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错刀频道 熊小宇 (微信公众号:金错刀)
最近,刀哥被一家吃货型的酸奶公司圈粉了。
这家公司算不上大但是却够奇葩,发展速度极快,从北京三里屯一个
35平方米
的小店,发展到全国
93个城市
仅仅用了一年半,迅速从零干到了几个亿!
更奇葩的是,这家在
营销
上
极其碉堡,能把纯硬广,阅读量飙到百万加!
一篇写自家零食的纯硬广,名为《最适合在办公室吃的食物》,直接排名知乎话题榜前十,光是赞同数就超过了6万,知乎你懂的,6000就已经不容易了,要知道这可是一篇纯硬广啊 。
前两天,刀哥在《金错刀饭局》见到了创始人兼CEO刘丹尼,88年小鲜肉,背景身份很多,就读于
沃顿商学院
,并以最高荣誉毕业,曾任前全球最大私募集团
黑石
分析师,年薪
150万
,百事可乐特聘顾问。还被人称为炫妻狂魔,因为娶了一位这么美的妻子:
眼前这对才是真正的男才女貌,这位小鲜肉还是业界有名的营销实操高手,几年前人人网上最火的文章很多都是出自他之手,乐纯的文案也跟他有关。
那么,这家奇葩酸奶公司是如何打造神级产品的?有着怎样的品牌运作思路?我和他最近也聊了聊。
(以下为采访实录,未经本人审阅)
我发现了传统大公司最大的软肋
我自己一直以来都对快消品非常感兴趣,以前也是两家世界500强的特聘顾问,在当时我就发现,中国整个快消品行业,从外企进入中国开始,二三十年以来,运营模式从来没有怎么变过。
对于中国乳制品行业,还面临一个大问题就是不信任感,很多人宁可去买新西兰、德国,或荷兰某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牌子,只要上面写着进口,也不肯去买一些国产的大品牌。
但巨头没落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这个市场变化速度非常快,消费者新需求的出现的速度,要远远高于2000年时候,面对消费者预期升级,原来围绕着渠道打造的组织架构,已经完全跟不上消费者的变化速度了。
这个时候也就给了我们新品牌一些机会。
一个传统的产品驱动型公司,它的一个组织架构分3大的模块。产品部、市场部、销售部。研发一般需要18到36个月,觉得这个产品基本上可以发布了,给到市场部来做定位,然后再做广告投放,然后准备好后,给到销售部去铺渠道,这三个部门相对来说是非常非常独立的。
而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把整个的链条打通,
用什么东西打通呢?就是用户
。
最狠一招:围绕用户搭建组织架构
乐纯有完全不同的组织架构,我们有五个部分:一、产品运营,它是做新产品不断迭代和研发;二、内容运营,对应的是品牌部;三、用户增长部,专门用来做推广的;四、用户运营部;五用户体验部。
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用户来展开,从研发、产品定价、包装设计,到新产品推出,统统让用户参与进来。你看它跟渠道的思维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我们前一阵子研发出了全世界第一款榴莲酸奶,这就是乐纯用户中坚定的榴莲爱好者提议的,从研发到正式上市,经历了10次以上的试吃迭代,50位美食达人的建议反馈,整整200盒试验品测试。在这个过程里,乐纯团队挖掘到来自各大社交平台上对榴莲有着强烈喜爱的人,开始招募试吃团,最终在用户集体的助力之下,最终有了爆款口味乐纯榴莲酸奶的诞生,仅只用了三个月就迭代出来了,卖得非常好。
我认为将来的快消品行业将会成为像时尚快品牌一样,快速迭代,快速满足需求,就像zara,优衣库,甚至无印良品,这些家具,时尚类的公司,并不是说它营销做的好,也不是说他的产品好,而是说它有一个很好的组织架构在支撑它的供应链,支撑它能够快速的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它能够更快的变化。
一个公司如果持续成功是两件事,战略乘以组织能力的话,战略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模仿的,但是组织能力这个东西就像前面讲的,我要改组织建构,这个是我要砍掉我整个公司我要重造。
如何不花钱做百万加硬广营销?
1.死磕用户
传统的广告是从本我出发的,通常展示功能,展示我要促销的产品,并不是关注用户。
做内容时,我不会太多的去考虑这是广告还是内容,因为整个公司都在围绕着怎么样给用户创造价值。无论你是拍一个视频,写一个微信文章,发一个微博它都是产品,只要能为用户创造价值就行。
2.死磕真诚
如果你想做硬广,绝对不能套路,要拼真诚。
很多人觉得说乐纯写的内容很走心,但是这个并不是说我们带着一些技巧来写这个东西,只是带着真诚在做,消费者是看得到的,它最终能够打动消费者的不是靠逻辑或者靠理性,而是靠情感。传统企业写文案有三大误区,第一个我的最多的就是说他作为公司出发的时候,他自己否认这是广告,他想要它写的不像一篇广告,我觉得这是犯的最多的一个错误。第二点,很多人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追热点,跟你八竿子打不着的热点你去追没有任何意义。第三,就是用网络流行词,在我们的创作内容标准化手册里,有一条就是说,坚决不用任何网络流行语。
3.死磕口碑
我们探索过很多不同的获取更新用户的方式,忽然发现口碑是从用户的增长来说真的第一生产力。你看到过很多广告在写字楼的或者家里面的楼梯里面的框架里面,但是你从来都没有被它所触动过或者是转化,但是一旦你的一个闺蜜跟你说这个东西好,你马上就有行为了,你就去买,我们发现增长点都是在口碑,那口碑还是回到你的产品,我们正是靠着死磕产品和口碑,拿下了米其林餐厅酸奶原材料供应商,PK掉了很多国外优秀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