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贸易融资及金融供应链
以控股平台作为发起人,参控各地贸融、供应链及资管,汇集信息、整合资源、撮合业务;链接各地金融机构,打通产融、贸融链条的分级制有限合伙平台。实行互联网思维,“平台+合伙人”颠覆“公司+员工”,轻资产运作,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凝聚和价值实现的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铁建  ·  YA!中国铁建也去了亚冬会? ·  昨天  
中国药闻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 ... ·  2 天前  
云南市场监管  ·  临沧市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贸易融资及金融供应链

"非标已死"?一大批金融从业人员可能要转行了....

贸易融资及金融供应链  · 公众号  ·  · 2018-01-15 16:31

正文

距离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才过去6天,多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信托公司刚开始考虑应对办法,进一步限制又来了,引发了市场对非标和通道业务的热议。一时间,“非标已死”“通道颠覆”等声音不绝于耳。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银监会的《关于规范银信理财业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开始,监管就已开始逐渐对非标业务进行规范。此外,去年年末出台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中也对非标和通道业务做了进一步规定。


那么,为何这次银监会的委贷新规会格外引人关注,以至于有分析师直言“非标阵亡了”?这份被称为最严限令的委贷新规究竟严在哪里?

从严监管

1月11日,行业传出消息,称接到监管部门对定向、集合产品投资委贷、信贷资产的要求。

主要分为两条:

01

“一对多”产品

从今日起,未通过备案的产品,若穿透至底层资产是信贷、委贷资产的集合计划,协会一律不再出具备案函(包括补充备案的)。

02

“一对一”产品

管理人需向上穿透,投资信贷、委贷资产的委托资金不得是募集资金。

随后多家金融机构都对此消息进行了确认,称协会确已停止对投信用贷款、委托贷款项目的集合计划的备案。

据悉,近期上海证监局关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参与贷款类业务的监管规定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1、不得新增参与银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贷款类业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一对多)。

2、已参与上述贷款类业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自然到期结束,不得展期。


3、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一对一)参与上述贷款类业务的,管理人应切实履行管理人职责,向上应穿透识别委托人的资金来源,确保资金来源为委托人自有资金,不存在委托人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况;向下做好借款人的尽职调查、信用风险防范等工作,其他监管机构有相关要求的,也应从其规定。

已参与上述贷款类业务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发生兑付风险的,管理人应及时向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报告。管理人应切实履行职责,做好风险处置工作,不得刚性兑付,同时应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

在业内看来,这是在委贷新规后监管层进一步的跟进动作,涉及一切以募集资金成立资管产品的行业,包括基金专户、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信托公司等。

委贷业务走到了尽头。


在1月6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后,正式禁止受托管理的他人资金作为委托方,也禁止具备贷款发放资质的机构作为委托人,禁止信贷资金来源作为委托贷款(禁止倒贷)。

影响有多大?

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委托贷款存量规模为13.88万亿元,在171.23万亿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8.11%。除百万亿人民币贷款外,委托贷款规模仅次于18.21万亿元的企业债券,是社会融资途径中的第三大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央行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年底时,委托贷款余额不足1.3万亿,2013年翻倍,随后继续大幅增长,到了2017年11月底,委托贷款余额飙升到了13.91万亿元。


接近14万亿的委托贷款存量,将迎来全面监管。


其实,虽然行业内震惊于监管层的果断,但并不算太出人意料,毕竟在委贷新规发布后行业内就已经有了预期,即任何资产管理产品募集的资金都不能再发放委托贷款,不论是信托计划、银行理财、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等等,都不能作为委托贷款的委托人。

14万亿委(fei)贷(biao)

存量资金去往何处?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

被限制的非标类融资需求还在,流向了一些所谓的官方认可的平台上,各种地方金融平台,地方金交所之类,私募债等形式是否又适逢机会生长,投资者是否需要合格认定等在金交所小额产品上如何监管继续关注。


大的方向是四个:

01

符合合规要求的走信托贷款

真的吗?

虽然,一些观点认为在银行委贷业务受限后,信托贷款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但华鑫信托在对部门的通知中提出,确保银信合作业务规模不新增。

或者这不是个案,即使基金子公司和私募基金等寻求借道信托发放信托贷款,从新规的角度来看是被允许的,但按今日的要求也是不可能的了。

02

需要创设债权的做债权或收益权转让

鑫沅资产指出,ABS业务必要性更加凸显,新规下,其他盘活资产的金融工具都会受到较大影响,成本会翻倍或者更多。ABS成了当下几乎最优的选择。“此外,不良资产处置的精细化创新化操作也是今年可以寻找抢占的商机。”

知识延伸 ABS

所谓ABS,是英文“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的缩写,它是


ABS资产证券化是国际资本市场上流行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已在许多国家的大型项目中采用。1998年4月13日,我国第一个以获得国际融资为目的的ABS证券化融资方案率先在重庆市推行。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基础的ABS证券化融资方案。

03

通过公司制基金配合

有限合伙做股加债投资

04

主体符合条件的走地方金融交易所的 债权 融资计划或非公开定向债权投资工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