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1-
你一定见过这种人,每天早上6点的闹钟一响,立马风风火火起床跑步,然后回来在朋友圈风风火火晒图, 晒自己跑了多少公里,晒自己消耗了多少卡路里。
于是你很羡慕,羡慕她的马甲线,羡慕她凹凸有致。然后自己也兴致勃勃去买了各种装备去模仿。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于是你开始自责开始埋怨,埋怨自己为什么那么没用,埋怨自己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放纵自己呢?埋怨自己为什么不能拒绝诱惑专心做事?
其实这事没做成,原因不外乎三个:
第一,这件事根本不是自己喜欢的事;
第二,你的意志力真的是太太薄弱了;
第三,做事你真缺少一套科学的方法。
前面两个话题太大,今天咱来聊聊干货,聊聊如何科学的养成早上6点起床的好习惯。
说科学其实有点吹牛,其实说白了就是目标管理,游戏化,时间管理的一个大杂烩。总结了6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第一、请务必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
《理解动机和情感》中说:“当我们确切地知道需要去做什么的时候,我们会做得更加成功。”
明确的目标会帮助我们减少思想上的歧义和执行中的变异。
所以,如果你要早起,设定的目标应当是——每天早上我要6点起床。而不是,模糊不清的“明天早上我要早点起来”。
▌第二、莫心急,请把目标分解成小块。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完成一个大目标的方法,是把它分解成许多子目标——把每一个子目标作为一个挑战,这个挑战是我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
你每天早上6点起床可以把这个目标拆解成:
第一阶段:连续7天6点起床。
第二阶段:连续21天6点起床。
第三阶段:连续100天6点起床。
每个阶段目标完成以后,对自己进行奖赏。
《习惯的力量》中反复强调:奖赏,是养成习惯的关键一环。奖赏,让我们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习惯。
当大脑辨别出这个奖赏,与这个习惯有关的神经元就会得到加强,假以时日,这条神经回路越来越粗,面临同样的情况时,大脑会优先选择这一条回路,习惯就养成了。
所以,6点起床后,你可以奖励自己一杯爱喝的酸奶,一顿健康的早餐,等等来促进习惯的形成。
▌第三、向前一步,做充分的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能减少执行时的盲目性,少走弯路。设定好目标之后,要计划好如何行动去达成目标。
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
目标是6点起床,如何做好计划呢?回答以下问题:
6点起床,要保证7小时左右的睡眠,晚上应该几点睡觉?
6点起床以后,干什么?跑步?读书?
怎样保证自己做到这一点?多设几个闹钟?参加早起小组?朋友监督?
出现突发状况,晚上2点才睡觉,明天早上6点还起来吗?
只有这样,通过创建反应预设机制,减少意志力的投入,才能更好的形成自动化的行动,养成习惯。
▌第四、问问自己,面临选择时怎么办?
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旧的习惯总会不时跳出来打扰,我们时常会面临许多纠结的选择。
我们的目标是6点起床。但是头天晚上和朋友K歌到2点才睡觉,那明天早上还是6点起床吗?
这种情况其实要么提前Say No拒绝朋友,要么苦逼自己继续6点起来实现诺言。不过估计这两种选择你都不会选。
不愿意得罪朋友,又不愿意痛苦自己!
其实也有第三条路。那就是惩罚自己,惩罚自己违背诺言。惩罚不在于惩罚具体什么内容,而在于惩罚本身这种仪式。
可以是只吃半碗饭,也可以是不打的士坐公交。主要是让大脑意识到这件事我很在乎。
《象与骑象人》这本书里强调说,外在的我们是在坐在马车上的骑象人,真实的我们是那头内心的大象。
我们需要用奖励和惩罚这个鞭子来驯化自己,最终实现自己我成长。
▌第五、不要独自上路,尝试与他人一起互相激励
网上有一句很煽情的话说的就是这个理。一个人走会走得很快,一群人走会走得很稳。
选择一个好的跑步打卡社群(比如,和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情,互相鼓励,互相学习,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养成好习惯。
▌第六、莫贪多,一次只培养一个习惯
早起、读书、跑步、学演讲、学写作、写每日计划......这些事其实对牛人来说可以同时做,但是对你可能还不适合了。
但是对一个初学者,对一个自控力很差的人来说,我真诚的建议是,
拒绝其他诱惑,先培养早上六点起床这个习惯就好。
今天虽然说的是跑步,其实这个方法论适合任何其他事。总结一下,我们要做成一件事,成为更好的自己,除了靠意志力之外,你可以从这6个方面入手。
希望你能从文字中间看到心法,看到技法,最终行成自己的方法。
原创作者 | Frank
外企项目经理跨界教写作
长按二维码并关注
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