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招聘分析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做好招聘工作阶段性总结和分析,为招聘工作质量改进和采取更加有效措施提升招聘质量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
招聘评价指标
企业在做招聘时,常见分析指标如下:
评价指标
|
分析目的(价值)
|
数量指标
|
通过不同岗位查看的有效简历数、电话沟通人数、预约面试人数、参加复试人数、确定录取人数以及最终录取人数的分析,建立不同类型岗位的“金字塔”模型,为人员招聘做好分析。
|
录用人员质量
|
员工正式录用后,试用期通过考核的比率。
|
招聘周期
|
不同类型岗位从开始启动招聘一直到入职的周期分布情况,这个数据对于未来职位招聘提供周期预测数据。
|
招聘成本核算
|
招聘成本需要从招聘渠道角度以及每个招聘渠道细分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校园招聘需要张贴招聘广告的实际费用等。
|
招聘渠道有效性
|
企业采用不同招聘渠道筛选简历和录用人数的比例分布,招聘周期的分布对比等。
|
招聘投入经济型
|
多种招聘渠道的投资性价比分析。
|
上述分析指标是企业做招聘后定期需要分析的,具体采用哪种分析指标,必须明确指标分析的主要价值,对于没有任何目的的分析都是没任何意义的。
分析报告数据来源
为了确保季度招聘报告分析完整,日常工作中要记录好面试的各种量化信息,汇总到《招聘进度跟踪表》以此作为月度分析的基础信息。
分析报告的关键信息如下:
岗位名称
|
|
考察指标
|
项目
|
数据
|
备注
|
简历初选通过率
|
搜索简历数量
|
|
|
通过初选数量
|
|
|
有效简历率
|
初选数量
|
|
|
面试预约人数
|
|
|
初试通过率
|
初试面试通过人数
|
|
|
初试面试人数
|
|
|
复试合格率
|
复试面试通过人数
|
|
|
复试面试人数
|
|
|
报到率
|
复试报道人数
|
|
|
复试面试人数
|
|
|
招聘计划完成率
|
实际报到人数
|
|
|
计划招聘人数
|
|
|
人均直接招聘费用
|
所有费用
|
|
|
录取人数
|
|
|
备注
|
|
招聘分析报告
招聘分析报告分为定期招聘分析报告和年度分析报告两种,定期分析报告一般默认为季度分析报告。季度招聘分析报告参考下表所示:
所属季度
|
|
报告编写人员
|
|
报告编写日期
|
|
报告目的
|
本报告是对招聘工作进行的定期汇总与分析,旨在总结前一阶段招聘工作中的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后分析解决,不断提升招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
目标读者
|
管理层各位成员。
|
数据来源
|
本报告计算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根据招聘面试情况每日更新的《招聘季度跟踪表》。
|
季度招聘工作
总体概述
|
根据年度招聘计划,本季度人力资源部需招聘X个岗位共计X人,筛选简历X个,初试X人,初试通过率为X%,复试X人,到岗X人,招聘计划完成率为X%。
|
关键招聘指标
|
完成情况
|
指标分析
|
初试通过率
|
|
如果初试通过率低要分析具体原因。
|
复试通过率
|
|
在复试通过率方面,由于……原因导致招聘的复试通过率较低。
|
到岗率
|
|
在到岗率方面,由于……等原因,导致到岗率只有X%;……未按时报到放弃Offer降低了到岗率,其他岗位到岗率均为100%。
|
到岗后辞职率
|
|
哪些岗位辞职率高,原因是什么?哪些岗位的辞职属例外因素。
|
招聘计划完成率
|
|
截止X年X月X日,共需招聘X人,到岗X人,暂缺X人,本季度招聘计划完成率为X%。
|
招聘渠道分布
|
网站招聘:公司采用X网站、下载X个有效简历数、电话沟通人数X人、预约面试人数X人、参加复试人数X人、确定录取人数X人以及最终录取人数X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