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是姚远江入职后的第二个月。一个夜班,他负责的湿抛工序出现故障,打砂工段的机器人停止了工作,当时只有他一个人值班。头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他着实感到紧张。为了尽快恢复作业,姚远江只有硬着头皮上。他打开机器人的示教器,发现机器人停在一个“允许作业”的程序上,他根据平常自学的知识和师傅传授的经验,逐条排查,最终,他发现是一根电气线路接触不良导致信号传输出现问题。
这一次事故的及时处理不仅让他得到了主管的认可,也增加了姚远江学习机器人的信心和热情。从此,姚远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学习机器人技术上,并且利用下班时间或者周末保养机台的时候,在机器人上演示自己编写的一些程序。因此,每次机器人保养,他都会出现在现场。
机会往往给有准备的人。2012年,集团开办“FoxBot机器人应用工程师班”,由于姚远江爱钻研、爱动手,他被主管从50多名同事中选出来推荐参加学习。
当时,培训班只有老师有一本《机器人指令系统》,这本书在市面上买不到,姚远江就拿着它去复印店逐页复印,总共有200多页,老板要收他5角/张的复印费,但姚远江这次没有一丝犹豫,第一个复印了这本书。
“
这次学习让我有质的飞跃。”姚远江觉得,以前的自学对机器人的了解比较碎片化、不深入,这一次培训让他学到的知识形成了系统,编程逻辑更加缜密,让他真正“入了行”。
培训结束后,姚远江担任FoxBot应用工程师,到2013年, 他已成为抛光厂的技术骨干, 并参与“铁木真”专案的研发。同年底,姚远江被评为C次集团Mac(Ⅲ)产品处抛光厂“铁木真”专案技术能手,成为部门在设备维护方面的“三大金刚”之一,这位“新人”在部门开始崭露头角。
2015年底,B10车间的天车突然停止运行,货物无法运输,只得停产维修。几位有经验的工程师花了半个小时都没有发现问题点,推测是线路出现了故障,但天车线路所经之处充斥着强酸强碱,不可能沿着每条线路去查找故障点。
姚远江的时任主管唐怀兵课长让姚远江来试一试。其他工程师看到姚远江来后就抱着个电脑鼓捣,而不是去检查线路,对他不是很看好。但是,仅用了十余分钟,姚远江就找到了故障点并顺利排除,让天车重新运行起来。
这件事让同事们对他另眼相看,年轻的姚远江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只有别人搞不定的事情,我才让他上。”在唐怀兵眼中,姚远江成了“镇厂之宝”,他给姚远江安排的工作主要是优化和改善自动化生产线。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是,姚远江却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伯乐——唐怀兵课长。2014年,姚远江被调到B10表面处理厂,唐怀兵是他的主管。早在“铁木真”专案时期,唐怀兵就与姚远江共过事,比较了解姚远江,一直“想把他推出去,让他与其他高手切磋”。
唐怀兵“推出姚远江”的第一步是给他报名参加2015年的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维修电工比赛,由于是第一次参赛,姚远江缺乏经验,比赛时因紧张发挥失常,没有冲进决赛。
2016年,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维修电工比赛再次举办,姚远江又被唐怀兵推荐参加比赛,这次姚远江拒绝参赛。“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参加比赛没什么用。”姚远江当时抱着这样的想法,唐怀兵给他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并答应他一同报名参赛。
这一次比赛,姚远江在实操环节成功设计出用复位按钮控制灯光的开关线路图,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参赛人员中,只有他和另外一名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设计。
2017年,姚远江再次参加成都市百万职工大赛电工比赛高新分赛获得第一名。同年,被成都市总工会和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成都市技术能手”。
此后,姚远江经常参加省市级的各类比赛,并且收获颇丰。
在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大赛四川选拔赛中,姚远江以第二名的成绩晋级,代表四川省前往安徽芜湖参加国赛。由于比赛所用机器人的品牌和型号以及性能、指令系统、输入输出方式等与他平时操作和训练的机器人差别较大,最终,姚远江团队没能取得名次。
“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姚远江见识了全国的机器人应用高手,在和他们交流后发现他们有很多优点:思维方式超前、编程时手法更简洁,机器人执行动作用时更短、效率更高。姚远江总结了这次比赛的经验和心得,并运用到生产线的优化当中。
在日常巡线时,姚远江发现B10自动化生产线的一个机器人抓取流程可以优化。改善前,由于机器人无法自动校准传送带上物料,当物料超出机器人抓取范围时,容易造成物料脱落进而导致物料损伤,因此,需在此工序专门安排一名员工负责矫正物料位置。
“能不能更智能化呢?让机器人自动校准物料。”姚远江在部门例会上提出了这个想法,当时有同事认为,只能通过增设价格上万元的视觉检测系统实现智能化。但是姚远江觉得,通过优化程序就能做到。
于是他查找各种资料,仔细研究各种机器人指令,经过10余次的反复修改和完善程序,他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实现了机器人自动校准物料的目标,为公司节省了人力成本。
经过几年的历练,姚远江成为同事和主管公认的技术能手,也是大家一致认可的热心肠。
“工作上遇到困难,只要向姚远江求助,他不管上班还是休息,都会第一时间赶到。”2017年6月的一个晚上,唐怀兵值夜班,凌晨时分,一条自动化流水线及其附属设备全部停止运行。
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唐怀兵自己检测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故障,会影响第二天的生产。唐怀兵想起了姚远江,于是给进入梦乡的他打了个电话,姚远江二话没说就赶到公司,与唐怀兵一起逐个检查程序,三个小时后,终于发现是有人修改了网络地址,导致程序中的网络地址与现场连接不符,问题得到了解决。
由于姚远江技术过硬,唐怀兵经常安排他给同事们上课、做培训,分享学习成果和工作经验,姚远江从不“留一手”,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平时,他还经常为同事们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技术上搞不定的,不论私事公事,我都找他帮忙。”2016年春节期间,同事谢波家里装修房子,找姚远江帮忙解决电气控制设计的问题。
当时姚远江正在老家过年,但他还是抽出时间,帮谢波画出线路图,用微信拍照传给他。姚远江担心谢波看不懂线路图,还打电话指导如何接线安装,这让谢波十分感动。
姚远江的工作表现优异,然而,生活中的他却有点儿“二”。“从认识到结婚然后到现在,他就送过我一次东西,带我出了一次远门。”姚远江的妻子李昕吐槽:姚远江一点儿不懂浪漫,每天只知道与书为伴。
2013年9月,经同事介绍,姚远江和同在成都园区上班的李昕在园区B27机械博览园第一次见面,姚远江被这个头发一甩一甩的短发女生吸引住了。
“我看他是南充老乡才见面的。”李昕对第一次见面没有多少印象,这之后,两人互留联系方式,姚远江经常给她打电话、发短信,每天等她下班——说来也巧,当时姚远江和李昕都住德源公寓,而回李昕所住的富泰苑刚好要经过姚远江所住的富华苑,这给姚远江追李昕提供了便利。
2014年3月,李昕生了一场病,姚远江得知后,买了东西去看她,李昕看到“礼物”,有点傻眼:一些辣条、果冻和卖相不太好的水果。事后,李昕问起这个问题,姚远江还很疑惑:“你们女孩不是都喜欢这些吗?”至于水果,姚远江表示,“都是店老板帮忙挑的,自己都没来得及看。”
2014年4月,没有海誓山盟,没有浪漫温馨,李昕决定和姚远江确定恋爱关系,“看中他比较稳重,性格与我互补。”就这样,木讷的理工男迎来了他的春天。
当年5月20日晚上,姚远江将李昕喊下寝室,给她送了一个保温杯和一朵玫瑰花。虽然玫瑰花和保温杯都是公司发的,但是李昕还是很感动,“这么久,这是他唯一一次送我东西。”当年7月,姚远江和李昕喜结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