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拥抱和平。
可以给我一个拥抱吗
2016年初,
春寒料峭,
北京的气温还没怎么升高,
但很多人都被一个日本小伙给暖到了。
他叫桑原功一,
1985年出生,
是个小“网红”,
在youtobe个人频道有1万多的订阅。
(拍摄:中日口碑)
桑原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只是在北京798艺术中心,
蒙上双眼,
等一个拥抱。
他身后挂了两个牌子,一块写着:
我是日本人,在日本很多人以为大部分中国人不喜欢日本人,但我觉得不是!
另一块写着:
我相信你,你相信我吗?如果你能(笑脸 ),可以给我一个拥抱吗?
他张开双臂,
静静地等着,
有人从身边侧目而过,
有人只驻足片刻就离开了。
整整半个多小时过去,
桑原没能收获到一个拥抱,
大家的态度,
有些冷淡。
或是行色匆匆忙着上班,
或是觉得没意义,
或是不好意思,
或是心生疑惑:
这唱的哪出……
有太多猜测,
只不过结果是都走开了。
他没有就此收手,
依然等在原地,
张开双臂。
就像牌子上写的:
我相信你。
又过了会儿,
一对年轻情侣的出现,
缓解了这场“尴尬”。
男士走上前,
很认真地给了桑原第一个拥抱。
有时候一个拥抱,
一个善意,
可以改变许多。
围观者此时才明白,
原来对方真的是在等一个拥抱。
像是受到了鼓舞,
人们纷纷上前,
给他拥抱,
越来越多的路人,
也不再坐井上观,
都微笑着去抱他一下。
中日关系因为政治原因并不非常乐观,
但看着两国人民不问姓名地拥抱,
莫名地有些感动。
“很多人都给我了拥抱,实际上,我在中国期间,有许多中国人对我都非常好,给我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
人与人之间,能够看到彼此的笑容,这才是最重要的。
”
桑原非常愉快,
虽然知道中日关系不会因为
他这个小小的举动改变什么,
但他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善意,
也希望能为和平做出哪怕一点点的贡献。
这不是他第一次在北京进行“爱的抱抱”活动,上次是在北京某个地铁口。一开始受到冷眼,受到围观,甚至被要求“离开”,但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他们与桑原拥抱,对他亲切地笑,对他敞开心扉。
信任,有时候就从相视一笑开始。
会举行这个活动,
是有原因的,
2007年从日本创价大学毕业后,
桑原就用自己打工存的钱,
开始了一次特别的环球旅行。
他做过摄影师,
在菲律宾当过生活老师,
在澳大利亚农场工作过,
并有澳大利亚4000公里横穿旅行经历,
没钱了就停下来,
攒够了钱再出发。
澳大利亚做志愿者的时候,
由于接触过许多外国人,
深刻感受到“媒体上的外国人”
和“实际中的外国人”的不同之处,
这些不同需要亲身体会。
因为曾留学中国,
所以他很想知道“实际中的中国人”
到底是什么样子,
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故事。
事实证明,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其实可以走出两条线:
我们铭记历史,
同时也能拥抱和平,
中国,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一个人最大的善意,
是祸不东引,
没有一个国家的普通民众,
不渴望和平,
所以真正的文明,
取决于内心的善意。
他把视频放到网上,
本来是给日本市民看的,
却被一阵疯传,
在中国也火起来,
让中日双方的很多人都觉得窝心:
“真的是太棒了!
我根本没有勇气像桑原先生这样做,
你的努力一定会推动中日友好交流,
真的非常感谢!”
当然也会有些不好的声音:
“就在中国会这样,
让中国人去日本试试。“
于是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们,
决定效仿。
地点选在日本大阪心斋桥,
挂两块牌子,
上面的话与桑原的如出一辙,
只不过主角双方换了位置。
男生蒙上双眼,
打开双臂,
一个人静静等待。
跟桑原最开始一样,
被围观,
但是没人上前和他拥抱。
陡然间,
一个小男孩儿过去了,
刚及他腰高,
抱住了他的腿。
弯腰去搂住小男孩的那瞬间,
画面放暖,
大概就像他的心情一样,
一切都值得,
自己并不是在“找虐”。
如同受到了鼓励般,
他握紧双拳,
给自己加油打气。
不难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
大人、小孩儿,老人、青年,
他们都上前跟中国留学生拥抱了,
所以,这些普通人没有善良吗?
有的,他们也渴望和平。
勿忘国耻,
也勿忘和平,
我们不喜欢的是扭曲事实的人,
而不是友好的人。
不丢理性,
怀揣善意,
和平,
从信任开始。
为答谢支持并关注最英国的粉湿们,我们决定在
每月的20号,选出近一个月被选为精选留言最多的读者,送出来自伦敦塔桥的明信片
。
赶快点击文末的“写留言”,让我们听见你的声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