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4
日夜,人民币离岸市场,多头展开了对空头的一场“大屠杀”。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离岸价),一度大涨近千点
,收复了
6.80
。而在
8
月
15
日,人民币离岸价一度贬值到了
6.9587
。
而在上一轮人民币贬值的高峰期,也就是
2017
年
1
月,人民币离岸价的最低点是
6.9875
。
人民币之所以发动大反击,是因为央行在
8
月
24
日夜公布了一个重要消息:“逆周期因子”重出江湖。
所谓“逆周期因子”,有很多专业的说法,但基本上所有的人看完之后,都更加不知所云。所以,我就不“掉书袋”了,
干脆直接地告诉你:这是一种干预措施。
虽然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假装没有干预汇率”,但事实上,都在这样干。比如特朗普就常常对美国汇率水平品头论足,还撤换了不听话的美联储主席,换上自己的人。至于历史上的“广场协议”,更是赤裸裸的干预。
按照中国央行的说法,正常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实施“收盘价
+
篮子汇率”的双目标定价模式。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就可以切换到“收盘价
+
篮子汇率
+
逆周期因子”的三目标定价模式。
“逆周期因子”是
2017
年
5
月“被发明出来”的,随后,人民币启动了一波升值(见下图)。
等升值差不多了,“逆周期因子”就暂停了,时间是
2018
年
1
月,随后人民币又升值了一段时间,最终戛然而止(见下图)。
总之,在“逆周期因子”上一轮使用中,人民币出现了显著的升值。
而当时,正是中美关系一度比较好,以及贸易谈判的初期。人民币的升值,有利于减少中美贸易不平衡。
2018
年
4
月末,中美开始“不愉快”,人民币也开始贬值。当然,这时候美国在加息,中国在致力于降低市场利率水平,中美利差在减少。在这两个原因影响,人民币开启了一轮贬值。
在这一轮贬值中,有相当一批学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年内将破
7
,甚至会“破得比较多”。
我则一直在专栏里提醒大家:很难破
7
,即便是破
7
也不会“太多”,而且可能回到
7
以内。
而且按照央行一贯玩法:贬值会稍多一点,然后反攻一段,让空头吃点亏,才能逆转市场预期。
现在看起来,我预测基本上是正确的。
在岸价在达到
6.9348
以后,就开始升值。而上一轮贬值中,在岸价最低在
2016
年
12
月
30
日见到了
6.9633
。
在这一轮贬值中,央行第一次发出“不希望人民币继续贬值”的信号,是在
8
月
3
日晚上,当时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
20%
。
当时我曾撰文称,这是“央行祭出托宾税”。其含义是,增加企业做空人民币、做多美元的成本,抑制人民币进一步贬值。
8
月
24
日晚上宣布的“重启逆周期因子”,则是进一步通过干预的方式,抑制人民币贬值。
不过,这一切都是以“市场自律”的形式展开的。
宣布重启“逆周期因子”的是“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发布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中国货币网”上。
所谓“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是由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组成的市场自律和协调机制。这是想告诉大家,“逆周期因子”是市场主体自发的行动,不是央行干预!
公告说:
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增长动力加快转换,增长韧性较强,人民币汇率有条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近期受美元指数走强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行为。
基于自身对市场情况的判断,
8
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调整了“逆周期系数”,以适度对冲贬值方向的顺周期情绪。截至发稿时,绝大多数中间价报价行已经对“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预计未来“逆周期因子”会对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那么,是不是从下周开始,人民币就将重启一轮升值呢?我觉得这个很难,因为中美当前的利差非常小,而且
9
月美联储或许还会加息。但至少贬值接近尾声了。
或许有人会问:我刚刚换的美元怎么办?可以先拿一段时间,观察到11月6日再说。或许你会问,这是个什么日子?这是特朗普的大日子,他希望在这一天获得中期选举的重大胜利,在参众两院获得更大的优势。
我的预感是,中美博弈会在这之后,进入一段平缓期、调和期。
欢迎加入刘晓博的知识星球,参与互动!
如果你在买房中遇到难题,可以加入刘晓博在第三方APP“知识星球”上开设的栏目“刘晓博说楼市”,通过
支付年费
(每年1599元)
的方式,获得更详细的咨询服务。
“知识星球”原名“小密圈”,是一个知识交易的APP平台,是内容创作者连接铁杆粉丝的渠道。
“刘晓博说楼市”,是刘晓博在“知识星球”开设的一个跟愿意
付费
的粉丝交流的空间(去年注册,2018年6月21日正式开始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