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拜托了妈妈
山东卫视拜托了妈妈的育儿节目公众号,跟专业的育儿专家学知识,宝宝的吃喝拉撒、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原创育儿干货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拜托了妈妈

这2项检查被叫停多年,有的医院居然还在开,家长别再上当了

拜托了妈妈  · 公众号  ·  · 2019-07-26 20:55

正文


小编常常会收到一些妈妈的后台咨询,怀疑自己的宝宝缺乏营养、发育慢,想给他做个检查:


1、我家孩子感觉比同龄的其它孩子个子要矮,是不是可以查查骨密度?

2、听说微量元素检查能查出缺什么营养,要不也给自己的孩子做个?


这些常被妈妈们津津乐道的热门检查,尤其是微量元素和骨密度检测,竟然作为了给宝宝补充各种营养素的判断标准。


可实际上,这两种又贵又不靠谱的检查,根本没用,而且在几年前就被国家叫停了!


但是,现在有一些医院、母婴店、体检机构等还在忽悠妈妈们给孩子做这些检查,很多不明就里的妈妈还是会上当!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检查为什么没必要做!





微量元素检查



微量元素检查可谓是好多妈妈带孩子体检的必做项目了。


孩子不爱吃饭了、个子没别人家孩子高了、头发发黄了,家长们就开始着急担心了,孩子是不是缺少某些微量元素。




01

微量元素对人体重要吗?

微量元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一旦缺少了某些微量元素,人的身体就会出现一些疾病症状。


就宝宝来说,如果体内铁含量不足,可能会有贫血、情绪烦躁、认知能力受损等不良后果; 锌含量不足,会造成宝宝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减退等问题。



正因为如此,家长们才希望通过微量元素检测,来查看宝宝缺不缺微量元素,缺哪种,从而做到及时的针对性补充。



2

微量元素检测查什么?


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可以分为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两种。


所谓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只占人体体重万分之一以下的必需元素,包括铁、锌、碘、铜、铅、锰等。 与之相对的,人体内含量超过体重万分之一的化学元素,则被称为常量元素,如钙、镁、钠、钾等。


一般来说,微量元素检测是通过检测宝宝的头发或血液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来评估宝宝体内微量元素的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小编在网上找到一张比较常见的微量元素报告单的模板:


通过这张图,大家可以看到,微量元素检测可以获得宝宝体内钙、镁、锌、铁、铜、铅这几种元素的含量。


严格来讲,钙、镁其实是属于常量元素的,但考虑到家长对这两种元素尤为关注,所以在微量元素检测中也将它们一并进行了检测。



3

为什么说微量元素检查不靠谱


早在六年前,国家就对微量元素检测表了态: 微量元素检测不宜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2013 年,国家卫计委就规范微量元素检测专门发了通知,强调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


并且,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 尤其是对 6 个月以下婴儿。


图片来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很多医生也都曾科普过,一般不建议给宝宝做这项检查。




这也就是说,在普通体检、就医、打疫苗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让孩子打包做微量元素检测,属于违规操作!


因此,我们完全不需要去给健康的宝宝做微量元素检查,即便查出的结果有高低的偏差,也不用过分担心。


如果医生需要确诊某个微量元素是否异常,是不会只看单一的检测结果的,还会结合一些其他的指标来判断,所以家长也别自己盲目自作主张,给宝宝下诊断了。


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方式,目前就没有一个绝对靠谱的。


因为检查方法有好几种: 有的查头发,有的测尿液,有的取指尖血,有的抽静脉血……所以检查结果都只能代表局部的微量元素,不能代表整个身体的情况。


血液检查?太勉强


微量元素检测中最常见的是抽血检查 ,检查结果只能勉强测出血清中的微量元素量。


而实际上, 人体的微量元素绝不只是存在于血清中,更多对人体有用的微量元素多在细胞、组织中,这些元素的组织含量是没办法检测的。


孩子的血清浓度会受到近日饮食、喝水量的影响,而抽血、检验等过程对结果会有一定的干扰。


微量元素本身就是微量的物质,稍有一点偏差,结果可能就相差甚远。 所以血检的结果,连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都不能代表。



头发检查?不科学


除了抽血检查外,另外一种已经在大多数地区停用的“头发检查”就更不科学了。


宝宝的头发长期暴露在外,相比血液,受外界影响因素更大。


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只能代表既往比较长一段时间的元素积累,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样长时间的元素沉积和宝宝体内身体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有相应的比例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多或少,并不能代表宝宝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



夹手指、带手腕检测?太扯了


除了上面的两种检测外,还有一种更扯的,就是很多母婴店里会拿一个夹子给孩子夹手指、戴手腕,等个几秒就可以知道孩子缺少什么微量元素。


已经有不少新闻证实,母婴店的微量元素检测,只是商家为推销保健品而设下的骗局。




即使给宝宝测了微量元素,即使这结果 100% 准确,也不能依靠这个结果下诊断,开药品。


比起关注微量元素,保证宝宝的饮食均衡更重要。


对于婴幼儿来说,需要额外补充的只有维生素 D ,至于其他的,只要奶量充足、营养均衡搭配,宝宝完全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得满足。


别做微量元素检查,让孩子少扎针受罪,自己也省心省力。



4

如何判断孩子

有没有缺少微量元素


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宝宝体内钙、锌、镁等元素的含量是否充足,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医生根据宝宝的日常情况及临床反应,综合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每次体检正常,身体健康,每天看起来精神状态很好,好好吃饭,妈妈们就没必要过多担心。 也不用给孩子盲目地做这些没用的检查。




5

不做检查,但“日常多补补”

有益无害吧?


既然没有准确的检测方法,那不管宝宝缺不缺,多给他补点总不会有错吧?


经常看见,很多妈妈会花很多钱给孩子补充钙、镁、锌、硒各种维生素。


总觉得这样吃也吃不坏,多吃点,就啥都不缺了。


当然不是! 任何营养素,都并非是多多益善的。


正常来讲,只要宝宝摄入足够的奶量,其实是不太会出现缺钙问题的。但如果家长盲目给宝宝补钙,可能就会造成补钙过量的问题, 不仅会增加便秘的几率,更可能会影响铁、锌等二价阳离子的吸收,导致宝宝缺铁或缺锌,出现贫血、厌食、生长缓慢等症状。


铁或锌补充过多,也会影响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久而久之,宝宝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所以,真的别给孩子乱补,本来没问题,最后倒是瞎补出问题。





骨密度检查



1

什么是骨密度检测?


它其实是一个评估骨折风险的检查。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超声检查,但超声检查没有足够高的敏感性来明确排除或证实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检查是通过数据来判断骨骼生长发育状况及衰老程度,但此检查一般只针对60岁以上的老人和有复发性骨折、骨骼畸形、可疑骨质疏松的宝宝,健康的宝宝根本不需要做。


因此, 我们只建议有复发性骨折、骨骼畸形、可疑骨质疏松的宝宝进行检测。


如果真的怀疑宝宝有骨质疏松, 除了超生检查之外,还需要再做 DXA 检查才能确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