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思维特质”造就了完全不同的心态、性格和命运。
伟大的运动员不只是拥有强健的肢体,他们的性格特质、意志力,共同造就了伟大的运动员,同时这一切也得益于他们所具有的成长式思维模式:注重自我提升、自我激励、敢于承担责任,而这也被称为:冠军思维。
那些拥有冠军思维的人展现出了最强的特质和意志力,他们得以成为具有冠军特质的人,也会在各自领域里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一切,也适用于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
来 源 | 大卫工作室1
何为冠军思维?有关它的说法也许不同,但它指的都是同一个东西:是它让你咬紧牙关坚持训练,是它让你沉着应战,并且让你身处逆境时依然能取得胜利。
几乎所有“冠军”都具有这样的“思维”:他们中没有一个认为自己有多特别,生来就能获胜。他们是勤奋训练的人,是学会在压力下保持注意力集中的人,是在必要时能超越自己平凡能力的人。
具有成为冠军潜质的人
是拥有成长性思维模式的人
冠军思维的发现最初来自斯坦福大学资深心理学教授 Carol Dweck的一项研究,她本人非常痴迷于研究“失败”。有些人好像生来就是 winner,做什么事都很顺利都很成功,而另外一些人则一直很无助,好像这辈子注定是个loser。 Dweck也发现了这一点,而且,她还下定决心要找到其中的原因。她后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于思维模式。
Dweck先前一直以为:“一个人的素质(智力水平)是一成不变的。你要么聪明,要么就不聪明。假如你失败了,那就说明你不聪明。”
当有些人开始失败的时候,他们就无法接受现实了——因为失败刚好提醒他们弱爆了。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事情就没得没有意义——谁会愿意被时时提醒自己是一个loser呢?他们就会变幻方向。
Dweck将这种想法,即认为你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而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为了考察你能力所在的测试组成的想法,称为“固定型思维模式”。
而那些成功人士的观念恰恰相反,他们会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而这个世界上也充满了那些帮助你去学习、去成长的有趣的挑战。Dweck将其称为“成长型思维模式”。
Dweck还在各个领域发现了上面的这种差异。在人际关系中,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寻找那些让他们变得更好的伴侣,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只愿意找那些允许自己停滞不前的人。即便是在运动领域,那些具有成长型思维的运动员都会通过不断地训练让自己越变越好,而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运动员则会将自己不断萎缩的技能归罪于周围所有的人。
有“成长性思维”对于一个人至关重要,而它对应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更高阶概念,就是:“冠军思维” 。
伟大的体育教练约翰·伍登说:
“我相信能力会帮你走上巅峰,但需要冠军思维才能让你长盛不衰……一旦有所成就,你反而必须付出同样甚至更多的努力。当你看到关于一名运动员或一支球队不断取得胜利的报道时,别忘了告诉自己‘除了能力之外,他们的思维特质更重要’。”
Dweck的同事研究了青少年对运动能力的看法,他发现在体育运动上,一个人是否有成长性思维,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他发现,拥有僵固式思维模式的年轻人会相信:
“你在体育运动中的能力是一定的,不管怎么努力,你都无法取得多大提高。”
“运动能力是天生的。要想体育好,你就得有天赋。”
相比之下,具有成长式思维的年轻人会认为:
“只要你努力训练,你的体育成绩总能不断提高。”
“要想在体育运动中成功,你需要学习各种技巧,并经常练习。”
不同的“思维特质”造就了完全不同的心态、性格和命运。总之,那些拥有成长式思维的人展现出了最强的特质和意志力,他们是具有冠军特质的人。
迈克尔•乔丹
愿意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迈克尔•乔丹也不是篮球天才,他其实也许是体育史上最刻苦的运动员。
众所周知,迈克尔•乔丹都没有入选大学篮球预备队;在NBA选秀中,头两支球队也放弃了他,真是个不小的挫折!只要提起迈克尔•乔丹,我们就能想到他有多么了不起。但在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球员。
乔丹被踢出大学篮球预备队后大受打击,不过他母亲说,“我让他重新回到高中队里继续努力。”
他每天清晨6点就出门练球,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里,他在自己的弱项上也下了很大工夫——他的防守能力,以及运球和投篮技术。
教练也很惊讶他愿意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有一次,当球队输掉赛季最后一场比赛后,乔丹连续练了好几个小时投篮才停手。他是在为来年作准备。
即使在名利双收之际——被公认为一名运动天才之后——他对练习的执着依然让人唏嘘不已。前公牛队助理教练约翰•巴赫称他为“一个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天才”。
对乔丹而言,成功来自思想。面对各种采访,他不断重复这句话:
“坚强的意志力和决心比某些身体优势更为强大。我一直这么说,我也一直深信不疑。”
但他人看到的却是乔丹近乎完美的身体素质。
拳王阿里
一切胜利来自头脑
拳击运动员仰赖身体素质,有各项身衡量标准衡量,比如拳头大小、胸围、体重等。穆罕默德•阿里在这些方面非常不尽如人意,他并不是天生的拳击运动员。他速度很快,但不具备成为一位伟大拳击手的体格、力量和经典动作。
事实上,他的打拳方式完全是不符合套路的。他不用手臂和肘部阻挡对手的攻击,还时常把下巴暴露在外面,面对对手挥拳时也总是节节退缩。专业人士这样评价他:
"他就像一个站在铁轨上的人,为了躲避迎面而来的火车,他不是闪到轨道的一边,而是拼命地往回跑。°
在阿里拳击生涯最著名的一场比赛中,对手利斯顿就是个天生的拳击手,拥有传奇般的力量,而阿里能击败他简直是不可思议。人们本以为这场比赛根本没有悬念,因为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因此观众席上座率只有一半左右。
然而,除了矫健敏捷的步伐,阿里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的头脑——是思维,而不是肌肉。阿里在加强训练的同时,还动了不少脑筋,他不仅研究利斯顿的拳击风格,还仔细观察他在比赛场外的性格品质:
“我读了所有关于他的采访资料。我也找过他周围的人或跟他交谈过的人了解情况。我会躺在床上,将所有这些零碎的细节都放到一起,琢磨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尝试发现他是如何思考的。”
然后他再将这些发现用来对付利斯顿。最终,阿里战胜利斯顿创造了拳击史上的奇迹。一位著名拳击经理人是这么评价阿里的:
“他是个自相矛盾的人。他在赛场上的动作表现完全是错误的…然而,他的大脑总是很好使。他让我们所有人明白,一切胜利都来自那里——” 说着他用食指戳了戳额头,然后他举起了双拳,“而不是这里。”
可笑的是,尽管阿里思想犀利,还能写出有意思的诗作,很多人依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体格。
在体育之外的领域,拥有成长式思维的人也会在各自领域里取得更大的成功,因为他们认为成功就是工作尽力、学有所获、得到提高 --- 而这恰恰是体育冠军的想法。
尽管最优秀的运动员都很争强好胜,然而他们的伟大不是从自负的僵固式思维中,也不是从大人物一小人物综合征里产生的。性格特质、意志力和冠军思维,它们造就了伟大的运动员,同时这一切也得益于他们所具有的成长式思维模式:注重自我提升、自我激励、敢于承担责任。
这一切,适用于体育运动,也适用于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
有一种思维模式能让人们沉迷于自己的已有能力,一旦事态发展非其所愿,他们便会失去重心,无法发挥应有水平,终将他们渴望得到的一切。
还有一种思维模式能帮助人们很好地应对挫折,采用最佳策略从而达到目标。
后者,就是成长式思维,冠军特质来自成长式思维。
一句话,就是:你应该相信自己永远可以做得更好。
本文来自《看见成长的自己》,较原文略有删减。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了解10000企业家的每日必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