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半导体器件在现代电力控制和驱动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GBT模块和
IPM模块
是其中两个最为常见的器件类型。它们都可以用于控制大功率负载和驱动电机等应用,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有所不同,那么IPM、IGBT模块分别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一、IPM模块是什么意思?
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模块)是一种功能强大的集成电路模块,可以用于控制和驱动高功率电子设备,如交流电机驱动器、变频器、逆变器等。它是一种高度集成的半导体器件,通常包括功率开关、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控制电路等多个功能模块。
IPM模块通常包括一个功率MOSFET、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或SiC(碳化硅)等开关器件,以及一个驱动电路,用于控制这些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截止。此外,IPM模块还通常集成有电源电路、电流和
电压传感器
、过温保护和短路保护等功能,可以提供全面的保护措施,以保证高功率电子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IGBT模块是什么意思?
IGBT模块(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Module)是一种集成了多个IGBT芯片、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等功能的模块化电子元件。它是一种用于高功率电力电子设备中的半导体器件,常用于高压、高电流的交流/直流变换器、逆变器和直流/直流变换器中。
IGBT是一种结合了MOSFET和BJT的特性的半导体器件。它具有低导通电阻和高开关速度的优点,同时也具有BJT器件高电压耐受性和电流承载能力强的特点。因此,IGBT器件被广泛应用于高功率、高频率的电力电子设备中。IGBT模块通常由多个IGBT芯片、驱动电路、保护电路、散热器、连接器等组成。通过内部的绝缘隔离结构,IGBT芯片与外界隔离,以防止外界的干扰和电磁干扰。同时,模块内部的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可以有效地控制和保护IGBT芯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IGBT模块和IPM模块有什么不同?
IGBT模块和IPM模块都是功率电子器件,但它们有以下几点不同:
1、集成度不同
:
I
GBT模块只包含一个IGBT晶体管和一个驱动电路,而IPM模块则集成了多个器件和电路模块,具有更高的集成度。
2、功能不同
:IGBT模块只能实现单一的功率开关功能,而IPM模块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如电源电路、电流和电压传感器、过温保护和短路保护等,能够提供全面的保护和控制功能。
3、应用范围不同
:IGBT模块通常用于单一功率开关控制的场合,如交流电机驱动器、变频器、逆变器等;而IPM模块通常用于多路功率开关控制的场合,如电机驱动器、UPS、电力变换器等。
4、可靠性不同
:IPM模块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因为它集成了多个保护和控制模块,能够全面保护系统免受电压过高、电流过大、过温等异常情况的影响。
5、成本不同
:IPM模块由于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全面,因此相对成本也更高,而IGBT模块相对较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总的来说,IPM模块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功率电子器件,相对于IGBT模块具有更高的集成度、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可靠性,适用于更为复杂和高级的电力控制系统。而IGBT模块则更为简单和经济,适用于单一功率开关控制的场合。
碳化硅的禁带宽度约为硅基材料的3倍,临界击穿场强约为硅基材料的10倍,热导率约是硅基材料的3倍,电子饱和漂移速率约是硅基材料的2倍。碳化硅材料的耐高压、耐高温、高频特性相较于硅基器件能应用于更严苛的工况,可显著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降低应用端的成本、体积和重量。
根据Yole数据,2021-2027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由10.9亿美元增长到62.9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4%;其中电动车用碳化硅市场规模将由6.85亿美元增长到49.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39.2%,而电动车(逆变器+OBC+DC/DC转换器)是碳化硅最大的下游应用,占比将由62.8%增长到79.2%,市场份额持续攀升。
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至今,行业最关心的是续航里程。影响续航里程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电池容量、车身重量、电力系统的电能转化效率等。功率半导体是电能转换的核心,碳化硅功率器件比硅基器件有低导通损耗、高开关频率和高工作耐压等优势,能获得更高的系统电能转换效率,且在使得同等电量情况下,比使用硅基功率器件获得更多的续航里程。因此电动汽车对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应用需求日益凸显。在电动汽车中,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应用主要为两个方向,一个用于电机驱动逆变器
(电机控制器)
,另一个用于车载电源系统,主要包括:电源转换系统
(车载DC/DC)
、车载充电系统
(OBC)
、车载空调系统
(PTC和空压机)
等方面。
当前,全球碳化硅产业格局呈现美、欧、日三足鼎立态势,碳化硅材料七成以上来自美国公司,欧洲拥有完整的碳化硅衬底、外延、器件以及应用产业链,日本则在碳化硅芯片、模块和应用开发方面占据领先优势。中国目前已具备完整的碳化硅产业链,在材料制备和封测应用等部分环节具有国际竞争力。目前排名在前几位均为国外公司,国内公司尚未形成一定市占率。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我国汽车电动化走在全球最前列,本土市场拉动正在成为国产半导体企业崛起的有利因素。
现在,全球碳化硅企业都在积极开拓汽车市场,主要应用落地包括功率
分立器件
和功率模块。其中,碳化硅芯片的优良特性,需要通过封装与电路系统实现功率的高效、高可靠连接,才能得到完美展现。经过专业的设计和先进的封装工艺制作出来的碳化硅MOSFET功率模块,是目前电动汽车应用的主流趋势。
目前新的设计SiC模块的设计方向是结构紧凑更紧凑,通过采用双面银烧结和铜线键合技术,以及氮化硅高性能AMB陶瓷板、用于液冷型铜基PinFin板、多信号监控的感应端子(焊接、压接兼容)设计,努力往低损耗、高阻断电压、低导通电阻、高电流密度、高可靠性等方向努力。通过好的设计和先进的工艺技术确保碳化硅MOSFET性能优势在设备中得到最大程度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