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求职百科
猎聘旗下专业猎头、资深HR和职业生涯导师,教你超实用的求职技巧,解决你的各种职场困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xcel之家ExcelHome  ·  AI时代Excel会被淘汰?LOOKUP函数 ... ·  3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WPS接入DeepSeek,无需配置,完全免费 ·  3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Excel版:通用型数据查询表 ·  2 天前  
闽南日报  ·  延时门诊!漳州市医院最新通知 ·  昨天  
完美Excel  ·  巧用COUNTA函数统计单元格数,但deep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求职百科

「允许员工自愿降薪」的骚操作,暴露了老板什么问题?

求职百科  · 公众号  ·  · 2020-11-13 13:03

正文


作者 | Sean Ye 编辑 | 职伴君

来源 | 瞎说职场(HRInsight)



近期,某游戏公司的老板搞出了一个骚操作,表示「业绩提升,所以给员工一个自愿降薪的机会」,看得我心旷神怡。



不久后,把截图上传互联网的员工被劝退。


再后来,公司在微博发布公告称: 此举是员工合理合法权力,大家内心普遍高兴满意。


11月8日,公司官方微博账号再度回应,又发布《多益董事长徐波声明》: 如有非自愿申请降薪的员工,提出后奖励3万元。




我吃到这个瓜,是在一个人力资源的群里。


群里诸多人力资源领域的前辈和专家,看到这个新闻都是懵逼的。

大大小小几十个HR 和人力资源行业的老板们,哪个不是身经百战呢?


不好意思,这种案例真没见过。

这不是一个劳动法问题,也不是一个人力资源问题。

感觉更像老板徐波本人的一个原生家庭问题,或者心理学问题。


坊间传说,徐老板年幼时经受了一个年轻人本不该经历的种种。所以心态上,一直强调别人对自己的在乎和关注。

这位徐总是一位奇人:


这位老板事迹众多,前有人体基因改造计划,如今又有投一返十的定投基金,说他一句「老板圈里的巴普洛夫,管理界的赵高」毫不为过。


比如,参与基因改造计划:


打造了十倍返还的定投基金:




如今, 据说在他们公司,员工们都跟巴浦洛夫的狗一样。


无论是降薪 、还是给老板发红包,全员参与,报名一个比一个快。


徐老板已经无法通过「指鹿为马」来筛选掉不听话的员工了。



不想讨论奇葩老板,遇到这种情况早点撤就对了。


拓展讨论一下领导力的话题。


我昨天和一位朋友聊到这事,他的第一反应是:


好老板啊,我这就投简历去,老板生日的时候,我打个30万给他,十倍返还的话,我房子首付就出来了。


对于我们普通职场人来说,这种老板才是「真香」吗?


好老板,好上司的特质真的是如此放荡不羁?是不是这样的老板才值得我们跟随?


不谈老板本身,我想讨论一个话题:

员工应该跟随怎样的领导?


2014年,谷歌做了一项关于「优秀领导」的分析。


PS:谷歌的人力资源虽然不知名,但谷歌一向以「人力分析」出名,他们的 M&M 分析对我们人力资源公司都有很大的启发。


谷歌分析完优秀上司的模型之后,发现:

好老板,要具备「无聊」的特质,一个无聊(dull)的上司,要比一个充满活力(dynamic)的上司更值得员工跟随。

是不是很有意思?国内讲「拥抱变化」,国外居然讲「拥抱不变」。


为什么呢?


关键词是:


  1. Predictable 可预测。 员工们最喜欢那种可以预测的上司,不要老出幺蛾子;
  2. Consistent 一致性。 定了方向,就坚持做下去,不要三天两头各种变化。


我之前有过一位老板,非常有创意,三天两头到我们办公室,给咱设定一个新规划新方案,听得我们一脸懵逼——年初定的年度方案到底还做不做了?

而且风格千变万化,上周的思路和这周的思路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当时,我是一个新人,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一位老同事分享了他的经验:

咱老板风格比较创新,你跟不上他。咱继续做手头的工作。老板说的事情,都放着。等到老板来追你进度的时候,那说明他是真的要推这件事了,你再开工。


老板如果是一个可预测,且行为话语前后一致的人,那么对普通员工来说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你工作中潜在的阻碍都没有了,你不用担心他跳出来给一个全新的方向,也不用担心他推翻之前和你约定的工作内容。

时任谷歌首席人才官 Laszlo Bock 这样点评:

如果你的老板在你工作中存在感太强,你就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你的工作往往会被老板所局限;如果你的老板很容易预测,而且言行举止前后一致,那么你这个团队里的所有人都会体验到极大的自由。

对于科技公司(游戏公司也算)来说,人才发挥作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基础是:自主。

有了自主权,员工工作满意度更高,同时也更高效。

2004年,心理学家Edward Deci 和 Richard Ryan 调研了一家投行的数百位员工,发现对工作最满意的员工,他们的老板不喜欢随意指挥,不喜欢事无巨细发号施令,不喜欢隔三差五传达精神。

最受欢迎的领导们提供自助式支持:搭好团队架构、鼓励、赞赏优秀的表现、为团队争取业务资源以及在员工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引。

调研发现,这种老板治下的员工最具有:

  • 工作幸福感
  • 最好的业绩
  • 工作使命感


回头看这位鼓励员工对自己表忠心的徐老板,你真的让员工把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中吗?还是放在了对你小心思的琢磨上?

是不是对你小心思理解透了,公司的发展就一帆风顺了呢?


当然这样的极品老板毕竟是少数。

但我们身边不乏一些上周说往东走,这周说往西走的老板,也不乏一些喜欢强调服从和纪律的老板。

这些老板咱管不了,但是我们能不能在挑选老板的时候擦亮眼睛呢?

我心目中的优秀领导有这些素质 :



1

善于激励鼓励员工



我在Randstad时,主导过一个领导力的调研里,问卷里有这么一个问题:

员工认为作为管理者(leader)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调研结果发现,这一能力是:


激励鼓舞员工士气的能力

在面对压力时,员工需要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

然后,我见过太多的领导,信仰「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哲学,把自己的权威建立在职级之上,不但不会激励鼓舞员工,甚至会把自己的压力转嫁给员工。

知乎上有个“公司高管”发这么一个问题,

他在会议上挨个“点评”员工,“自觉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而不料,在批评一位下属时,被失控的下属泼了咖啡。他想开除这个下属,却有员工为她求情。

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公开表扬,私下批评,这是基本的领导艺术

我不是没有见过喜欢在会议上挨个“点评”员工的领导,用的词都是“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是傻逼吗?”,“你这么多年经验是吃屎的吗?”,“不是你的项目你去做什么,你是犯贱吗?”

他事后也是一脸无辜:

我这个人是这样,比较直接。但我并无恶意,大家都了解我的。


我很无语,我只是庆幸我只是顾问,而不是他下属。

跟对老板很重要。

我曾经 提到过面试的一些坑,其实 直线主管的面试最为重要,我们能通过他沟通的方式大致了解他的个性

我遇到过一个面试官,充满自信,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但不太在乎我作为候选人的想法。

面试过后,我对他感觉很好,但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后来,请朋友打听了一下,果然是非常自恋的哥们,在团队里像教主一样被人捧着。

我也遇到过一位女面试官,面试的时候特别纠结于细节,通常来说,HR会抓细节,担心简历造假,她在我分享项目经验时总是怼一些很奇怪的点。事后打听了,说姑娘是完美主义者,不愿意授权给下属。

对于新人来说,这样的老板未尝不是好老板,因为她的强迫症会让她手把手教会新人每一个细节,但对于一个十多年经验的我来说,如果真去了,我会特别煎熬。

每一个职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以我自己为例,我希望与愿意授权的领导合作,我愿意承担压力和指标,但我需要空间自己发挥。




2

愿意成就下属



有个朋友和我抱怨,他总结了6-7年的经验,在活动中全交给了一个刚毕业的下属,结果下属做得很出色,甚至被自己的上司表扬了。

他很不安。

我反问:“你带的人做得出色,你应该开心啊,有什么不安的?”

“万一领导觉得没必要养我这么高薪的,把我辞了怎么办?”

“对于你自己来说,一定有其他方面的积累吧,如果你的积累能用一张表格替换,我建议你赶紧去学点新东西。你的不安不源于你的下属,源于你自己能力不足。

“对于公司和你的上司来说,他应该看到你带新人的能力,他如果因此把你踢出去,只会给公司其他同事一个信号,我不能带好新人,否则就要被拍在沙滩上了。”

有一句人力资源圈的老话:

一流领导招一流人才,二流领导招三流人才


有实力的人不会畏惧光芒耀眼的下属,成就这些下属的成功,只会进一步成就自己;而相反,能力不足或者进取心不足的人,才会担心被下属取代,所以他们宁可招更次的人,宁可不培养人。

实际上,作为领导,有时候也扮演着老师的角色:学生/下属的成长,对每一个leader来说,应该都是成就感。

学生成功,说明老师优秀;下属成长快,也展现了我们的领导力。

很遗憾,国内职场里,不少管理者缺乏这种意识。

当我们说马化腾是优秀的领导时,我们往往会想起他在最艰难的时刻拒绝了对qq的收购,坚持下来做出了腾讯帝国。

当我们说马云是优秀的领导时,我们往往会惊艳于他高瞻远瞩的战略,从天猫,到余额宝,到新零售。

很少有人说,马化腾之所以是优秀的领导,或许是因为他给了张小龙这样的奇才足够空间;马云之所以是好领导,是因为他带出了张勇、彭蕾等一批优秀经理人。

虽然学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但更多人还是喜欢把成功归功于某一个杰出的个人。

但作为管理者,我希望大家能够看得更远一点,职场的想象力很大,别把眼光局限在自己的这个岗位或者工位上。

成就别人的同事,也是成就自己: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of a leader is making others successful
评判领导的最重要是看他如何帮助他的下属和团队成功




3

接受下属有些方面比自己强



我关于领导力的看法有幸被知乎日报收录,在评论区,我看到一位小伙伴认认真真的回答:

下属做的所有工作,我都要会,甚至要做得比他们都好。

这种领导并不少见,工作你都会而且做得更好,有好处:下属难以蒙混过关。

但也有两个坏处:

  • 他们很容易成为事必躬亲型的领导,因为自己都会,所以反而会多操心,凡事一定要按照自己原来的经验做,难以真正授权给员工。员工缺乏自主性就难以成长,也容易离开。
  • 自己都要会,这就意味着你招来的没有一个强过你。如果武大郎招聘,要求自己要比下属看得更远,那么他招来的就只会是侏儒。


结果就是领导自己累死,还觉得手下一堆废柴。

实际上,领导力专家Simon Sinek有一句名言:

并非管理层的大佬们都是天才,指出正确的方向,成就了下属;而是下属们的出色工作,让管理层的大佬们看起来有如天才一般。


作为管理者,需要反向理解这句话:

我们要招出色的人才,解决那些我们无法解决的难题。如果一个下属,不能在某些方面强过我们,无法给团队带来价值,我们为什么要招他呢?




4

心胸开阔



我有个朋友,也带着10多人的团队,人很好,特别护犊,保护自己的下属。

唯一一个毛病,下属被竞争对手挖走了,就开始骂娘,删微信,绝交。

他自诩为嫉恶如仇,我回他你这叫戏精体质。

是的,你帮助过下属,锻炼过下属,你的目的是让人成长起来,更好的完成工作。而事实上,人在职时,确实成长了,他的工作也帮助了公司。

你还想怎样?

面对流失的优秀人才,作为领导,格局大一点大大方方握手告别,告诉自己:

我培养出来的都是一流的,以后一定前途无量。没准以后还有我向他讨生活的时候。

而且我是优秀的领导,培养出一个一流的,以后还能培养出更多一流的,我不担心。

我也有过类似的体验,下属想要尝试其他工作,我手头活紧,自然是不愿意。

但我承诺他,过了年再商量,我会帮他安排去其他部门的机会,当着他的面给他联系了另一个部门的领导。

大概是因为我做法比较坦诚,他一直到忙完所有手头的活,才转岗走人。

后来在谷歌的朋友和我说了Google的做法:

只要在现有部门做满一年,你就可以申请转岗。
如果对方要你,你自己部门的领导是没资格说不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