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到了便利店掏出手机扫一扫支付对于不少城市的市民而言已经是常态。这一周,支付宝推出了“无现金周”的活动,而本月8日,微信也将推出“无现金日”。当所有的银行卡和互联网都联通在一起,哪些安全隐患会对你我的钱袋子造成威胁?
最近这一周,多家第三方支付力推“无现金”消费,这一段时间,在超市、便利店、餐馆等很多地方,现金支付逐步被扫码所代替。甚至于不少菜市场卖菜、卖鱼的摊位上都摆着支付宝、微信的二维码,欢迎消费者支付。
无现金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对于商家而言免去了找零的麻烦,只要举起手机就能看到入账情况;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支付方式同样免去了带着鼓鼓囊囊钱包还要担心钱包丢失的烦恼。
但是随着移动支付方式的逐步推广,有的商家似乎迈的步子大了一些,
一些商家公然宣称拒收现金,只接受移动支付方式
,这一行为引起了广泛质疑。
近日,央行工作人员明确表态,
如果商家出现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行为,实际上他已经触犯了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总则第三条中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商家拒绝接受现金支付,他就已经违反了此项法律。
此外由于“无现金社会”全程、全面记录个人的支付信息,其中
难免涉及个人隐私,一旦这些敏感信息被大规模泄露,将造成重大社会影响
,甚至形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互联网专家王越表示,
金融创新工具被攻击也有可能造成国家金融安全受损
,“金钱不只涉及到民众,不只是企业的收益,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贸易,如果黑客或者间谍利用这种金融创新工具直接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作者:冯烁
来源:央广网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实验室成立于
2012年4月,
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
专业研究 |
商业模式 • 政策研究 • 行业分析
内容平台 |
未央网
•
"互联网金融"微信公众号iefinance
创业教育
|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 •
全球创业领袖项目
(报名中!点击查看详情)
网站:
未央网
http://www.weiyangx.com
免责声明:
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您认为本公众号的内容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权,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
WeMedia
(自媒体联盟)成员,其联盟关注人群超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