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新声研究院发布了《2024年中国网络靶场市场研究报告》。报告预测,
2024年,中国网络靶场市场总规模将在88亿元左右,并有望在未来4-5年内,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第一新声研究院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网络靶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2022-2027年,中国网络靶场整体市场规模增速预计维持在25%以上。
一方面,网络安全综合性人才稀缺,拉动高等院校、高职购买网络靶场加大安全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当前安全人才大多只精通某一项安全技术,无法立刻发挥靶场的价值。企业购买网络靶场的首要目标,是通过网络靶场进行人才综合能力培训和演练,通过协作达到体系化、实战化的安全防护要求。
洞察二:“关键基础设施 + 特种行业” 将成为最主要的市场
国家和部委不断出台政策,加速了关键基础设施行业与特种行业网络靶场的发展。例如2023年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提出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三项基本原则、六个方面活动,提出了111条具体的安全要求。
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接入需要云、端、路的协同,因此面临更复杂的安全环境。汽车产品的安全需求特殊性和庞大的市场空间,各厂商纷纷开始采购网络靶场用于评估、改善提高汽车安全,建立各自的竞争壁垒。
(1)
专业赛道玩家
:
典型厂商有赛宁网安,丈八网安等
;
(2)大厂扩线:安全大厂、网络设备大厂等综合性企业利用突出的渠道能力争夺市场,典型厂商有启明星辰,绿盟科技等;
(3)院所机构:以解决方案集成总包的形式出现,推进厂家以项目的形式来完成技术的迭代与扩展,典型代表为鹏程实验室。
据第一新声研究院数据,
2023年中国网络靶场市场CR5占比不足12%,CR10占比不足20%,
整体市场集中度不高,市场参与玩家较为分散。
其中,
永信至诚、奇安信、深信服、
博智安全、丈八网安、赛宁网安、软极网络、绿盟科技、烽台科技、安恒信息10家企业,占据当前中国网络靶场市场份额TOP10。
技术创新:原生安全技术底座、数字孪生强化协同和AI赋能智能化发展
2020年前,虚拟化技术普遍被用来作为网络靶场的底层技术。近年来,由于本身具备的安全性能和机制,原生安全技术开始用来作为网络靶场的底层技术;
此外,网络靶场开始融合数字孪生,提供异构、多源的靶场接入,提升了靶场的协同能力;
AI通过代替重复性劳动,学习形成经验策略赋予网络靶场智能化发展。
产品创新:靶场规模不断扩大,分布式靶场、联邦靶场逐渐兴起
随着网络靶场价值逐渐被市场接受,网络靶场开始向行业级、城市级、国家级发展,如国家电力网络靶场。
中国网络靶场市场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市场需求大,需求更加多样化,竞争更为激烈。而在一些新兴市场或偏远地区,虽然市场需求也在增长,但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教育实训靶场的场景、内容固定或应用固化,仅能提供”一次性”价值,无法随着环境变化进行更新迭代。
工业领域的控制器、执行器、驱动器、定位器和分析仪,甚至阀门、闸等具体的执行设备,都存在部分设备核心技术软件闭源且通信协议私有(如西门子的PLC),导致无法通过镜像实现高逼真度设备还原。
人才缺失,大多数靶场尚未形成完备的运营模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2021年,鹏城靶场已经实现覆盖全国28个省份和多个行业的联邦靶场。但我国网络靶场缺少统一规范标准,极大影响了网络靶场之间的资源交互和互联互通,很难高效形成分布式靶场和联邦靶场。
中国网络靶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市场存在低价无序竞争。此外,经济下行引发客户安全预算下调,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