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诗宋词欣赏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所在,学习唐诗宋词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船风电网  ·  总投资20亿元!一海上风电相关项目开工 ·  2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总投资20亿元!一海上风电相关项目开工 ·  2 天前  
中国建材集团  ·  好材料大拜年 ... ·  2 天前  
烂板套利  ·  AI智能体(AI Agent)领域,4家优质公司 ·  4 天前  
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  香江电器,来自湖北黄冈蕲春,赴香港上市获备案 ... ·  5 天前  
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  香江电器,来自湖北黄冈蕲春,赴香港上市获备案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唐诗宋词欣赏

中国最“厉害”的家族,后代沉寂千年,今天他们却改变了大半个中国!

唐诗宋词欣赏  · 公众号  ·  · 2025-01-09 19:26

正文

在1000多年前的中国,
有这样一个“可怕”的王族。
它能在最乱的乱世中生存,
在朝代更迭中还能使国家富饶。
可这个受百姓敬仰的王族,
在短短存在72年后,
却自己选择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原来这个王族的后代,
背负着一个“特殊使命”,
他们在之后沉寂的千年里,
其实一直在“神不知鬼不觉”地,
改变着整个中国。
如今,他们终于爆发了!
这个家族就是: 吴越钱氏家族

钱氏家族经年不衰,
长达千年都人才兴盛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
孟子也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可钱氏家族彻底颠覆了人们的想象,
到近代,更是爆发,人才井喷。
钱氏人口仅占我国全部人口千分之二,
但自宋代以来,
载入史册的钱氏名人就已逾千。
据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
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
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
有人总结钱家出过:

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

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

十八两院院士。



钱穆、钱钟书、钱学森……
这些名字彪炳史册,如雷贯耳,
可这些人,全都出自钱氏家族!
这相当恐怖,也令人疑惑,
为何钱氏能人才济济?
不少研究学者认为,
是因钱家有着不同常人的DNA。
可事实却是因为, 钱镠的那一纸家训!

在家训的开篇,就提到: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钱镠认为,做人以立品为先,
有才无德的人,是极其危险的。
钱镠 曾说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所以,崇文倡教、读书明理,
是钱氏家族的重要家风,
它强调的就是:
读书为第一等事,读书子弟为第一等人。
为了让家族中的穷苦孩子,
也能读得起书,家训中规定:
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
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于是从宋代开始,
钱氏家族就族内相互扶携,
各地的钱家都设立义田、义庄
……
并明文规定其中一部分田产或盈利,
必须作为教育经费。
无锡的“怀海义庄”就是个典范
其宗旨就是:
“救灾周急、恤孤矜寡、
排难解纷、兴学育才”。
族内凡鳏寡孤独者,均能领到义庄钱粮;
钱姓子弟不分贫富都能上学。

国学大师钱穆,
就是在义庄资助下才得以上学的。
他最著名的著作《中国文学史》,
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
最全面的详尽的讲义,无人能出其右,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
更有学者谓其为:
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钱穆的亲侄子 钱伟长,
同样家境贫寒,读不起书,
在义庄的资助下,才完成学业,
成为了中国的力学之父。
1941年,他提出“板壳内禀理论”,
爱因斯坦看后,这样评价:
“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他还发表了世界上,
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的理论,
被国际上公认该领域的奠基人。
有人问钱伟长,为什么钱氏家族,
有很多成功的人才时,他调侃道:
“我们钱家人喜欢读书,
书读多了容易当官,当官的容易出名。”
钱伟长与钱穆
国学大师、著名教育家 钱基博,
自幼便喜好读书,勤奋治学到,
“于车尘马足间,也总手执一卷”,
以至于“生平读书无一字滑过”。
他博通经史子集四部,
以集部之学见称于世,
有“集部之学,海内罕对”的美誉。
大名鼎鼎的张謇赞其文章,
“大江以北,未见其伦。”
而他的儿子,比他更出名。

他的儿子,不是别人,
正是民国第一才子 钱钟书。
他的《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他的《管锥编》堪称是文学史的代表作。
众人皆知钱钟书有“照相机式的记忆”,
有“百科全书式的大脑”,
而钱钟书的用功之勤,亦无人能比。
除了大量阅读之外,他还学习他的父亲,
无论看什么书都必做笔记,
一生都在纯粹地做学问。
钱氏研究者曾说:
“钱家人的家风都很正,
学习的目的性非常的纯洁,
他们对读书的热爱,
完全是对知识的求和热爱。

钱氏家训中还写了 婚姻原则:
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
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相比家世、财富,
更看重配偶的教养和素质。
让人不禁感叹,
一千年前的钱氏家训,
居然观念如此超前。
而钱氏家族的配偶,大多德才兼备。

钱学森的妻子蒋英,
就是一位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
在钱学森苦闷时,始终相伴左右。
钱学森曾多次提及,
“在我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时,
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
得到启示,我很有福气。”

钱伟长的夫人孔祥瑛,
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
清华大学高材生,曾任清华附中校长。
他们两人相濡以沫61年,
在钱伟长最落魄的日子里仍不离不弃。

钱伟长和孔祥瑛
一天,钱基博私自拆开了,
杨绛寄给钱钟书的信,信中写道:
“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
须两家父亲兄弟皆大欢喜,
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终不受障碍。”
钱基博不禁赞叹:“真是聪明人语。”
之后,钱基博亲自给杨绛回信,
信中大大称赞她的孝悌明理,
且立即认可她和钱钟书的恋爱关系。
而婚后,钱钟书更给了她最高的评价:
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正是这样的“优优联姻”,
使钱家基因不断优化。
钱钟书和杨绛
更令人佩服的,
是钱氏家训中的家国观:
“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
利在一时故谋也, 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
早就1000多年前,钱氏家训,
就提出了作为社会人的担当,
实在令人汗颜。
不做蝇营狗苟的“小我”,
要做利国利民的“大我”,
弱则发奋图强,强则振兴中华,
更成了钱氏子孙自觉背负千年的使命!

比如钱穆,即使到晚年,
仍不忘教导子女:
吃点苦没有什么,我希望你们,
做好一个中国人,用功读书做学问。
其实钱伟长是个严重偏科生,
他英文成绩0分,物理成绩5分,
但他以国文和历史满分的成绩,
考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

可当看到中国没有飞机,
他毅然选择为救国换专业,
去学习如何制造飞机大炮!
之前毫无物理基础的他,
以弱博强,发奋苦读,
在短短4年里,
就完成了一般人8年才完成的学业,
终成一代物理大师,实现科技报国之志

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 钱玄同
他是一名五四先锋,
是他催成新文学的诞生并予以奖掖支持。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就是鲁迅在他的敦促下创作的。
而他的儿子钱三强,
没有继承他的衣钵从文,
反而选择了理科,他非但没有失望,
反而鼓励儿子追求自己的兴趣。
1937年,钱玄同染上重病,
孝顺的钱三强不忍离开父亲,
犹豫是否出国学习,
没想到钱玄同却坚定地对他说:
“你学的科学,将来对国家有用,
你还是出国好好学习吧!”

后来,钱三强师从居里夫人,
钱玄同又写信激励儿子:
“你有了很好的指导老师,
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振兴中华!”
正是在这样父亲的教导下,
钱三强始终怀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他与妻子何泽慧在国外取得巨大成功后,
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生活,
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
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的原子弹事业中,
成为了中国原子弹之父。
钱玄同与钱三强
当年钱学森赴美留学,
他的父亲钱均夫就根据钱氏家训,
专门为他写了庭训:
“人,生当有品:
如哲、如仁、如义、如智、
如忠、如悌、如教!
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
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乃父告之”。

钱学森是全美国乃至全世界,
顶尖的空气动力学专家。
可他却一心回祖国效力,
美国得知后,多次阻挠,
更将他软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