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逐步关注大米行业,这个行业应该是既悠久又传统。
粮食行业,农业,以前看过北大荒。北大荒的核心逻辑是租地,其现金流很好。尤其是当把房地产之类的其他业务逐步出清以后,只剩下租地业务以后就更简单。
了解大米行业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整体状况依然是最基本的,得有粮农来种植。无论是家庭式的还是农场式的,总之就离不开两个,土地是谁的,第二是谁来种。
普通粮农的那种就是家里有一些地,没有土地成本,主要就是种子、化肥、农药,可能涉及到一些浇水费用、电费、农机租赁等等,还有就是自己付出劳动力。
农场式的还需要投入一些机械、租地成本、水电费、人工成本等等,农场式主要其实还是地租成本。
总体上来说,从种植这个环节来看,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单纯拼米的品质,以及种植环节的米价,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差异化。所以利润差异就不大。
种植的粮农还是希望快速脱手,一般不太愿意囤积稻谷。
十月稻田创始人应该也是大米加工世家起家。实际上大米加工最早应该就是开磨坊的,所有米都有经过这里,所以他们本身就有一定的批量化收购大米的先天优势。
十月稻田应该算是伴随着互联网起来的牌子。其电商销售占收入的50%-60%。而且这两年直营店的收入占比还在提高。
十月稻田通过规模化的采购生产,加上品牌化的运作,再加上电商渠道,目前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规模优势。
除了十月稻田这个品牌,还有柴火大院这个主打更优质大米的品牌,我看柴火大院售卖的五常米目前在京东自营上就是10元以上一斤。
十月稻田这个品牌,大部分米还是10元以下的。
关于大米,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特定的产区,也有一些地区有贡米。但是,普遍上来说,全国的消费者还是比较认东北大米或者五常大米的。而十月稻田这个品牌,就是从东北地区起家的。
十月稻田目前算是中国规模较大的大米公司,收入能达到几十亿的规模。虽然毛利率不是很高,但是能达到如此规模,并且在香港上市,在大米这个本来毛利和净利润就不高的行业,从创业和经营角度已经是相当出色了。
这篇也算是上市公司巡礼系列,感兴趣的行业和公司都可以看一看。其实,不是上市公司也可以看,就是非上市公司可能没有财报信息量更少一些,在分析和判断的时候更容易产生偏差。当然了,上市公司在调研不够的时候,也一样会产生认知偏差。
写过的上市公司:
A股:
贵州茅台 | 福耀玻璃 | 伊利股份 | 凌霄泵业 | 上海机场 | 中信证券
东方财富 | 片仔癀 | 比亚迪 | 格力电器 | 海天味业 | 招商银行
邮储银行 | 双汇发展 | 中关村 |牧原股份 | 北方稀土 | 中国平安
广誉远 | 京东方 | 宁德时代 | 恒瑞医药 | 中远海控 | 传智播客 | 白云山
安琪酵母 | 大秦铁路
港股:
腾讯 | 网易 | 十月稻田 |美团 | 小米 | 哔哩哔哩 | 腾讯音乐 | 阅文集团
地平线机器人 | 同仁堂国药 | 石药集团 | 理想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