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墨香中华
一磬砚,一柱墨,戗金“墨香研透写中华”! 我们的追求:关注优秀传统文化,播撒现代文明之花,让书斋里的精华香飘天下! 我们的宗旨:推崇原创中国、文化中国!共建文明中华、墨香中华!
51好读  ›  专栏  ›  墨香中华

清明诗词:诗词中的中华文化

墨香中华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4-01 07:23

正文

点击上方墨香中华”可以关注我哦


清明诗词
诗词中的中华文化




        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此时节,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民间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等谚语。

        我国传统清明节大约开始于周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植树节、插柳节等。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身兼二职”,除了是节气外,它还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很多人都要祭祀祖先,上坟扫墓。这背后,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感恩”文化。 古往今来,流传下许多清明诗词,一方面描写了人们郊游赏花的情景,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对祖先和亲人的赞颂和思念之情。






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这首七绝《清明》,家喻户晓。这首小诗,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虽然只截取了清明节的一个特定场景进行描写,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情趣盎然。诗篇自然流畅,余味无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成为千古名诗。




2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这首《寒食野望吟》描写的是当时墓祭的情形。从中可以品味出古人祭祀祖先的虔诚、悲伤和从容,也说明传统社会的人们不光是在祈求自己的健康、平安,也同样为亡灵表达祝福和期望。




3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代诗人韩翃的这首《寒食》明显地被赋予了些许政治色彩。唐代于清明前在宫中赐大臣们清明烛火,于是那些烛火燃起的烟雾笼罩了宫殿,并四散开去,巧妙地讽刺了特权及权贵之多。




4

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清明》诗与众不同: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这首诗既无踏青,也不怀古,表达了清明时节的别样心情。


从以上这些诗篇中,不难看出,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追怀前辈的节日,也是一个踏青和体验大自然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日子,可以说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优秀传统和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与人生态度。

附:

【清明习俗】 

清明节的民间习俗很多,主要有祭祖、扫墓、拔河、荡秋千、插柳、踏青、放风筝、郊游等。其中,祭祖和扫墓的习俗尤被百姓看重。据了解,扫墓习俗起源于周代,当时并无固定的祭期。到战国时代,祭墓已普遍。但到秦汉时代,才有祭墓的礼俗。当时提倡孝道,为祖先扫墓成为传统习俗。到了唐代,扫墓日期固定在清明节,从此,清明扫墓便成为一种风俗传统。


祭祖、扫墓


按旧俗,人们要携带供品、香烛、纸钱等到墓地,摆上供品,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再焚香烧纸,行礼祭拜。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清明节的祭祀方法更加文明、安全、绿色、环保,“无烟”祭扫和“绿色”祭奠逐渐盛行。为逝去的亲人种一棵树,献一束花,倒一杯酒,让人们在宁静的氛围中,追思逝者,坚强生者。 


郊游踏青


清明也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一直有着清明踏青的习俗,古诗“踏青结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黄。”描述的就是清明节亲近自然、踏青春游的民俗风情。

在清明节期间,还有放风筝、荡秋千、打球、拔河、吃春饼等习俗活动。民俗专家认为,清明节时,桃李初绽,鸟语花香,人们在祭奠已逝先人,表达哀思之外,也会走向郊野,参与一系列的民俗活动,使清明节不只是哀思之日,也成为一个富于生活情趣,裨益身心健康的良好节日。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中国古代普遍流行的习俗。我国是最早发明风筝的国家。风筝别称纸鸢,也称风禽、纸鹞等,据古籍记载,放风筝一开始就和原始的宗教有关,因当时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极不发达,人们还没有能力抵抗疾病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因此产生了崇拜神灵、祈求天赐好运的心理,在风筝上予以寄托便是一例。古人认为,清明节放飞风筝可以消除灾难、放飞晦气。因此,古人在放飞风筝时,通常会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面,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时就剪断风筝线,任凭清风把它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一年平安吉祥。这种习俗,在我国民间又叫“放断鹞”。所以,别人放走的风筝,是不能捡拾的,否则会沾上霉运,给自己带来晦气。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清明放风筝可消灾难、除晦气的习俗到今天已经淡化,放风筝成为今人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娱乐活动。医学科学研究表明,春日里放风筝,沐浴着春天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走仰望,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对治疗抑郁症、神经衰弱、视力减退、腰椎病、颈椎病等都有疗效。


插柳


清明插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而用柳驱鬼的习俗,则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有“插柳户上,百鬼不入”之说。这是因为,柳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具有驱邪功能的吉祥物。清明节祭祖扫墓,事涉鬼魂,为了防止鬼魂邪气侵扰,必须禳灾、驱邪,办法就是插柳于户,戴柳于首,因此,清明节又称“插柳节”。据史料记载,五代时,清明节家家门楣上插柳之风已兴。宋时,插柳避鬼之俗已十分盛行。到了明、清时代,插柳之风依然盛行,并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如以插柳来占年成好坏、预测当年丰歉,插柳还可明目等。除了插柳习俗外,清明时节还有戴柳的习俗。所谓戴柳就是将柳枝编成环戴在头上,或者将嫩柳枝结成花朵插在头上。清明戴柳,除了辟邪禳灾、祈福迎祥之用外,还有纪年华之义。民间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之说。这是因为青青春柳,有象征青春之意,特别是妇女戴柳,有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来源:群文阅读


我们期待原创稿件,来稿请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