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术的尊严 精神的魅力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大学  ·  校友⇆师生,这份爱心闭环了 ·  6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杨业功:彪炳史册的导弹将军 ·  5 天前  
掌上铜山  ·  放假通知!最长42天! ·  1 周前  
掌上铜山  ·  放假通知!最长42天! ·  1 周前  
浙江大学  ·  “浙大老师,到我们村子里干啥的?”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我想做个好人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1-04 08:17

正文


每到跨年之际,无数的总结和展望就像雪片一样四处散落,总觉得站在特殊的时间节点掸落一年的得失是件徒劳的事情,也不愿意过多地抒发关于未来的感慨,毕竟悲观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年初的一针鸡血还是年末的一碗鸡汤和生活里无数平凡日子里的一地鸡毛都一样,总是会在祝福和总结中堙没,然后被人们头也不回地跨过。

 

但是,还是忍不住想说,别忘了坚持做一个好人

 


回首2016年,无论是魏则西、雷洋、罗笑笑、大学生裸条,还是中东难民、英国脱欧、特朗普赢得大选、恐怖袭击,这些曾经一度占据了我们的手机屏幕和饭后餐桌的热点词都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相同的情绪——焦虑。我们似乎正在失去对未来世界的判断力和掌控力,对此,我们愈发感到迷茫和困惑——明天到底会变好还是将更糟?

 

或者,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任何一个怀着沉重心情看待自己所处时代的人,都会在回顾一年的各种事件之后唏嘘不已,并为这个社会的未来忧心忡忡。在现当代的哲学和文学作品中,我们总是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对社会的担忧和不满,以及由此而来的反思和批判,这种不间断的焦虑和不安,让每个时代的思考者在不断感受社会的包袱和时代的挫败感之后,为自己或者整个社会找到了变好的方式或者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可能性。

 


按照弗洛伊德在《文化的不安》中的说法,人类的痛苦有三个来源:“大自然的绝对权威,我们身体的有限性,以及我们处理家庭中、国家中和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手段的不足。”但是这三种不幸中的任何一种都还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境:对于需要理解和关爱的全人类来说,“最糟糕的莫过于一个人面临爱的缺失的威胁”。无论是狭义的爱情还是广义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挚关爱与深切联系,失去“爱”比无法战胜的自然、死亡以及孤独感更加令人感到无助和绝望。

 

这大概就是今天如此多的人陷入焦虑和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们在过去一年常感不安和失落的原因——爱在社会的缺失或者说面临失位的威胁。消费主义迅猛的浪潮、经济发展的失衡、金钱至上的扭曲价值观不断冲击着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基础,现代大众社会正在朝着一种将人类关系非人化的趋势发展,让人际交往变得肤浅和制度化,以至于人们一边乐于宅在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里,一边不断感受着心中的孤独和身边的冷漠。这种冷漠和隔绝一方面营造出一种安全假象,一方面也在暗中诉说着个人空间之外的残酷现实和冷漠关系。


随着人际关系状况的改变,个人选择远离愈发冷漠的人际社会而倾向于在宅子之中自娱自乐,寻得安慰和安全,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关系的疏离。与古道热肠的邻居、戴着红袖标的居委会大爷和跳着广场舞的大妈相比,我们更喜欢点头之交、泛泛而谈和不要多管闲事,残酷的现实不断给善良的人们甩耳光——就连同情心都是可以被欺骗和利用的。

 

我们一边假装冷酷地收拾好多余的怜悯和关爱,一边还是会为那些微小的细节和温暖的情感热泪盈眶,我们一边把自私当做生存能力来培养,一边仍在为缺失的爱而焦虑和失落,我们一边搬出萨特的“他人即地狱”,一边自动忽视另外一个事实——隔绝和孤独绝对不是天堂的样子。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从离开了母亲的奶水之后,就开始不断远离那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狭小宫殿,而进入更宽广的世界和他人发生联系,如果我们好不容易成长起来进入世界就是为了重新捡起童稚时的自以为是和仅存得下自己的小宇宙,那么这段成长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如果我们沿着古老的传统呼唤爱与融合的时候,得到的仅仅是利益层面上的社会合作,在我们认为合适的时候,随时可以从中脱离,那么在充满丛林法则的利益关系里,我们是否还能真正感受到身而为人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习惯了这个时代的“智者”和“成功者”对我们或明或暗的教导,他们好意地规劝我们应该尽可能利用那些遵守传统道德规范的好人来谋取额外的利益,这些精明的劝告偶尔会让人们尝到甜头,但是比起总体上失去的东西真是得不偿失——放弃对争取同类的爱的努力和信仰,真的能靠着攫取的利益让人充实和幸福吗?

 


当我们在新年许下让自己幸福的愿望的时候,我们可能很难意识到,“让自己过得幸福”本质上跟“让他人过得幸福”没有任何差别,为了让其他人待我们如人,我们也必须使对方成为“人”,如果在我们眼中他人都是工具或者野兽,我们自己不可能变成更好的东西。如果不能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并为之欢欣祝福,完全隔绝而无法分享的幸福就像刚开即枯萎的花朵,缺了生命。如果我们在攫取利益的同时放弃了对同类之爱的争取和信仰,那么总有人会因为攫取利益而牺牲掉我们得之不易的幸福,当我们踩踏着他人的同情心把好人视为笨蛋的时候,我们无法阻止其他人也视我们为草芥。

 


想想《公民凯恩》里的情节:百万富翁拥有豪宅和全世界的美丽珍品,他富有,什么都不缺,生活在他周围的人都成了他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使用的工具,他孤独地漫步在空荡的别墅大厅,四周的镜子把他的孤单放大了一千倍,在临死前,他念念不忘的是“玫瑰花蕾”——那是他童年时候雪橇上的刻字,那是一个充满爱的年代,大家都爱他,他也回报给人们微笑。

 

新的一年,要坚持成为一个好人。因为做一个好人,给实现自己的幸福一个机会,也给世界变好一个理由。



- 版权信息 -

作者、编辑:守拙堂陈峤

参考资料: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哲学的邀请》

《伦理学的邀请》

图片来自网络



好 书 推 荐


         

        


《哲学的邀请


(西班牙)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 著




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

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可直接下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