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思想家、管理理论均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官方网站:www.hbrchina.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华尔街的中国股错失恐惧症已开始 ·  4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镇江医药大佬,借壳10亿 ·  6 天前  
FT中文网  ·  马凯硕:我对中印关系深感担忧丨视频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佛商业评论

从100年前的大农村到如今的科技圣地,硅谷究竟为何成功?

哈佛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6-09-13 08:24

正文


小佛爷说

金秋十月,一年一度的《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将如期而至。今年,我们有幸请到了《硅谷百年史》的第一作者阿伦·拉奥。

阿伦·拉奥(Arun Rao),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工商管理学院,长期从事投资业务,曾先后在三家投资公司工作,其中两家在硅谷。他早期曾为《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和 Seeking Alpha等杂志撰写商业和金融方面的文章。

关于硅谷的文章与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如果你想全面了解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的百年发展史,那么篇幅长达60万字的《硅谷百年史》可以说是最佳选择。


在没有阅读本书之前,你想象不到互联网、大数据、社交网络的前世今生与铁路业、淘金热有着层层递进的关系;你想象不到硅谷作为“发明工厂”,对知识经济的最大贡献并非是科技“发明”,而是对科技的“开发”;你也想象不到旧金山湾区的“文艺复兴”与硅谷的崛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这一部恢弘巨作中,两位作者凭借各自的专业背景,不仅以独特的视角深刻解剖了硅谷成功的原因,还从体制、机遇、人文、思想、艺术、教育、地理等全视角,对1900年—2013年间硅谷的发展进行了广度上的突破。

每日

硅谷,这个在1900年还是遍地果园和农田的地方,如何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成为了世界高科技之都?硅谷的做法能复制到世界其他地方吗?


《硅谷百年史》的两位作者对此依照两条主线进行了剖析。一条主线是对旧金山湾区的高科技产业史的详尽描述;另一条主线是对这一地区从1900年前后开始一种产业催生另一种产业,以及如何持续激发创新的描述与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快速了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种产业如何引发了另一种产业:众所周知的淘金热催生了铁路业,而铁路带动了运输业,运输业又带动港口业;港口与船只需要无线电通信,于是催生了半导体产业;半导体业又衍生出微处理器产业,从而产生了个人计算机;计算机催生了软件业、互联网,然后是大数据、社交网络……计算机与网络巨头们创造了巨额财富后,又投资于生物科技与绿色环保技术。以上寥寥数语,概括了旧金山湾区150多年的历史,从如今的大数据追溯回了160年前旧金山的淘金狂潮。那么,这样波澜壮阔而又机缘巧合的产业进化是如何完成的?支撑硅谷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两位作者在书中通过大量篇幅的描写,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虽然硅谷的成功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但是其关键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7个方面:


  • 1.  “引擎”公司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硅谷的发展动力并非来自初创公司,而是被一些跨国公司所支撑。比如,硅谷最初的发展源于几家重要公司,一个是成立于1910年代、创造第一个全球无线通讯系统的联邦电报公司FTC(及后来跟进的两家无线电行业公司);然后是由晶体管的共同发明者威廉·肖克利回到故乡帕洛阿图(Palo Alto,硅谷的心脏地带)创办的肖克利晶体管公司——以及从该公司出走、被称为“八个叛徒”的一群技术精英创建的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它们催生了1950年代硅谷的集成电路、存储器和半导体产业。尤其是仙童半导体公司,为硅谷培养与孕育了成千上万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堪称电子与电脑业界的“西点军校”。

此外,硅谷许多新技术的诞生来自一些大公司的“溢出”效应,这是因为大公司的科研工作产出了多余的技术而没有得到足够开发。比如IBM公司发明了硬盘和磁盘技术,被硅谷的新创公司采用,由此出现了希捷(Seagate)、昆腾(Quantum)、迈拓(Maxor)等公司;IBM还发明了关系数据库,这给甲骨文、Sybase等公司带来机会。施乐硅谷研发中心也为个人电脑、图形用户界面、局域网做出了同样的贡献。


  • 2.  智力资本的供应者


硅谷建立在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网络中,有四家大学最为知名: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圣何塞州立大学。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斯坦福,1930年代,斯坦福已拥有全美最好的无线电工程系。其次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区区伯克利小镇居然有3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硅谷地区总数为50多名)。圣何塞州立大学常常被人忽视,其实该校提供工程领域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特别是在计算机方面,其工学院是硅谷工程人才数量最大的提供者。


  • 3.  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和法律服务基础


前两项因素广为人知,但是优秀的法律服务却不太为人知,诸如WSGR、Cooley Godward Kronish LLP等律师事务所,可以为初创公司提供一系列免费服务;它们这样做,旨在能以低成本的方式来获取客户,因为这些客户很可能变成明天的谷歌或Facebook。


  • 4.  晴朗温暖的气候


这一项因素常常被人们提及却被低估了,硅谷拥有晴朗的地中海式气候——地球上只有2%的土地拥有这一类型的气候,许多创业者都是被这里美好的天气所吸引,包括晶体管之父肖克利——他创办的研究所及公司被认为是硅谷技术初创公司的种子。


剩下的3大因素分别是移民的涌入创业与容忍失败的文化追随梦想及改造世界的灵感


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移民,对硅谷所起的推动作用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如1995年—2005年间在硅谷创立的公司中,有三分之一的创办者出生于中国或印度。追随梦想可能会被一些人理解为陈词滥调,但是梦想的确赋予了硅谷以独特的气质与最宝贵的心态,在其所建立的完善基础架构上,诸多追梦者实现了梦想——让世界更美好(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硅谷百年史》一书的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分析讲述这七个方面的原因时,穿插了许多人物、公司的故事以及关键性事件,并提出了一些新颖独到的观点。


在故事方面,比较典型的如被作者认为堪称“硅谷缔造者”的斯坦福大学教授弗雷德·特曼(Frederick Terman)。特曼是毕业于斯坦福的电气工程专业的博士,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成功的科学家、工程师和高等教育的管理者,他使斯坦福大学工程系成为全美最佳;他在无线电发展的关键时期,联合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等,在斯坦福建立了一个资源丰富的无线电实验室。他的两位得意门生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特曼联合在出租屋的车库里创立了惠普公司(Hewlett Packard)——房租由帕卡德做秘书的妻子支付。帕卡德在校时是电子专业的明星学生,也是明星运动员,而休利特则在学习方面资历平平,也毫无运动天赋;然而他俩最后却成了亲密的朋友。1938年创立的惠普公司第一个规模化生产的产品是音频震荡器,第一个大买家是迪士尼公司,用于电影音乐制作。


书中还列举了许多少为人知的事件。比如,第一台个人电脑Alto是在施乐硅谷研发中心于1973年发明,但由于公司当时会计出身的CEO(Archie McCardell)不懂技术,以及惠普的组织结构落后等原因,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品被丢弃,继而被IBM和苹果抄袭然后成功推向市场。又如,1980年代在美国和日本大公司蔚然成风的走动式管理(management by walking around,MBWA),戴维·帕卡德于1935年在通用电气工作时就已开始尝试(后来他在惠普公司大力推广应用了这一理念)。再如,局域网的前身——以太网(Ethernet)最初在施乐硅谷研发中心由Bob Metcalfe发明时,由于使用成本过于昂贵,与之竞争的是“球鞋网”——即人们穿着球鞋在实验室之间走动,用硬盘来传递数据。


在独到的观点方面,本书最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可能是“硅谷真正自己发明的东西很少”,但是它“能慧眼识别那些将对社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发明”:硅谷从来没有拥有过世界上最大的硬件或软件公司,硅谷没有发明计算机、没有发明晶体管、互联网、浏览器、搜索引擎、智能手机等;生物科技和绿色能源也并非出自硅谷。但是,硅谷拥有近乎魔鬼般的嗅觉,能迅速理解一项发明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并将其转化为巨大的财富。


《硅谷百年史》一书可谓史料详实,书中对我们熟知的一些公司和人物,包括英特尔、惠普、苹果、网景、雅虎、甲骨文、谷歌、贝宝、维基百科、Hotmail、Facebook、YouTube、eBay、Twitter等公司及其风云人物进行了关键性描述,并对硅谷的科技公司和风投公司的一些失败案例进行了分析。全书共分为34个章节,最后一个章节以“计算机的衰落”起首,指出硅谷已经不再高速增长,但是它已经变成了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模板,创新的文化在这里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强大。

阿伦·拉奥(Arun Rao)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ruffi)|文
阿伦·拉奥,毕业于沃顿商学院,长期从事投资业务,曾先后在三家投资公司工作,其中两家在硅谷;他早期曾为《经济学人》和《Seeking Alpha》等杂志撰写文章。皮埃罗·斯加鲁菲,毕业于意大利都灵大学数学系,1983年来到硅谷,在奥利维蒂公司任职工程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和互联网设计,曾是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
闫景立  候爱华|译 

《哈佛商业评论·悦读》
编辑|王晓红[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ID:hbrchinese

长按二维码,订阅属于你的“卓越密码”。


一键直达《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