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药物一致性评价
这是个因“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而成立的自媒体平台,立足医药研发,服务医药科技工作者。努力打造成干货平台,打造成药物研发资源平台。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药渡  ·  核药:首个十亿美元分子诞生! ·  昨天  
荆门市场监管  ·  立案调查!这些药品不合规→ ·  昨天  
天津广播  ·  最新 | ... ·  2 天前  
丁香园临床用药指南  ·  更昔洛韦、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抗病毒药物怎么选?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药物一致性评价

行业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将促行业集中度提升

药物一致性评价  · 公众号  · 药品  · 2017-08-17 00:03

正文

中证网讯(记者  黄淑慧)对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于行业的影响,瑞银中国医药分析师赵冰在8月15日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分析表示,短期内将给行业带来成本压力,市场集中度料将提高,尤其是处于竞争激烈领域的仿制药,其产品的内在价值可能在行业洗牌后得到充分体现。

赵冰表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将在多个层面显著影响制药行业:首先,同类型药品的生产集中度将提高;其次,制药公司议价能力将增强;第三,药价有望上升。

对于药企而言,生物等效性试验成本高企,成本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是医院成本、试验成本、CRO成本和统计成本。化学药品的临床试验需求不断增长,造成试验能力不足,试验成本因此不断上升。估算目前进行一次常规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总成本为400-600万元甚至更高。面对一致性评价的高成本,药企必须基于产品的临床价值、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旗下产品是否进行评价作出战略性决策。

据瑞银估算,完成首批药品评价的总成本为178亿元;完成首批药品评价总成本约占所有制药企业2016年净利润的6%。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制药企业平均净利润约为4000万元。假设它们将50%的利润用于一致性评价,估算每家药企每年只能进行4-5次一致性评价。考虑到本轮评价共涉及1817家公司,预计最终期限到来前最多将顺利完成9000次一致性评价,也就是说,首批品种中涉及的至少50%的批文将从市场上消失。

这意味着,市场集中度将有提高。进一步分析批文超过50个的品种,抗感染药占比最大(36%),随后是心血管系统用药(14%)、消化系统用药(13%)。处于竞争激烈领域的仿制药,其内在价值会在行业洗牌后得到充分体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