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肿瘤资讯
分享肿瘤领域最新进展,传播正确肿瘤防治理念,提高全社会对肿瘤的关注!新浪微博:@肿瘤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物力学仪器  ·  基于循环肿瘤 DNA ... ·  昨天  
生物力学仪器  ·  基于循环肿瘤 DNA ... ·  昨天  
医谷  ·  好大夫在线,被支付宝母公司收购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肿瘤资讯

【第三届CPOS五月峰会】机遇与挑战同在——血液大咖共话急性白血病的新进展与新风向

肿瘤资讯  · 公众号  · 医学  · 2019-05-17 20:00

正文

2019年5月11日,“第三届CPOS五月峰会”在南京盛大召开。本次峰会开设肺癌、乳腺、血液、肾癌、GIST及妇瘤六大专场,特邀国内肿瘤领域重量级专家,围绕“经典铸健康,精准赢未来”这一主题分享了新理念和新经验。【肿瘤资讯】特邀哈尔滨血液研究所的马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以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吴德沛教授,针对急性白血病相关话题进行了采访,详情如下。

               
马军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 

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白血病联盟主席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会长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前任主席 

1979年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留学,一直致力于血液系统的良恶性疾病的诊疗,特别以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享誉业内。1982年在国内首先建立体外多能造血祖细胞培养体系,填补国内空白。自1983年至今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序贯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200余例,10年无病生存率85%,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40余部, 获国家、省、市科技奖二十项。承担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8项,省、市级科研课题25项

               
王建祥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白血病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现任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主任委员 

天津市科学技术成果奖,“MDR1与白血病耐药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课题参加者 

NIH博士后杰出研究奖,单一完成人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型分子水平特征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白血病流行病学、治疗与发病机理的研究”,第一完人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急性白血病治疗靶点和策略研究”,第一完成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授衔专家

               
吴德沛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长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CPOS五月峰会助力临床精准化诊治

马军教授:本次CPOS五月峰会提出了“经典筑健康,精准赢未来”。化疗仍是肿瘤治疗的基石,精准的个体化、标准化治疗让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在血液专场,多位国内著名的血液肿瘤专家围绕基础化疗和个体化治疗分享了各自的新经验、新方法、新理念。本次峰会的开办能让更多的血液肿瘤医生更加规范化、个体化、标准化地制定治疗方案,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长期生存。

急性白血病重要进展:新药频出,疗效升级

王建祥教授:近年来,髓系白血病领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代表性的是一些靶向药物已进入临床并应用于当前的白血病治疗。这些药物主要是针对几大类靶点。

第一类是针对蛋白激酶如FLT3,国际上目前已有几个针对FLT3的抑制剂上市,包括奎轧替尼、Gilteritinib,还有一些FLT3抑制剂正处于临床研究中。国内的某些药企也针对FLT3这一靶点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在获得临床结果之后也将有望在国内上市。

第二类是针对表观遗传学调节酶如异柠檬酸脱氢酶1和2 (IDH1/2),IDH1/2通过调节代谢影响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进而影响造血细胞分化,IDH1/2抑制剂可使造血细胞分化为成熟的正常血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IDH1/2抑制剂单药治疗可使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达到完全血液学缓解,而且持续疗效较好。另外,IDH1/2抑制剂联合化疗用于髓系白血病的一线治疗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1年生存率超过70%。

第三类是针对凋亡途径,BCL-2过表达导致白血病细胞失去凋亡能力,BCL-2激活几乎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白血病中,是一个泛靶点。BCL2抑制剂Venetoclax率先在淋巴系统肿瘤中使用,后来也在髓系白血病中进行了研发。对于老年白血病患者而言,Venetoclax联合小剂量化疗或去甲基化治疗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单用这些药物,生存预后也得到改善。Venetoclax在美国已获得临床批准用于治疗老年或不适合强烈化疗的髓系白血病患者,并且该药目前在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结果值得期待。

第四类是靶向Hedgehog信号通路的抑制剂,Glasdegib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不耐受化疗或老年白血病患者可产生较高的完全应答率,并且获得应答之后的生存预后也得到改善。

除了靶向药物之外,治疗进展还包括老药的重新组合、剂型改变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通过按照一定比例组合的脂质体既能改善疗效,也能降低毒性,耐受性有所提高。另外,针对CD33的抗体偶联药物Gemtuzumab Ozogamicin在国外退市后又批准上市,虽然是一个老药,但国内目前还没有,应用经验相对较新,其疗效在复发/难治的患者中较好,用于一线治疗时,若能掌握好剂量、控制好毒性,同样也可以改善白血病患者的疗效。

新药时代,化疗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仍为基石

马军教授:从2015年开始,血液肿瘤治疗进展非常多,淋巴瘤领域出现了多个单克隆抗体、小分子抑制剂以及抗血管生成药物,多发性骨髓瘤领域也出现了很多单克隆抗体,但急性白血病领域进展相对较少。

在髓系白血病领域,目前有三个代表性进展:第一个是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复合的脂质体被批准治疗老年髓系白血病;第二个是FLT3抑制剂的问世,与一些药物联合使用可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第三个是IDH2/IDH1抑制剂的出现,使这些亚型患者获得很好的长期缓解,6个月时的缓解率可超过70%,9个月时可超过90%。在淋系白血病领域,抗体偶联药Inotuzumab ozogamicin和CD19/CD3 双特异性抗体 (Blinatumomab)分别进入临床。另外,CAR-T和PD-1/PD-L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使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K/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均获得了很好的缓解。

虽然新药进展迅速,但化疗在白血病或淋巴瘤治疗中的作用仍不可或缺,尤其是在急性白血病领域,目前仍没有一个方法可以完全代替化疗药物使患者获得很好的缓解,化疗仍占基石地位,特别是蒽环类药物。另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当前唯一一个可治愈高危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方法,新型治疗药物或治疗手段仍不能将其代替。总之,对于白血病而言,化疗目前仍是治疗基石,新的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小分子抑制剂等都是在化疗的基础上让患者获得更长久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

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仍为唯一“可治愈性”方法,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吴德沛教授:在急性白血病领域,从移植供体来说,目前基本上能够实现“人人都有供体”。移植前的预处理、移植相关的毒性反应以及相关并发症(如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甚至死亡、移植后复发等仍是目前面临的难题,尽管移植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难题取得了一定的改善,但尚未从根本上彻底解决。

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也取得了很多进展,其中最大的进展是解决了供体来源的难题,尤其自北京方案出现以后,在配型不相合的亲缘之间就可以寻找供体,同时还有骨髓库和脐血作为补充,基本上实现了“人人都有供体”。其次是将靶向药物、免疫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结合,使既往不能够接受移植治疗的患者能接受移植治疗,并且也提高了移植的疗效,减少了移植后复发率,加速了移植后的免疫重建。另外,移植前的预处理和移植并发症的处理与过去相比也逐渐多样化,比如,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疾病状况、不同的供体类型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案,使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更加个体化。

不惧挑战,力求寻找更通用、更有效、更低毒的CAR-T治疗

王建祥教授:CAR-T治疗率先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取得了成功,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靶点就是CD19。针对CD19的CAR-T治疗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凸显疗效,在淋巴瘤中的疗效相对略差。CAR-T治疗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目前对于髓系白血病而言尚未找到像CD19这么优秀的CAR-T治疗靶点。第二,虽然靶向CD19的CAR-T治疗在淋系白血病中疗效很好,复发后靶向其他靶点的CAR-T治疗也在研发当中,如靶向CD22或靶向CD22与CD19双靶点的CAR-T治疗,但这些结果尚不成熟。第三,控制疾病复发风险也存在很多未满足的需求,CAR-T治疗主要用于复发/难治的患者,并且对儿童患者的疗效更好,对成人患者的疗效相对较差,其原因和机制以及复发后如何解决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第四,CAR-T存在一些限制性的问题,比如自体CAR-T细胞制备生产的周期长,有些患者没有机会使用,还有些患者因为免疫缺陷或T细胞数量不足等问题,无法采集到足够量的T细胞,导致不能生产CAR-T细胞。因此,研制出适用型、通用型的CAR-T细胞是值得考虑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也正在开展很多临床试验,但目前尚未得到临床适应证的批准。第五,CAR-T治疗的安全性问题,随着CAR-T治疗的应用,其毒性认识也愈加清晰,从临床经验和实践指南角度,如何识别、如何减轻、如何管理这些毒性以及如何从CAR-T细胞制备上减低毒性等也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伊达比星一线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纳入医保指日可待

马军教授:真实世界中,伊达比星目前已用于一线治疗。目前国内90%以上的大型医院或专科医院都将伊达比星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线治疗,今年新的医保目录可能也会将一线治疗适应证纳入。不管在髓系白血病还是淋巴系白血病,不管是儿童患者还是成人患者,伊达比星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药物,副作用较小、白血病细胞杀伤力强大。与其他疾病不同,白血病一旦复发,挽救会非常困难,因此应尽早使用,让患者达到早期缓解,减少或消灭残留病变,进而产生更长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总之,伊达比星在真实世界中已经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王建祥教授:实际上,伊达比星已经在临床使用多年,也进行了很多临床试验,无论用于复发还是一线治疗,其疗效非常好。用于一线治疗时,剂量为12mg/m2的伊达比星就能使患者获得非常好的效果。目前伊达比星已纳入国家医保,虽然还只是限定于二线用药,但实际上在国内的髓系白血病治疗中,业界学者具有比较高度的认知,伊达比星用于一线治疗时,很多患者获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并且心脏毒性也较轻微。因此,我们期待伊达比星的一线治疗适应证在将来也能纳入国家医保,进而惠及更多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吴德沛教授:目前,有些地区可能因医保经费管理等原因将伊达比星放在二线治疗,而有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已经将其纳入一线,比如苏州。伊达比星的抗白血病疗效非常显著,对心脏的毒性也较低,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医保经费投入的增加,伊达比星一线治疗非常有希望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