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药经济报
《医药经济报》是CFDA南方所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1980年创刊,与中国医药经济全球化历程同步,解读全球产经数据,引领主流思维创新。以办中国最好的专业报为宗旨,旨在成为产业的良心和脑袋,为促进公众健康及医药发展提供智库解决方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sight数据库  ·  百济神州 12 款 1 ... ·  2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胡善联:美国药品谈判最高公平价格探讨 ·  3 天前  
丁香园临床用药指南  ·  2019 ~ 2021 ... ·  5 天前  
药明康德  ·  100%完全缓解率的ADC疗法;总缓解率达9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药经济报

MNC为何出售非核心产品中国权益?优时比不是第一家,辉瑞、BI、赛诺菲也干过

医药经济报  · 公众号  · 药品  · 2024-12-17 20:57

正文

跨国药企正加速实施其成熟产品的战略剥离,同时深化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并加大与本土药企的合作力度。

近日,优时比与博锐生物宣布,对比奇珠单抗(倍捷乐)在中国市场的商业推广签署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加速比奇珠单抗在中国的上市进程,携手将这一创新疗法惠及更多患者。

据了解,这并非优时比中国第一次调整中国市场业务。今年8月,优时比中国把五款成熟产品业务连带珠海的生产基地一起打包,以 6.8 亿美元(约合49.26亿元)出售给康桥资本与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并于11月29日完成此次中国成熟产品业务的剥离。

对此,优时比表示,其正在调整其在中国的战略重点,计划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创新与合作,确保其战略目标与中国市场不断变化的制胜之道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继辉瑞、勃林格殷格翰卖掉部分药物权益后,又一家作出此选择的跨国药企。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当前中国市场愈加激烈的竞争局势,尽早且长远布局未来,筛选提炼核心竞争优势,是想在中国这个大市场分一杯羹的跨国药企的必然之举。



调整中国战略重点

优时比聚焦创新与合作



比奇珠单抗是一款靶向IL-17A/F的创新药。IL-17A与IL-17F具有大于50%的结构同源性和重叠的生物学功能,二者在多种发炎的人体组织中均上调,并与其他促炎细胞因子例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协同作用,放大炎症反应。比奇珠单抗通过同时结合这两种细胞因子,阻止它们与细胞表面表达的IL-17受体相互作用,从而发挥抗炎症的功能。

公开资料显示,在2023年之前,比奇珠单抗仅获批四个适应症,包括斑块状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以及脓疱性银屑病,这使得2023 年比奇珠单抗销售额仅有1.6亿美元。

但是2023年至今,该药又在美国、中国先后获批,同时增加了强直性脊柱炎、化脓性汗腺炎、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适应症。今年7月,比奇珠单抗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常规疗法效果不佳或不耐受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成人患者,并于9月获批用于治疗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成人患者。

因此,优时比非常看好比奇珠单抗,预测这款药物的全球峰值销售额有望超 40 亿美元。然而在中国获批不过数月时间,优时比中国选择了将比奇珠单抗的商业化权益授权给博锐生物,这一行为背后的目的引发业内讨论。

有业内声音认为,优时比可能有退出中国市场的打算。因为这并非优时比第一次卖中国产品权益。今年8月,优时比宣布了一项在中国的战略资产剥离交易。根据协议,康桥资本与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将共同收购优时比在中国的成熟产品业务(涉及神经系统和抗过敏),包括开浦兰、维派特、优普洛、仙特明、优泽五大产品及位于珠海的生产基地,交易金额为6.8亿美元。

对此,优时比表示,随着其全球研发管线的更新迭代,一系列创新药物将在全球市场相继推出。优时比决定调整其在中国的战略重点,将神经系统与抗过敏领域的成熟产品业务出售给亚洲最大的医疗健康行业资产管理机构康桥资本和阿布扎比穆巴达拉投资公司,由双方成立新公司并进行规模化运营,将优时比这些过往创新成果和优秀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优时比和博锐生物的合作是双方共赢的合作。优时比此前并没有相关领域的销售渠道,不值得为了一款产品去搭建。而博锐生物在自免领域已经有5款药物上市,商业化团队成熟且完善。

除此之外,中国本土市场围绕IL-17A/F靶点的竞争正在白热化,仅国内药企而言,恒瑞医药、智翔金泰的同靶点产品都已经获批上市,博康、丽珠、华奥泰、君实等布局者紧随其后,数不胜数。选择与本土企业合作是优时比乐见其成的,避免了自免市场的直接竞争。

与此同时,今年8月,优时比旗下治疗重症肌无力新药C5补体抑制剂泽勒普肽注射液也在国内获批上市。此外,优时比中国正在积极探索本土创新,如优时比中国、天津经开区与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共同设立“泰达-优时比科研创新奖”,且名单于近日揭晓,这一奖项进一步推动了中欧科学家的对话。

显而易见,优时比在对自身在华资产有着更深入的考量。对于“久战沙场”的跨国药企来说,将产品交给国内企业销售,是平衡药物的成本投入与获益的一种手段,取得更大价值才是核心目的。



“老药”瘦身,“新药”加码

MNC在华战略转换



优时比并非第一家有此战略调整的跨国药企,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大型跨国药企也都选择了将国内部分产品的商业化权益外包。

11月26日,辉瑞与华润医药达成合作,将四款药物的商业化运营交给了对方,其中三款都是在国内上市十多年的“肿瘤老药”,分别是2008年上市的依西美坦片、1998年上市的盐酸表柔比星、2013年上市的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以及虽然2018年才上市的哌柏西利胶囊,但其在中国专利期已到,是第十批国采竞争最激烈的品种之一。

11月20日,勃林格殷格翰(BI)也将旗下产品森福罗和泰毕全的商业化推广交给国药控股。前者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帕金森综合征药物,2007年在中国上市;后者是一种口服抗凝血药,2013年在国内获批。二者的共同点是,皆是医保目录用药,且面临着诸多仿制药企业竞争。

业内人士表示,跨国药企在品种专利到期后,选择交给代理商销售,是国际上企业运营市场的合理模式。但是在中国市场,曾经原研药虽然过了专利期,价格仍然能长期居高不下,是钻了本土市场仿制药不多的空子。

随着中国本土研发能力增强,“躺着”赚钱的原研药已经变得不切实际。此外,随着集采开展越来越深入,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的处境已然发生变化,大部分过专利期的原研药市场空间被极度压缩。

可以确定的是,跨国药企们纷纷出售“老药”,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市场。但是如果直接放弃这些老药的存量市场也十分可惜,因此,选择像优时比一样打包出售产品,或是委托给上药、华润、国药这样的流通巨头,无论怎么看都是互惠互利的选择。

这也就不难理解,罗氏、礼来、GSK、武田、辉瑞、第一三共等跨国药企,都有过出售非核心产品中国权益的情况。

除此之外,众药企都有统一的认识,即在中国市场,创新药比老药市场更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跨国药企唯有快速引进创新产品、将更多资源投入创新药研发领域,才能分享中国市场红利,获得更大的行业蛋糕。

比如,12月2日,赛诺菲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合作备忘录,将投资约10亿欧元设立全新生产制造基地,提升胰岛素本地端到端生产制造能力,重点服务本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药需求。这是赛诺菲在华第四个生产供应基地,并创造了公司在华最大单笔投资纪录。

此外,辉瑞就新设了北京研发中心,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推动临床试验全球同步;

美敦力则在经开区设立在华首个数字化服务创新基地,致力于研发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解决方案等;

礼来在经开区新设中国医学创新中心,支持全球药品同步研发与注册评审,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减重等疾病,加快开发突破性治疗创新药,此外还将在京设立美国本土以外首家创新孵化器;

勃林格殷格翰也计划未来5年在华研发投资达4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市场一直是国际上的重要舞台,随着中国创新药产业快速崛起,也让中国医药走向了更高的平台,吸引着全球医药研发领先平台的注入。与此同时,不少本土药企加速崛起,新药研发的实力给跨国药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多方因素影响下,跨国药企必然要好好思量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中国市场布局战略。

编辑:晚晚

信达、礼来再度牵手!BTK抑制剂新势力崛起,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直面多方夹击?
构建大健康产业投资良性闭环,加速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
GSK肿瘤创新药报产!ADC持续加码中国Biotech,能否实现跨越式增长?




www.yyjjb.com.cn

洞悉行业趋势

 长按关注医药经济报  

《医药经济报》

学术公众号

聚焦肿瘤学术前沿

   长按关注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

终端公众号

记录药品终端产经大事件
 长按关注21世纪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