University(
埃迪斯科文大学
)
荣誉研究助理一职,被认为是澳大利亚最年长的科学家。
一辈子都是工作狂的他2014年还在坚持给杂志写文章,两年前102岁时,仍坚持学校工作,不愿离开工作岗位,那年他还获得了澳大利亚勋章。
古德尔102岁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
可就是如此老当益壮,某天他工作了20多年的大学以健康为理由劝说,希望他光荣回家养老吧。
这下,老人生气了。
明明自己身心都有余力,你们却以年纪大不要我,这不是赤裸裸的
年龄歧视
吗!
老人还让自己的孩子去找学校领导谈话,表示父亲不应该就此被遗弃。
其实,老人做的是学校的义工,但不能工作让他觉得自己彻底就是一个废人了,他情感上完全无法接受。
这起事件在当时还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关注。许多人声援老人,支持他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最终,在古德尔提出多次抗议后,学校最终让他继续工作,但为了他身体考虑,换到了离家近一点的校区工作。
02
我不快乐 我想死
尽管不服老,但是岁月不饶人。
这几年,古德尔日益下降的视力让他很难读电子邮件,也无法参加业余剧场的彩排。
古德尔喜欢演戏剧
从90岁起,古德尔就不能再打网球。而他绝大多数朋友也已去世了,他身边除了家人,找不到可以说话的朋友。
几年前还时不时冒出的生活火花,现在对他来说完全熄灭了。
几个月前,他不小心在家里摔倒,
无法自己站起来的他,不得不在地板上躺了两天
,直到清洁工发现后才将他送往医院。医生说,他不能再自己去坐公交,甚至不能独自过马路。
古德尔感到活得很没意义,他说
“这令我非常不开心,感觉被限制了。这样的生活根本没有任何尊严可言。”
虽然没什么特别的病痛,但哀莫大于心死,古德尔一直郁郁寡欢。
要知道对于这样经过度过精彩一生老人来说,这样等死的生活,无疑是种煎熬。
与其等死,不如干脆自我了断。
古德尔曾三次尝试自杀,但都被及时救下。
古德尔
穿着衣服,印有没有尊严地老去的字样
于是古德尔只能向澳洲政府申请安乐死。
但是包括澳洲在内,
安乐死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非法
的,维多利亚州的安乐死合法化法案也要等到2019年才能生效,同时条件必须是健康堪忧、生命只剩6个月的癌症患者才能适用。
古德尔显然不符合条件,但他真的不愿意再等了。他的家人和朋友们也都渐渐理解了他的决定,
他的朋友说:
“David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不希望身边一直有人照顾他,他希望自己还是和正常人一样,开心又有智慧地交谈,别人能做的事情,他也都想做,而不是慢慢等死。”
03
安乐死也没那么容易
对古德尔来说,幸运的是,有爱他理解他的家人支持他的选择;而遗憾的是,他不能在自己的国家主动结束生命。
目前,全世界只有加拿大、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2019年生效)、美国(仅加州等六个州)、哥伦比亚几个国家允许安乐死合法化,并且也都有严格的限制。(癌症、生命所剩不多等情况……)
在新西兰,一项民意调查显示,高达74%的新西兰人都赞同安乐死合法化
。
End of Life Choice Bill(简称“安乐死法案”)已经通过了新西兰国会一读。
而瑞士还是目前唯一可以合法协助外籍公民实施安乐死的国家,每年大约有200名外国人到瑞士接受安乐死,而且安乐死的费用也并不便宜。
BBC曾经拍了一个纪录片《如何死亡:西蒙的选择》,记录了一个人安乐死的全过程。
毕业于剑桥大学的西蒙,忽然有一天,他被诊断出运动神经元病,他会逐渐失去说话的能力,身体机能也会一天天衰竭,一般只有半年到两年的活命时间。
西蒙不愿意接受这样没有尊严的生活,也不愿意拖累家人,他决定前往瑞士安乐死。
安乐死实施当天,医生将一个开关交到他的手上。按下开关,30秒后他入睡,4分钟内一切都平静结束。
而安乐死的这笔费在6,500英镑到15,000英镑之间,对
很多人来说,也是死不起
。
因此许多支持安乐死的非营利性组织,就想出了各种办法。
荷兰曾发明了一款名叫Sarco的自杀机器,输入四位数代码,申请人就会被释放的液体窒息而死,如果愿意这个机器还可以成为你的棺材,全套费用只需要1000欧元出头。
04
人是否有权利尊严地离开?
在全世界范围,
无论在法律层面还是伦理层面,
安乐死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