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三农
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最新政策、权威解读、实用信息、独家观点。本号已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投稿:[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今日学习 · ... ·  2 天前  
微观三农  ·  一图了解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取得新突破 ·  3 天前  
CFC农产品研究  ·  【建投菜系年报】贸易流的动态再均衡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三农

年终特稿⑤丨和美乡村增“颜”提“质”

微观三农  · 公众号  · 农业  · 2024-12-18 14:00

正文

在山西大同市阳高县潘寺村,道路干净整洁,民居错落有致,太阳能路灯、休闲广场、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应有尽有。“我们村一年一个新变化,居住感受越来越好。”村民赵军海笑着说。今年,大同市全力打造30个精品示范村、270个提档升级村,常态化环境整治覆盖所有村。

大同市为和美乡村增“颜”提“质”,是我国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一年来,全国各地聚焦农民需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如今许多乡村已经成为农民的“暖心家”、市民的“后花园”。

共下“一盘棋”

建机制高效推进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是亿万农民的深切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强调“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聚焦现阶段农民群众需求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重点实事,抓一件成一件,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并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面对乡村建设这项系统工程,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召开乡村建设行动部门协调会,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普及普遍、可感可及,强化协同、推动解决;9月,全国乡村建设推进机制培训班在江西婺源县举行,围绕健全推动乡村建设长效机制进行交流和研讨;11月,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强调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着力提升建设成效,加快改善农村现代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
在乡村建设中,各地坚持高位部署推动,建立了组织领导、规划引领、项目管理、要素保障、考核评估等机制,全力下好“一盘棋”。河北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和美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召开高规格工作推进会,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农村改厕、生活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等;广西出台相关文件,编制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健全区、市、县三级乡村建设专责小组机制,每年统筹安排2亿元左右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统筹10亿元资金支持建设1.5万余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广东按照“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原则,依托省“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安排,做实落细乡村建设项目库和任务清单,提高项目安排科学性,确保财政投入不缺位不越位。
从中央部署,到部委行动,再到各地健全机制、协同推进,乡村建设“这盘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持续走深走实。

为农民而建

坚持农民唱主角

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必须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可感可及,得到实惠。我国农村地域广袤,农民需求也不尽相同。各地在推进乡村建设时,坚持结合农民群众实际需要,注重分类施策。
安徽因地制宜搞好乡村规划建设,出台规范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通知,推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增强规划弹性,便利农民生活;福建从农民身边小事做起,利用旧物料、闲置物件等扮靓乡村庭院、微景观,以局部景观提升村庄颜值,共建成省级美丽庭院12.5万户、乡村微景观3.9万处;湖南依据地貌、风土人情等特征,分湘北、湘西、湘南、湘中四个片区来开现场推进会,做好精细化指导,打造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
坚持农民主体,不仅是为农民而建,更要让农民参与乡村建设,让农民在乡村建设中唱主角。
在广西北流市新圩镇河村,农民能参与乡村规划编制,用手机扫一扫,便能填问卷、提诉求。这得益于广西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研发的村庄规划手机调研App,让村民更便捷地为建设家园出谋划策。
在广东惠来县,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渠道被拓宽,农村小型工程项目开放给“农民工匠”,同时审批权限下放,审批流程简化,当地农民的项目参与率达80%以上,项目建设成本减少1/3,施工效率提高2~3倍。
在江苏盱眙县河桥镇,农民群众参与构建“卫生环境防护网”,党员干部群众定期参与村庄清洁志愿服务,同时,“门前三包”责任制得到落实,农民群众对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绿化管理、容貌秩序进行维护。
从规划到建设,再到管护,各地探索在乡村建设各个环节上推动农民参与,组织带动农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
以农民为主体,各地真刀真枪地干,真金白银地投,差异化打造、特质化发展,燕赵风韵、徽风皖韵、诗画江南等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愈来愈清晰动人。

展和美新景

让农民可感可及

“以前家里是旱厕,现在安装了蹲便器,不仅使用方便,而且粪便通过化粪池处理后,接入村级生活污水收集管网集中处理,极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浙江缙云县胡源乡章村村民章爱华说。章村推进“厕污共治”,不仅村民上厕所方便了,而且村里水更清景更美了,村民的心情也更舒畅了。
在重庆綦江区红岩村,推进院落建设,打造美丽庭院则让村民生活更有奔头。“现在院子变漂亮了,娃娃周末更愿意回家了,还一起谋划庭院经济,想着在家门口增收呢!”当地村民说。
在全国,像章村、红岩村这样的典型比比皆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九成以上的行政村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明显提升,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绝大部分村庄都做到了干净整洁。
让乡村焕发新颜,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一条条硬化路,一辆辆客运车,一根根网线,一个个快递点,让城与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让农村生活越来越有奔头。目前,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0%,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不断缩小。
与此同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浙江永康市以全域集团化办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一批乡村薄弱校“逆袭”,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山东临沂市围绕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服务需求,建成日间照料中心483处、农村幸福院753处,托起老年人幸福晚年;贵州遵义市通过乡镇卫生院分院(延伸点)的建设,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医务人员下沉到村一级,有效解决群众就近就医的迫切需要。
放眼全国,乡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不断改善,控辍保学成效显著,超过七成的村卫生室已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农民群众看病更加便利。
时间镌刻崭新年轮,岁月记录前行足迹。乡村建设行动仍在扎实推进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正在徐徐铺展。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24年第24期

作者:杨钰

编辑:段伊鸣

监审:郭平稳、徐锋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