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知道
我们提供离你最近的时政新闻、最通俗易懂的新闻解读、最有趣味有温度的新闻故事。我们在这里,记录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底线思维  ·  日本的分级诊疗制度会耽误救治吗? ·  23 小时前  
中国政府网  ·  明天起正式实施!食品添加剂最新标准 ·  昨天  
政事儿  ·  局长李华林,已被撤职、降级! ·  2 天前  
半月谈  ·  什么?今天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知道

项俊波和王珉如何把官给当“拧”了?

政知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10-08 21:45

正文

撰文 | 周宇

国庆节前,好几个落马官员有了新动静,项俊波就是其中之一。先是被 “双开”,而后立案侦查。这些流程都是意料中的事情,不过有关他的通报中,有一个说法让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 )引起注意 —— 通报中首次出现了 “政绩观扭曲”的表述。

当官要政绩,实属正常,但政绩观扭曲,政绩恐怕不小心会成灾难。而且,作为一个长期在金融领域工作的高官,扭曲以后的政绩,又是什么情况?

正确的政绩观是如何表述的

按照权威的说法,领导干部都要做选择题,譬如:要当官,还是要发财?

最高领导人说了,要当官就别想发财。换句话说,想发财也别当官了。接着这个逻辑考虑,当官要做事,那么要正确的政绩观,还是要扭曲的政绩观,这也是二选一的问题。

最高领导人多次谈到 “政绩观”,摘取几次典型表述如下 ↓↓

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2013年2月28日,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

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工作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2015年1月12日,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

项俊波政绩观如何“扭曲”

那么,项俊波是怎样把官当“拧”了?

政知道(微信 ID:upolitics )记得,在今年 4月9日中央纪委通报项俊波落马后不到3个小时, 从中国政府网,到许多人的朋友圈都转发了高层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长篇讲话,其中提到, “保险公司套取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个别监管人员和公司高管监守自盗、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等非法行为”

作为保监会的负责人,项俊波对此有着推不掉的责任。回过头来看,这里同样存在 “政绩观” 扭曲的问题。

从2011年10月底项俊波从中国农行调任保监会开始,就出现了“重形象”的苗头。据《财经》报道,时值中国保险业陷入发展瓶颈期,总资产增速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出现首次下滑,产险和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速均出现下滑,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低于两年期银行基准存款利率。

他上任之初,在抓业务之余,还力推保险文化建设,包括要求保监会和保险行业协会联合筹资亿元在央视投放“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的广告。据了解,该巨额广告费被强制性分摊给各家保险公司,此举引来诸多保险公司不满和无奈,私下抱怨不断。

看起来,这也是项俊波的 “形象工程”, 而且据透露,他还亲自指定了经办的广告公司。不知这 “形象工程”背后是否有黑洞。

政知道(微信 ID:upolitics )注意到,不仅如此,在他推动一系列改革后,各种 “漂亮”的数字也是宣传重点。比如2014年全国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利润总额在2013年暴增的基础上又激增106.48%,创出新高。2015年,保险资金运用实现收益7803.6亿元,同比增长45.6%,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水平。

然而,在漂亮的成绩单背后,保险市场的野蛮扩张和乱象,扰乱了金融秩序,其间蕴藏的层层风险,实在是与高层和普通群众的意愿背道而驰。

被点名的“政绩观”

不知项俊波对自己的“政绩观”有否正确认知,但从更大范围来看,不少部门和个人对此认识越来越清醒。

说得比较多的应该是数据统计,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马建堂就曾直言“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2014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辽宁时严肃指出,“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去年,辽宁省官方首次公开确认,2011年至2014年辽宁省所辖市、县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并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严重高估。

“不客气地说,在经济数据上,前一任挖了一个巨大的坑。”辽宁当地官员这么说。“前一任”,普遍被认为是已经落马的原省委书记王珉。

辽宁省委书记李希对此说道:“哪位同志担任负责人,都想让本地区发展快一点,数据好看一点,这是一种担当。但我们追求的政绩,要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这是更大的担当。”

言下之意,单纯让数据好看,绝不是领导干部应该追求的“政绩”。

在这个问题上,许多省份有了普遍共识。比如今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