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朱元璋见一大臣常穿破旧衣服,直夸清官,刘伯温 ... ·  4 天前  
高山流水的心语屋  ·  东拉西扯:证明丈夫“举”或“不举”,竟然要众 ... ·  昨天  
高山流水的心语屋  ·  东拉西扯:证明丈夫“举”或“不举”,竟然要众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达默之战:中世纪英法争霸与皇家海军的首次大规模胜利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0-11-28 11:00

正文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

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


1213年,英法两国因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再度兵戎相见。 虽然这并非他们的首次战场对话,却是西欧两大强权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特别是组建时间极短的皇家海军,赢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胜利。

但比战术对抗更出彩的部分,恰恰是刚刚显露出的两国定位差异。 日后的英格兰象征海洋,而法兰西代表陆地的显著特征,就是在这轮交锋中初露端倪。

封建时代的英法矛盾

中世纪前期的英法贵族 实质上来自同一文化集团


中世纪英法两国的深层次矛盾,主要源自封建时代的复杂权力配置。 虽然理想化的社会层级划分,要求所有人对王权保持尊重,却也限制着君王随意侵夺普通贵族的领地自治。因此,某些位高权重的公爵,完全有能力比都城内的国王还资源丰富。但在没有特殊缘由的情况下,这类枭雄也不能顺利的完成僭越替代,更为对方的不断反扑提供着无限机会。

此外,以上背景在涉及英国时又变得更为复杂。 由于征服者威廉首先是法王的诺曼底公爵,所以在入主伦敦后也不能同宗主平起平坐。稍后,其家族的王朝又落入法兰西的安茹公爵之手,让同样的情况就因这层叠加而更为复杂。尤其当英王通过数代人的联姻累积,将相当于半个法兰西的大小领地都收归囊中,蜗居巴黎的法王就完全有动机去对其进行削弱。

法王菲利普二世 就志在削弱威胁自己的贵族势力


这种矛盾首先在双方联手参与的十字军东征中暴露,但主战场却基本全位于今日的法国西部。 巴黎王室会经常以各种道貌岸然的理由,想办法将各块领地的所有权从英国那边剥离。联姻、出资收购或外戚继承遗产,都属于比较和平的演变方式。而不定期爆发的边境冲突和局部战争,则是矛盾定期被激化的必然产物。法王菲利普二世打仗的最佳借口,往往就是要将占据的土地重新赐予有功之臣。英王约翰能始终与之苦苦抗衡,靠的也是那些在海峡两岸都拥有领地的军事贵族。

不过,法兰西毕竟占有全西欧最多的优质耕地面积,有足够的农业资源供养封建骑士。这让赋税之源分散的英国非常吃亏,往往不能在真正意义上集中全力应付。 为此,英王约翰一世首先提出“花钱替代军事服务”的赎买政策。即要求大部分英格兰的乡绅们支付税金,以便让自己有能力去招募雇佣军参加欧陆作战。只是苦于麾下男爵们的定期抵制,不免在各条战线上都顾此失彼。不仅没能守住安茹等祖产,反而将至关重要的诺曼底都丢给了法王菲利普二世。最后只能靠地方派支持与初创的皇家海军增援,才勉强保住法国西南的阿基坦地区。但后者的花费也十分高昂,每年都要用去1/4的王室收入,迫使他必须想办法尽快结束这场纷争。

巅峰时期的英格兰王室 曾将半个法兰西都置于麾下


战场转向弗兰德斯

中世纪手抄本上 正在狩猎的英王约翰


公元1212年,处于困顿状态的约翰,开始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奥托结盟,准备从两个方向上夹击法国。 但财大气粗的菲利普二世却早有防备,很快就用贿赂煽动起反对皇权的德意志诸侯叛乱。随即将数万大军集中到大西洋沿岸,准备对英格兰发起决定性远征。

然而,统治今日低地地区的弗兰德斯伯爵,却在这个紧要关头拒绝协助。 甚至扬言与英王签订了互不侵犯协议,逼着法王将停留在诺曼底的军队都开往北方。得知消息的约翰也立即出兵增援低地国家,并由老臣索尔兹伯里伯爵威廉挂帅。

中世纪的弗兰德斯 是最早复苏城市经济的区域


1213年春季,法王将用于入侵英国的军队派往弗兰德斯,并将当时的主要城市根特与布鲁日都包围起来。 由于那里是西欧最早复兴城市经济的地区,主要人口和产业链都集中在大型城镇,所以很难拿出足量的封建武士部队。其军队的主要来源,基本上都是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尽管不缺乏保卫家乡和守护个人财产的决心,却无法靠抱团取暖的方式弥补战力差距。

他们之所以会如此亲近英约翰,就是需要英格兰出产的羊毛作为手工业原材料。 反之,任何手头拮据的英国君主,都不会希望这些市场型城市为敌对派系所控制。唯有在只重视封建土地经济的法王看来,他们不过是些纯粹能下金蛋的母鸡,除了纳贡外是几乎一无是处。

弗兰德斯城市手工业 非常依赖英格兰的羊毛原材料


当年5月,号称拥有1700艘大小船只的法国舰队,成功占领根特市的外港达默。 在遭河流冲刷来的泥沙淤积前,这里是弗兰德斯人的重要贸易口岸,也是船只能直航英国的主要起始点。虽然后世学者通常认为,法军各类船只相加的总数不会超过400。但在那个没有大规模常备海军的年代,这样的规模足以震慑大部分对手。何况其指挥官萨瓦里与麾下大部分官兵,都招募自法兰西沿海的诺曼底或加斯科涅,且大都有加入皇家海军的经历。所以就实战经验来看,并不是被赶鸭子上阵的临时工。

不过,法王的舰队始终需要为本国封建陆军服务。 所以在骑士老爷忙于围攻大城市之际,这些出生较为贫贱的水兵就开始劫掠四方,企图在西欧最富庶的地区大捞一笔。因此,当索尔兹伯里伯爵的英国援军抵达当地,发现大部分停泊有战舰的浅滩都无人防御。

13世纪的法兰西骑士戎装风格


在古代编年史作家的笔下,这支皇家海军舰队也有近500艘船规模。 只不过在后世的考证学家看来,由威廉带往大陆的部队数量可能只是对方总数的一半。除来自不列颠本土的海员和骑士外,也不乏为军饷而加入英军的欧陆弩手,以及一些从爱尔兰等传统边区征召的部落成员。

此外,这场发生在达默港的海战,也是全装帆船兴起的标志性事件。 虽然英法两国都有建造和维护地中海式桨帆船,却总是嫌弃这种外来军舰不适应大西洋沿岸环境。不仅造价非常高昂,还往往要雇佣热那亚等意大利城邦的冒险家来代为操作。所以,海军主力就被刚刚普及的柯克帆船占据。作为传统北欧长船的衍生版本,这种船只将主要的驱动方式改为大型化风帆。同时也保留着一定比例的划桨推进能力,以便在全然无风的环境下应急。船艏和尾部的高耸塔楼,成为海员观测和士兵作战的重要平台。平均100-200吨的体量,也有助于运载大量士兵、马匹和后勤物资。但因为是平底结构,所以能像维京小艇那样被海员拖上沙滩。

开往弗兰德斯的皇家海军 柯克帆船


海权与陆权抗衡的早期版本


位于今日比利时根特市附近的 达默港


5月30日,英国舰船开始进入达默港附近的兹温河口。 在那里,他们能清楚看到法军的庞大规模,并惊讶于对手的全然懈怠和放松警惕。为了防止误击弗兰德斯盟友,还派人坐小艇去近处观察,才敢确信自己并没有认错对象。于是,部分来自弗兰德斯的雇佣军先行上岸,准备绕道增援同样被法国陆军围困的布鲁日。余下的英国人则开始对整支法国海军大开杀戒。

由于根本没有防备,整支法国舰队都被突如其来的重击所打懵。 许多船只都被提前拖上岸存放,却没有构筑起相应的防御阵地。大部分人都在完成劫掠后就住进了陆上军营,只留下少数跟班把守船只,负责看守给养和宝贵的战利品。

皇家海军的突袭 让法国人措手不及


结果,这些财务反过来成为激励英军勇猛作战的最佳奖品。 他们迅速封锁河口,并逐个对完全不能动弹的船发起跳帮突袭。在解决了聊胜于无的弩手后,便将对方的库存全都搬运到己方船上。但法军舰队的规模过于庞大,根本没可能用半天时间就搜罗干净。最后便只得在傍晚鸣金收兵,准备在天亮后也解决剩下的法军残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