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作家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文学作品有很强的主观性,但总有一条内心的「金线」,足以将「优秀」与「平庸」划分开来。
对于各花入各眼的文学作品,这个理论未见得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对于以实践为唯一检验标准的法律服务,我们却相信的确是有这样一根「金线」,“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观火。”
尽管一直以来,
如何对法律服务进行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
,都是困扰行业的难题:
-
法律服务的过程不可视,客户能够看到的服务的结果,也许并不能反映服务者的水平;
-
不同客户对于服务的需求不同,A客户评价很高的律师,未必能服务好B客户;大平台的法务,未见得个个都比小企业的同行优秀;
-
客户对于法律服务的评价是非公开的,在缺少足够多数据积累情况下,资源和注意力无可避免地向头部律所/律师/法务倾斜,马太效应愈发凸显……
对法律服务者的评价,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两位同属优秀的法律人,其实很难说谁更优秀,或者谁一直优秀。
但法律服务本身则不然,我们应当尝试去寻找那根金线。
金线之上,不分伯仲,皆为精彩。
我们希望通过客观独立的第三方权威公开评审,找到法律服务行业那条若隐若现的金线,让这些优秀服务的成果能脱颖而出,从而再让客户从这些「金线之上」的法律服务成果着眼,记住这些优秀的法律服务者。
2020年首届金线奖评选报名已正式开启,欢迎扫描海报二维码,参与报名。
金线奖是由以行业创新为宗旨的
北京市
海淀区律师协会
倡导发起,
荷兰
威科集团
联合主办,
金线法律视野
承办,法律知名自媒体
高杉legal
和法律创新平台
新则
协办,联合法律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打造的一个中立法律评级项目,致力于打造成为兼具指导性、科学性与创新性的权威榜单。
首届金线奖项目征集&评选于2020年10月正式启动,2020年12月将举办颁奖典礼暨首届金线法律创新发展论坛。
金线奖希望通过挖掘金线之上的优秀法律服务,为客户进行选择树立第一道标准;但我们
无意在优秀的律师之间划分等级
,「金线之上,皆为精彩」。
「
创新
」是金线奖评选的主要标准。相较于其他快速发展的行业或领域,法律服务行业已足够传统;作业模式创新、服务领域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创新,并不一定正确,但一个行业如果只有「正确的」陈规沿袭,那必将是个固步自封的死水一潭。
与「创新」相呼应,「
科技
」是另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在行业变革创新的过程中,科技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还必将导致整个行业生产模式和生产关系出现根本的变化。
我们关注创新,我们也期待创新。为了保证奖项评选的公正与权威,也为了通过评奖,向全行业传递这些优秀同行们的「金线作品」,我们不仅邀请了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重磅嘉宾作为独立第三方组成评审团,
而且会尽可能地将评奖标准和获奖理由公开展示
,以期向全行业传递有价值、有启发的新知。
评审团成员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专业背景,将尽可能保证评审的全面性、客观性。
评审团由高校学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头部企业相关负责人以及其他科技领域专家组成。
姚
辉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段晓蓉
华为Cloud & AI 法务部部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法务负责人(
兼
)
罗立凡
微软公司助理总法律顾问,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法务总经理
需提交生效判决全文PDF、对案件的概要总结以及案件价值/影响力分析(建议不少于3000字)。
注:申报主体为代理律师/企业法务部门,裁判文书落款日期不早于2019年1月1日。
需提交产品说明手册,包括产品应用场景介绍、产品基本功能说明、产品重点功能详解以及产品团队介绍。
注:申报主体为律师(团队)/企业法务部门/法律科技公司,产品落地/上线时间不早于2019年1月1日。
需提交管理模式说明文件,包括管理模式创新点、行业意义和价值,以及实际运行的实例介绍、被管理者的评价。
注:申报主体为律所/企业法务部门/法院/检察院等,管理模式实施/应用时间不早于2019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