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前先插播一条小广告→_→雷锋网业界报道组招人啦~小伙伴们快来投简历吧
岗位职责:
1、国内外科技行业热点新闻报道;
2、跟进行业人士采访与报道;
3、通过采访、资料整理、数据分析等手段完成稿件编辑;
4、参与线上线下活动,以及选题策划与拆解。
任职要求:
1、有过写作经历,包括博客、公众号、知乎问答等均可,且内容与科技行业相关;
2、对科技行业有基本认知,包括但不限于大公司、技术与人文、人工智能、机器人、共享经济;
3、善于独立思考,热爱新事物;英文读写能力佳。
上周,在台北举行的Computex国际电脑展的AI主题演讲上,被誉为“AI教父”的英伟达CEO黄仁勋正式发布了Max-Q笔记本设计方案。
据悉,Max-Q设计方案从4个方面入手:最佳能耗比GPU设置、全方位优化的游戏画质设置、高效的散热解决方案以及新一代高效率电源设计。根据英伟达官方介绍,Max-Q设计的游戏笔记本不仅可以做到原本1/3的厚度,同时还可以降低1/5重量,性能提高3.3倍以上。
此前雷锋网曾报导,截至4月30日的2018财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第一财季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的营收为4.09亿美元,同比增长一倍以上。黄仁勋表示,数据中心的业务在去年几乎翻了三倍。汽车业务第一财季营收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大约24%。除此之外,游戏业务第一财季营收为10.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50%,占公司整体营收的44%,仍然是英伟达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今年5月,英伟达在GTC大会上已经发布了五大革命性产品:Project Holodeck、Volta、英伟达 GPU 云、Xavier DLA,以及 Isaac 机器人模拟机。VR、云计算、AI、自动驾驶、机器人训练等热门领域一个都没落下。
自2016年以来,英伟达已经将自己定位为一家AI公司,数据中心业务也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态。然而作为目前最大的营收来源,英伟达显然也不准备放弃游戏市场,Max-Q的发布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么英伟达对自己以后的业务到底是怎么规划的呢?
在发布会之后,黄仁勋接受了众多媒体的采访。对于未来数据中心业务和游戏业务的展望,对TPU的评价,以及对中国AI产业的看法,黄仁勋都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以下是现场采访速记,雷锋网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译。
问:数据中心未来会取代游戏成为英伟达营收最高的业务吗?
黄仁勋: 我并不希望。我相信会很难,因为我相信GPU的时代已经来临。这不是关于英伟达的产品是否受到欢迎,而是与逻辑、物理相关。我并不希望如此的原因是我喜欢游戏玩家,你也知道未来的游戏市场并不会缩小,这个逻辑很清楚。如今英伟达有两亿GeForce游戏用户,我相信20年内每个人都会玩游戏。
未来将没有人不知道怎么玩游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虚拟现实世界”。有时候你会前往你自己的平行宇宙里,而我会待在我的平行宇宙里,而这些不同的世界则是互联的。我们可以在里面学习和工作。虚拟现实、视频游戏,这些都是它的领域。因此,我相信在20年内,每个人都会成为视频游戏玩家,或者VR平行宇宙的居民。
当然,我们现在增长最快的是数据中心业务,而且我们认为这会成为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因为AI将走入每一个人的生活。
问:苹果、谷歌、甚至特斯拉都在开发自己的AI芯片,您认为这个市场未来会有多大?会对英伟达造成竞争吗?
黄仁勋:第一个问题,我认为AI显然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事实上它将影响每一个有影响力的行业。它将影响每一家公司,影响每一个国家,而且会影响我们构建计算机的方式。如今,每年计算机的出货量高达数十亿台,包括手机、PC、服务器、以及云数据中心,而且未来还有数亿计的汽车和IOT设备。
一切都涉及到AI,对不对?所以我们说的电脑、手机、汽车、物联网等,这些都有AI。无论什么时候,越多的公司开始加入AI阵营,AI的时代就来的越快。五年来,当我们开始一直在投入AI的时候,AI并没有像如今这样受到这没多人关注。但是越多的人开始投身AI,那么我们增长的就越快。因为越多的人投身AI,就会有越多的人谈论AI,越多的人使用AI,我们将会成长的更好。
之前AI行业接近于零,未来,AI会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不管你现在处在这条跑道上的哪个位置,越快越好。我相信,很多公司正在发力AI,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的战略及贡献也必须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战略其实非常简单,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工程师团队专注于AI计算,实际上,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
我们很擅长构建计算平台。软件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而我们非常擅长,我们的战略是创建一个平台,然后抢在世界上的其他公司之前进入,并让世界上的每家公司、每个行业都可以使用。我们的目标是让AI民主化。我们不会只为自己而建立,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使用这个平台。不管其他人是倾向于使用我们的平台,或者搭建他们自己的平台,对我来说都是ok的。世界上有那么多公司,我相信我们将继续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AI公司。
问:您认为公司在开发一项技术时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黄仁勋:我们的产品大多是工具类的产品,就像PC、自行车一样的工具。其实我们公司也是一个工具,但是与大多数工具不同,它允许我们看到并体验未来,我们通过加速来实现这一切。如果我们让某件事件加速100倍,那么研究人员、医生和艺术家就可以看到未来。时间机器就是这样的,我们设计了这个工具让人更具想象力。有人正在尝试搭建引擎设备来帮助我们应对癌症,也有人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和社区。因此我认为我们正在创造有利于全人类的技术。
问:怎样看待GPU和TPU的竞争?
黄仁勋:三个字母并不意味着什么。GPU不仅适用于图形(计算),还可以用于开发新药过程中的动态模拟,量子力学、量子化学,利用差分方程模拟汽车碰撞的影响,计算机视觉,以及改进电影制作的图像质量。GPU的架构使得它非常擅长深度学习。
所以我的工作就是确保英伟达的GPU不是其他厂商宣传的GPU不同。例如,你不能直接将深度学习放在集成显卡的GPU上,也不能直接用智能手机中的GPU进行深度学习,而英伟达的GPU可以。我们的GPU被设计用来处理通用计算,以及高通量线性计算,后者就是TPU要做的事。我认为,TPU和GPU本质上是一样的东西,都是处理器,也都有各自的强项和限制。我们的GPU更强劲、更灵活,因为我们会做很多事情,因此,目前你能想到的所有AI网络都能够在我们的GPU上完美运行。而TPU有局限性,因为它的精度有限,而且设计也更加简单,这在设计之初就决定了。
重申一下,两者都是芯片而已。
问:日本软银最近收购了英伟达的部分股票,它看重的是英伟达在AI领域发展的可能性。那么这是否解释了英伟达未来的业务规划?英伟达未来的计划是什么?您的期望又是什么?
黄仁勋: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一点,但是孙正义(软银CEO)是我认识的人中唯一一个,预测到了每一次计算机革命的到来。你知道,他将微软带入日本,将雅虎带入日本,将苹果带入日本。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每一次他都深处革命的前线。如今,AI革命将是最大的一次革命。我和孙正义已经认识很久了,我们是朋友关系,我想他投资英伟达是看到了我们公司的未来,也是为他自己的未来布局。
问:最近有人称俄罗斯和北韩试图自主建立AI,甚至意图从西方挖走关键的技术,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黄仁勋:无论我们做什么决定,都不会阻止他们投资AI。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投资AI的步伐,对不对?这是我们必须让AI民主化的原因。我相信这里的好人比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人更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齐聚一堂。当然,这也是我的期望值不断升高,以及科技在生活中的存在感不断增强,而且在不断改善的原因,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好人,如今比过去更加安全。
现在比1000年之前安全,比100年前安全,我相信人类普遍是善意的。因此,我们能够让所有这些好人都能够接触到最好的技术。我相信这种用途往往是以好的方式进行的,但是我们仍然还面临着障碍。无论是核技术还是生物技术,发展过程中一直都伴随着对它们的危害的抗议的声音。我们知道,技术是相当开放的,他们这样说的原因之一其实是爱因斯坦。在爱因斯坦的信中,他对科技的所有评论都得到了广泛关注,他阐述了他对科技的担忧以及可能面临的危机,他提出了对强大的科技的设想,未来有一天科技的力量可以被世人所利用,甚至那些意图利用科技造成毁灭的破坏者。
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发展能力和对于科技的公开辩论,这种相对温和的方式有助于保证技术被恰当地利用。
问:您对中国的AI有什么看法?能够给些意见吗?
黄仁勋:中国的AI正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想象力。中国专注于AI的论文、初创公司和研究人员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我认为中国对AI的兴趣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甚至不在一个层面上。因为互联网行业是中国最重要的行业。而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些领军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目前他们对深度学习有很好的理解,对于AI的基础的理解也非常到位。
我认为,中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环境,非常有趣的文化,而且有快速推进的能力。在中国,接触到资本很容易,因此投资水平很高。我认为中国的环境非常独特,每个国家都必须意识到,中国是一个单一的、最强大的技术丛林,这在这个世界上是从未出现过的。
每一各国家都必须投资,并提升自己的能力。AI的发展,时不我待。拥有开发AI技术的能力,社会和国家都将会从中受益。而这些企业,从未停止过探索AI的脚步。
正如你们所了解到的,目前AI领域有两种类型的公司:负责开发AI的公司以及借助和使用AI发展的公司。如果你是一家财富公司,想开发AI的用途并借助AI进行后续的自己产品的研发。如果是制造公司,你需要开发AI并使用AI。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公司,属于急于使用AI的这一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致力于帮助他们理解AI的原因。英伟达为这些企业开设了深度学习学院,预计今年会吸引近十万名学生。此外,我们正在与SAP所有的企业巨头合作,所以我们可以为大家带来AI的企业能力。
*图片由雷锋网现场拍摄
“喜欢就赶紧关注我们”
IoT科技评论,雷锋网旗下栏目
关注技术&供应链
应用化 | 智能化 | 网联化 | 产业化
长按下图二维码并识别关注
IoT科技评论(ID:IoT_talk)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