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问禅师,到底什么是禅?你看我每天上山砍柴,烧水,倒茶,还念经打坐,我这是不是禅修呀?
禅师说,你砍柴的时候在想着烧水,烧水的时候想着泡茶,打坐的时候在想着念经。这就不是禅。什么是禅?
就是专注于你正在做的那件事
,砍柴的时候念头集中于砍柴,烧水的时候念头集中于烧水,倒茶的时候,念头集中于壶嘴出水的刹那。这就是禅修。
这个故事,是有关于禅给我的最早的启蒙。你会发现,从来没有人真正发明真理,
真理就在那,我们总是用不同语言,去描述真理的不同侧面。
巴菲特是这样的一位禅师。他总是能把念头聚焦于手头正在做的唯一的事情上。在《becoming WarrenBuffett》这部纪录片中,巴菲特的孩子们说,当年我的父亲总是在二楼的书房里阅读和工作,数十年如一日,任何的事情都无法使他分心。每次母亲回来,会说”I’m home”,如果你拿一部录音机,把这段话的录音放给他听,他一定会误以为真。
在论及个人成功最重要的特质和能力时,查理芒格用了一个词“理性”,而在内布拉斯加大学,巴菲特和盖茨的校园对话中,两人不约而同的回答是
“专注”
。所谓专注,并不是中文字面意思的专心和注意,专注这个词,对应的英文“focus”最恰当的翻译,其实是聚焦。
聚焦,就是排除一切干扰,收缩焦点
,
把巨大的意识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的能力
。这种能力拥有巨大的力量,无论是求道的禅师,改变世界的乔布斯,终身学习的巴菲特,一生只做寿司的小野二郎,抑或是一击得分,打出 ACE 球的芭蕾舞者罗杰·费德勒,他们都具备。
巴菲特所说的集中投资,恰恰是禅意十足的。集中投资,也并非字面意思和人们想象中的,“集中赌上一把大的”,“All In”,都不是。
集中投资,恰是一种简洁的思维方式,简洁并不是简单,而是排除掉一切杂音和干扰带来的全然空灵的思维状态
。它直接排除掉 90%的平庸投资机会、它拒绝 90%的无意义的会议、它排除掉 90%碎片的干扰信息,把所有的意识,所有的思考,集中在一个点上进行思考,带来的结果,才呈现出了你能看到的“集中投资”的最终形式。
甚至在公司的组织结构上,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也采用了简洁优雅,近乎于禅意的人员结构。在位于奥马哈的基威特总部大楼,这家市值达数万亿规模,全球最大的保险投资集团的总部,只有12名员工,而且很多都是相伴“禅师”几十年的人,极简的环境和人事,也给思维提供了宽松的空间,进行大量的持续思考。
更有趣的是,“禅师”作为全球最有钱的人,他每天的早餐就是一个汉堡加一杯无糖可乐,是否要加菜,取决于今天的市场指数是低开还是高开。他至今仍然住在远离纽约的“乡下小镇”奥马哈(大多数人对此存有误解,总认为巴菲特在乡下,在村儿里。其实奥马哈是内布拉斯加第一大经济城市,林肯市是州府,但经济在奥马哈之下)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可乐,阅读年报,读书学习,外加两小时桥牌,这样的生活,其实你也能过。另外,他的安排还有“周二理发”。有哪个世界 500强的首席执行官,会把周二理发,写进一天的日程表?而其他时段竟然大量都是空白。
这不正是张大千笔下的山水画作,写意在大量留白间,回味无穷。巴菲特住在远离华尔街的宁静城市,却参与着最激动人心的金钱游戏,他出世又入世,是当下,在人世间修行的最佳范例。
既然这是一种如此强大的力量,那么,平凡的普通人,有没有可能通过练习,达到或者接近于这样的一种“禅意”的精神状态呢?几天前的一次对话,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偶遇了一个朋友,曾经有过特种部队的五年服役经验,我就特别好奇,他们每天的日程安排究竟是怎样的。而我更好奇的是,军人似乎很少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相比在都市生活的人们,焦虑、失眠,这些在军旅中,似乎是很少存在的。朋友告诉我,每天五点起床。起床后先是全副武装,外加打包行囊,跟车拉练五公里。而后才是吃饭,加正式的战术训练课程。然后站军姿近一个小时,中午吃了饭,下午又站军姿。训练的强度之大,胖子变瘦子,铁杵磨成针,这话一点不夸张。不过老是站军姿,倒让我有点意外,不多打打靶,不多操操练,为啥就一动不动站那里有啥用呢?
刹那间,我意识到并问他,这是不是就是一种“禅修”?因为我们练瑜伽也有一个起始动作,叫做山式站立,我看和军姿也挺像。一开始练这个,一动不动特别无聊,我也和很多人一样,对此存在误解,认为瑜伽么不都是女孩子练的,不过是种健身操,练柔韧性而已。可是一直到读过艾扬格所写《瑜伽之树》等书籍之后,我才意识到,瑜伽恰恰不是练习身体的,它的本质是练习精神,只不过它是利用练习身体,达到修行意识的目的。《瑜伽之树》中有段话让我非常震撼:
瑜伽是要打磨我们的身体,让它成为灵魂的最佳容器。
当我说到军姿就像瑜伽,就像禅修,朋友眼中也闪着光芒,他在部队多年,从来没有人这样去谈论这件事,但是他的切身体会和带来的效果,确认了这一点。特种部队的训练量相比普通入伍更大,他们一个班 13 个人,一开始常常半夜 12 个大男孩蒙在被子里哭。可是几年下来,甚至转业以后,多年的“修行”和训练打下的精神力量的基础,往往让他们在其他各个领域里都有所建树。
我们常常困惑于,为什么军人少有不良情绪的困扰,而现代都市人却饱受各种精神和情绪问题煎熬呢?现代心理学普遍认为,人的身体和意识是相互影响,而不是相互独立的,通过控制和训练身体,是能够达到训练精神的作用的,这也和瑜伽精神相契合。
而现代科技和信息的爆炸,各种视频、影音、各种相反的观念的争论,这些各种资讯和刺激对大脑的干扰,恰恰让人们的意识走的太远,而久坐不动的身体还留在原处,身心的融合平衡一旦被打破,各种问题,也就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