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在职公务员,非培训机构(但华图和中公都找过我要挖我我会乱说)。
首先说一下我的面试经历:第一次公务员面试成绩92.50分,职位第一,本批次全市招录公务员400+,参加面试考生1200+,90+的一共4人。后来因为所在单位条件不好,又参加过两次公务员考试,面试成绩分别是89.35和90.20,都是面试第一和总分第一,但因为最低服务年限问题都没走。最近一次国考,面试成绩89.76,比第二名高7分,比第三名高9分,已调动。
1.要杜绝关于面试黑幕的种种猜测,因为内心如果有了这种想法,很难全身心投入。
首先以答主自身经历来看,面试绝对公平。省考考官都是各地市无规则调换,考官无法提前知道自己去哪里主考,并且考官是从考官库里随机抽取,自己并不知道本次会不会被抽中。考官到达指定地市后,立即收缴通讯工具,切断与外界一切联系,一日三餐都是由特定人员供给。国考一般去该系统总部面试,考生都来自于全国各地,基本不可能认识总部的面试官。剩下的考试环节更不用说了,网上都有,总之四个字:无懈可击。(灰常灰常高级官员的子弟除外,但那种的一般都不走公考这程序的)
2.语言
首先,流畅。语言是答题的载体,不论你的观点多深刻,逻辑多牛逼,引用多新颖,你说话磕磕巴巴,加入嗯和啊各种口头语,时断时续,考官对你第一印象就不好,甚至,你的逻辑和内容也被自己的语言搅乱了。因此,语言流畅是面试的基础中的基础。提高:跟央视播音员学。
其次,语言要有感染力,要饱含感情。答题时往往有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和表述,要区别开来。这个还是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学,例如,报道马航失事时的沉痛感情和报道一号访问时:春城四月,鲜花盛开。。。。。。
再次,用词。用词的标准是要符合你的身份,要高大上,要政治性。一个真实的例子:回答政府利用微信平台的一个问题,A:如果让我负责微信这个事balabala...,B:如果领导让我负责该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和日常运营Balabala....,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但高下立判。提高:多看各种官方出版物。
3.内容
首先是观点。有可能某类题问你关于某现象,某说法,某部法规怎么看,有很多是官方已经有明确意向的,答偏了答反了一般就完了。有一些是要辩证来看待的,正反两方面,但也应分清主次,是大方向是好的但执行起来缺乏规范和细则,还是虽然目前是有利的,但长远看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次,引用和举例。
要用最新的,这个不用说了。真实的例子:某次公务员面试5月10几号大概,一个如果你工作单位条件艰苦,工作繁多,怎么办的题目。答题过程中A引用了当年5.4一号去某大学参加五四青年节的讲话:年轻人要到最边远的地方去,磨砺伟大品格,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砥砺伟大意志(大意如此),出炉仅一周左右。
要权威性,要高大上,要政治性。真实的例子:说说你最喜欢的一本书。相当一部分人的回答:西游记,丰富了童年balabala...,红楼梦,文学性高,认识了封建礼教的吃人面目balabala...,,A的回答:《水知道答案》(我知道这本书的科学性令人怀疑),描述内容,然后这本书教会了我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让我认识到语言的魅力,如果我有幸加入公务员队伍,在和同事和领导的相处中我会balabala真实的例子:你最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奇葩的女生:我最喜欢孝庄皇后,然后下面的描述竟然都是从诸如电视剧《孝庄秘史》上来的,OMG。不错的回答:曼德拉,马丁路德金,高逼格的回答:威力勃兰特,配合那句“跪着的德国总理比站着的日本首相,高大。”秒杀全场。让爱迪生的电灯,华盛顿的落樱神斧,张海迪和司马迁等等都滚粗你的答题吧。
4.逻辑
答题中的逻辑大体可分为横向和纵向。
横向:真实的例子: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怎么看。一般的回答:这是我国几代人努力的成果,可喜可贺,应戒骄戒躁,争取更大进步。A的回答:成果可喜可贺,但应看到不足。把国民经济比作蛋糕,蛋糕量大质不足,科技含量低,应提高附加值,提高竞争力balabala,蛋糕量大分不好,贫富分化,利用杠杆,使更多人民享受发展成果balabala
纵向:问题和现象,描述现象,为什么会出现问题,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扭转,当前阶段怎么做。
PS:个人感觉以上才是重点,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提高。至于礼仪,着装,神态等,细枝末节,短期强化,甚至一天就能练的很好。至于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短期装不来的。
PPS:辅导班要不要上?说实话感觉目前基本所有的辅导班水平都差不多,教的内容也差不多,甚至有些老师的水平还不如部分考生,有的根本没参加过公务员面试,但是去上一个短期的挺好,熟悉下流程,熟悉下上文说的细枝末节。真正想提高还靠自己的长期努力。
----------------更新分割线-----------------
更新一些内容。
首先反对 @蒋闻 的无差别论的观点,这样的回答个人感觉是不负责任的,即是对考官付出的不负责,更是对题主的不负责。
一名政府人员在成为考官之前,会被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之一就是训练排除个人感情偏好,仔细倾听考生回答内容,冷静理性分析回答反应出来的考生水平。人固然是感情动物,考官的偏好难免影响给分,但是,考官会自觉的克服个人的感情倾向,将影响降到最低,因此,考官个人感情和偏好对考生的影响很小。
对于“个人形象和谈吐非常重要”,我不知道@蒋闻的谈吐指的是什么,如果是语言,重要性我上面说过了,主要说一下形象。本人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抽调,做过几次公考面试记分员,打分表上是有细则的,对礼仪举止、语言、内容、逻辑等很多方面都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内容和逻辑是占分最重的,没有形象这一项。因此,只要做到衣着得体,精神抖擞即可,过分的追求形象,反而会招致考官的反感。私下交流的时候,考官不止一次对女性考生浓妆和男性考生奇怪发型提出批评。
另外,这些打分的设计,也是从技术层面来保证更加注重对考生思想深度、政治素养、逻辑水平、理论储备的考察,而所谓每个考生的水平都是差不多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通过听考生的回答和私下与一些新晋公务员的交流,我发现就算同样是应届毕业生,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热点,有些考生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能从政府原因、政策原因、社会传统、公民道德等方面全面而深刻的思索问题,而有些考生,只是单一的,浅层次的考虑,甚至很多还停留在简单的“非黑即白”的网络暴民水平,这就是差距。
另一方面,@蒋闻提到证件照P过也非常重要。我不知道是否真有考官能接触到考生照片的情况,但就我参加过的国考和几个省的省考来说,考官是没有可能接触到考生的任何资料的,我对照片的说法表示严重怀疑。
再说点其他的,我接触过的最大的面试差距是两次反超,一次是省考,招10人,20人参加面试,某考生笔试最后一名,面试第一,总分第一。一次是国考,招1人,某考生笔试第三,比第一名低17分,面试第一,总分第一。这两人一个是我的同学,一个是我的朋友,家庭一般,不存在任何黑幕,这样大的差距,恐怕只有实力能说明一切了。
PS:在我做记分员的几次面试中,考官面试完一天是非常累的,累到饭都不想吃。说他们没有认真听考生答题,简单的凭偏好、第一印象和考生谈吐给分,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更新分割线...................
下面就评论里的提问提一点个人的看法。
语言不流畅怎么办?
语言确实非常重要,而我们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完美的掌握语言,信手拈来,做到不为语言所困,让语言成为表达我们思想,展示我们逻辑的工具。
语言流畅这个问题其实有好多不同的原因,首先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答题的时候我的语言会不流畅?我们应该回忆一下,自己平时在和朋友家人交流的时候,语言流畅吗?可能有少部分人平时生活中就讷于言辞,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是要学会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大部分人平时与人交流挺正常的甚至是个话唠,为什么答题的时候就会磕磕绊绊的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答题思路和内容想的挺好,就是不知道怎么用合适的语言去表达。这种情况的原因大概就是我在答案正文里反复强调的官方性与政治性,我们平时生活中说话是不会用新闻联播式口吻的,更多的是想表达个人的感受,但答题的时候我们是站在政府的角度,是需要理性与严肃性的,有时我们会觉得官方的一些言辞非常模式化,非常僵硬冰冷,感觉没有我们生活用语活泼,但是如果仔细反思一下就会发现,如果要严谨的表达出政治理念、施政措施之类,还真是需要用这种语言才能表达的最准确。提高方法:我们平时在看到一些社会现象、政府出台新措施的时候一般都会与周围人讨论一下,以后在与别人讨论的时候,想一下用官方的语言怎么表达。举个小例子:看个关于贩卖儿童的新闻,日常的表达是哎呀这种人太可恶了,孩子多遭罪啊,孩子的父母该多难过啊,这种人就该判死刑。理性的表达应该是这样的:贩卖儿童给一个家庭带来的伤害是毁灭性的,不仅让儿童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更让父母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和生活的希望,会让一个家庭彻底崩溃,对于这种恶性的犯罪行为应该加大惩处力度。说的是同样的意思,但是显然后者才适合公务员面试。
2.因为一个词语或是短语而卡壳,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正说的好好的,突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或是说完的一段,不知道该怎么转到下一段去,一下子卡住了。这种情况原因是词汇量不足、句式不足。汉语是门博大精深的语言,有时候很多词语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确实大部分情况肯定会有一个词是最精准的表述,但是在考场这个情形下,我们应该学会替代,考官也不会纠结你一个词一句话用的是否精准。例如:A是B的根本,A是B的基础,A是B的重中之重,这样的表达其实都可以。再说短语,汉语的起承转合也是有很多的表达方式的,要学会灵活运用。举个具体的例子:在说到政府已经对某些不合理的地方立法时:
A:对于以上问题,政府已经通过制定XX法来保障人民的利益,balabala....
B:为了保障人民利益,政府已经制定了XX法来解决以上问题,balabala....
C: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保障人民利益,政府已经制定了XX法,balabala....
以上3种说法表达是同样的逻辑关系,想不起A用B,想不起B用C,不要因为一个短语影响语言整体的流畅性。提高方法:我认为这方面提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拟练习和参加辩论赛了,尤其是辩论赛,对语言的要求甚至比模拟答题更高,因为你要抓住对方的逻辑漏洞,用你的逻辑去反驳,这时候最考验现场组织语言的能力(在大学的时候我们班参加新生辩论赛是全校14个学院100多个班的总冠军,我是最佳辩手),但是毕竟模拟答题和辩论赛比较难以组织,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当你和朋友讨论时政的时候,练习现场组织语言的能力。注意:不是要求你在语言上压制别人,而是练习如何迅速的组织语言表达你的观点和认识(官方语言,不是互喷O(∩_∩)O~)。
3.引用的时候不要过于追求准确。有些考生在引用诸如领导讲话和特定表述的时候,往往过于追求准确,如果记得不牢固,往往出现一字一词往外蹦的现象,不但影响语言流畅,更会让考官质疑你的逻辑,怀疑你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由于押中考题的背诵,而不是个人的思考。我们引用的时候,只要做到能用得体合理的语言描述出来即可(但必须保证你的描述符合你引用的身份)。在这方面我见过一个最可惜的例子是一个女生,当时是6月份,前面答的挺好,在引用领导讲话的时候刻意的背诵,背到一半忘了,反复的重复上面的内容,磕磕绊绊,越重复越紧张,最后汗流到了眼睛里,痛的睁不开眼,考官看着心疼,说别紧张,你先擦一下眼睛。答题成绩可想而知。
====================更新分割线===========================
有些童鞋提问明明有好多话说,但是越说越乱怎么办,或者不知道按什么顺序来组织自己的答案,这可能是逻辑的问题,下面将我在另一个问题的答案复制过来放这里,希望对童鞋们能有点帮助。
根据题目的描述,这应该属于逻辑不清楚的问题,看到一个问题,能想到很多要回答的点,但是缺乏一条逻辑的线将这些点串起来,形成一个条理清晰,逻辑鲜明的答案。我在这个答案的前边,简要的提过一下逻辑的重要性,其实答题逻辑这个问题,真要展开是挺复杂的,因为不同的问题回答的时候有不同的逻辑。现在有很多培训机构还在将题目机械的分为自我认知、人际沟通、计划组织、应急处理、综合分析几类,这种分法的来源是脱胎于前几年公考面试考题的简单化,对,你没有看错,就是太简单,比如“............,这句话你怎么看?”可以分类为综合分析,领导不理解你,同事不理解你之类的题目,可以分作人际沟通,然后有一个模式化的答题思路,这就是所谓的模式化培训,最后搞得考官一听考生的回答,就知道这个学生是某图的,再一听,哦,这个学生是某公的,正是基于公考培训模式化的现象,为了考题能真正体现考生水准,现在的考题倾向于去模式化,这也是许多考生在参加过面试培训后,碰到真正的考题感到一点都不会,学来的逻辑一点用不上的感觉,因为你学到的逻辑,是回答某一特定模式题型的逻辑,而不是你自己的逻辑,碰到反模式化的考题,当然无从下手。
下面以今年3月份国考水利部某机构的面试真题为例:
背景材料是A县经济欠发达,百姓大多外出务工,不可避免的有出外打工者权利得不到保障、黑中介骗人、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收入少等问题,A县本地人社局、教育局、职专针对以上现象办的各种技能培训学校提不起学员兴趣,各技能班冷热不一,热班老师压力大云云,大概3页A4纸的样子(太长就不写了,感兴趣的童鞋自己去搜一下),以下是问题:
1.你认为造成培训学校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职专培训学校热门班的老师感到压力过大向校方提出抗议甚至罢课,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3.县政府针对以上问题,让你筹备一个人社局、教育局、职专联席会议,你觉得重点需要筹备哪些内容?
4.你是县政府劳资办主任,在带队去某村考察的时候被群众围堵反映黑中介问题,你会怎么办?
5.在考察中你发现某村酱菜特别有名而且味道好,你会做哪些事?
从这5个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考题的进步,下面分开说下。
第一题比较类似于国考申论中的归纳总结类题目,根据材料大概有宣传不到位、知识陈旧难以适应现实需求、各机构组织的培训班混乱,百姓不知去哪报名、怕被骗等,回答这样的题目也是有逻辑性的,不是简单的把想到的答案各条罗列出来,而是应该按照如果你去解决这些问题的顺序来答,即哪些原因是主要原因,哪些是次要原因,在这里各机构不统一肯定应该是第一位,因为如果放任机构的不统一,即使加强宣传,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应该是1.机构不统一,2、知识陈旧,3、宣传不到位,答题逻辑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次是,还有之类的。
第二题则比较类似应急处理和人际沟通的复合题型,逻辑应该是这样:稳定好老师们的情绪,请培训老师先坚持授课以免影响学员的学习并承诺立即着手解决。然后抽调校委会人员考察哪些班急需老师,抽调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老师以扩充师资,最后考察那些班知识陈旧或学员太少,裁撤、归并这些培训班以达到师资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老师们工作积极性,更好的为广大务工人员服务,可以看到逻辑是办事步骤的轻重缓急,最后是目的。
第三题比较类似传统的计划组织类题目,但是有重点二字,也就是说这个题不同于以前的人财物地时前期准备后期总结之类的来一遍,这里不展开说了。
第四题与第三题类似,应该是稳定情绪,选处代表反应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联合公安,工商),不能当场解决的记清问题,请示领导后给出承诺的办结期限等,然后结尾,相信在采取了上述一系列的措施后,村民们能得到满意的意见并离去(不要想不离去怎么办?这是自己在把自己往死胡同里逼)。同样是轻重缓急的顺序。
第五题是办事的逻辑顺序,不存在轻重缓急的问题。逻辑应该是这样:考察下酱菜风味、营养成分等(这是在考虑酱菜能不能推广),考察知名度,影响范围等(这是考虑值不值得推广),考察下多少人会做酱菜,能不能帮传教带动形成规模(这是推广的必要步骤),最后建设现代化工厂保证卫生和品质,注册统一品牌防止不正当竞争、发展电商等多形式扩大销售渠道(这是如何更好的推广),最后是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可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解决留守儿童等诸多社会问题,更能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这是目的)。
通过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看到面试题的走向是更倾向于结合实际问题来考察考生综合素质,并且问题越来越具体,也兼具考察了考生对各机构职能的了解,我们答题的逻辑就是办事的逻辑顺序,解决问题的轻重缓急的顺序,答题的时候不要为了答题而答题,这样往往欲速则不达,把自己设身处地的想象成一名政府人员,自己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会怎么做,按照做事的顺序把想到的百万雄师给串起来,才能避免回答时的单枪匹马。回答时注意逻辑连接词,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等,这样逻辑会变得更加清晰。
文章转载自清华南都新浪微博,作者:横槊赋诗(知乎),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链接。
近期热门文章(回复数字001~082即可查看):
002:毕业生找工作,有这5个网站就够了!!
078:读博未必完美,没必要跟自己较劲【转】
079:硕士研究生离科研有多远
080:考研,今年为啥这么“火”?
081:大学里的好老师该是什么样
082: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长按二维码,可以关注我们哟
本网站创办于2007年,专注于发布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知名企业、中小学招聘信息的网站。具有专业性强、信息真实丰富、公益性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