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身先健脑
用科学武装身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宇宙解码  ·  山头支张大网,就能收到200升水? ·  2 天前  
科普中国  ·  什么是 CPU 与 GPU? ·  3 天前  
环球科学  ·  将论文“摘要”写成“Pumping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身先健脑

研究速递丨科学家们都在聊什么?

健身先健脑  · 公众号  · 科学  · 2018-02-23 11:38

正文

健身先健脑

用科学武装身体丨最前沿中文自媒体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内容非特殊声明,全部原创,为保证公正独立,谢绝任何形式的商业合作。有偿转载、约稿,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作者:


个人微信:647811

公众号:workout_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大家好,Ruki 姐的原创内容回来了!


「研究速递」是 Ruki 姐在 2018 年给公众号开发的新版块,内容主要是摘取最近发布的有意思的新研究,形式会与以往文章有很大区别(看完本文你就知道了)。


先简单的用 Q&A 形式回答一下读完你可能会问的问题:


Q:这些研究,选取的标准有什么?

A:Ruki 姐本人就是科研工作者,和自己学科一样,会挑选文献发布期刊(是不是主流期刊、影响因子多少、有没有 peer review?比如国内某些 xxxx 学报的内容,并不会出现在引用中);第二个标准是新:大部分内容,都发表于最近 1-2 年内;第三个标准则是「有意思」,这个标准非常个人化,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欢迎留言告诉 Ruki 姐。


当然,公众号正常的文章,都会选取相对可靠的人体研究进行论证,不会用小白鼠实验糊弄你。


Q:这些研究,对我的训练有帮助吗?

A:很遗憾,不一定 100% 有。大多数的新研究,就缺乏在人体,尤其是运动员身上的实验,也直接导致了对于现实生活没有很大迁移意义。但是,如果你对于科研界最新的研究方向有兴趣了解,这篇文章不会让你失望。


Q:我对数据有疑问/我觉得实验设计有问题/给我这么多钱我也能做这个实验。

A:原始文献链接都附在每一篇的开头,欢迎和原始作者邮件交流(强烈建议不使用 QQ 邮箱,出境可能会被拦)。


Q:多久更新一次?

A:取决于读者对于这篇文章的反馈,所以,请花 5 秒钟, 在文章最后投一下票 !你的支持和反馈(无论正面还是负面反馈),都是 Ruki 姐更新的动力。


最后,重复强调一下:


「研究速递」旨在传播科研界的新动向、新发现、新 idea,而不是告诉你具体怎么吃怎么练。很多内容于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请*不要*当做绝对实践指导。

1

低碳饮食一定影响运动表现?取决于你练什么!

「低碳不适合减脂/增肌,因为会影响运动表现」,是很多人对于低碳饮食的印象。但其实,这取决于你做什么运动:对于绝对力量、爆发力为主的运动项目,比如力量举,低碳有非常大的几率影响你的表现;而耐力运动,则是另一种情况了。


原始文献 :Metabolism. 2016 Mar;65(3):100-10.


研究内容 :Volek 等人募集了 20 位 具有丰富训练经验 的运动员,有些是超级马拉松运动员,有些是铁人三项运动员。他们中的 10 个人采取了非常传统的日常饮食:60% 的能量来自于碳水化合物,15% 来源于蛋白质,25% 来源于脂肪;而另外 10 个人,则使用了「 生酮饮食 」:10% 的能量来源于碳水化合物,20% 来源于蛋白质,70% 来源于脂肪。


研究结果 :采用传统饮食的被试者,在 55% VO2max 燃烧脂肪的比例最高,而当训练强度慢慢提高,碳水供能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这一点,和传统教科书的说法是吻合的。 而采用生酮饮食的运动员,在 70% VO2max 的强度下,燃烧的脂肪比例才达到顶峰。

在另一项测试中 Volek 让运动员在 64% VO2max 的强度下,连续跑了三个小时,并在训练前后分别测试了运动员体内的糖原含量。与大部分人想象的不同,两组对比,并没有明显差异。同样,耐力运动后的恢复水平(前提是提供了足够的营养素、肌糖原含量不过低)也没有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这是世界上第一项系统研究「酮体适应(keto adaptation,在生酮者的观点里,生酮的前几周,甚至几个月,都处于适应阶段,在这个阶段,会产生头疼、恶心、便秘、虚弱等一系列反应,会影响运动表现甚至正常生活,但是在适应之后则会恢复正常)」之后,耐力运动员长期使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研究。


作者评论道:「生酮饮食能够让运动员在非常高的训练强度之下,还保持较高的脂肪氧化水平,这个结果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而且,在极低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下,仍然能保持正常的肌糖原水平,也是十分有趣的发现。」


也许,耐力运动员并没有传统教科书所称的那么依赖碳水化合物。


Ruki 姐评论 :「酮体适应」这个概念,在学术界并没有统一定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并不存在的概念。抛去这点争议不谈,实验中生酮组使用了超过 9 个月的适应周期,是以前类似实验都没有做到的。


实验结果对于抗阻训练的迁移性,也许并不大。

2

两周没有抗阻训练,并不一定掉肌肉

过年了,大家都忙着走亲访友,阖家团聚,这包括了健身房的工作人员……什么,健身房停业两周?我的肌肉怎么办?


不用担心,可能你并不会掉肌肉……


原始文献 :J Strength Cond Res. 2017 Apr;31(4):869-81.


研究内容 :研究人员找来 20 位有一定训练经验的年轻爱好者,进行了 4 周的系统力量训练,接着让他们停练 2 周。在训练日,一半的被试者在训练前摄取 25 克碳水(麦芽糊精),而另一半被试者则摄取 25 克乳清蛋白。在停练的 2 周里,他们的饮食保持一致,他们会在早餐时摄入分别的 25 克碳水或者蛋白。


研究结果 :和你能想象的一样,在系统训练的 4 周里,被试者的力量都得到的增长。而在停练的两周里,他们无论是瘦体重,还是体脂肪,都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

Ruki 姐评论 :短期停训掉肌肉这事,也许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至少,在低水平爱好者身上没有明显区别。


至于脂肪没有增加这事儿……如果你是由于过年应酬太多而停训,还是忘了这点吧。

3

不想吃(打)类固醇,你还可以吃固醇

固醇(Sterols)是一种存在于很多食物中的成分。它的化学结构与睾酮非常类似,所以,很多补剂公司以此为噱头,声称它能产生和类固醇类似的效果,并纯天然安全没有副作用。当然,这话并不是真的。


不过,运动员使用固醇,也许并不是完全没有效果——只不过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一些固醇的结构。如果你不是和 Ruki 姐一样的化学生……就别看了


原始文献 :J Food Sci. 2017 Jul;82(7):1750-6.


研究内容 :研究人员在豆奶中添加了 2 克固醇的混合物,在 18 位健康的被试者身上进行了为期 4 周的实验。


混合物的内容包括了:55% 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29% 菜油甾醇,23% 豆甾醇。


研究结论 :在实验结束时,所有被试者血液中硝酸盐(nitrate)和亚硝酸盐(nitrite)的含量都显著上升了——这两种物质,是一氧化氮(NO)的前体。一氧化氮具有舒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加快肌肉中营养物质运输的效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