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人物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人物周刊  ·  未来已来,科幻就是最大的现实主义 ·  昨天  
南方人物周刊  ·  豆瓣高分,这套书我一定要给孩子看! ·  2 天前  
观海新闻  ·  跨省履新4个月后,她拟晋升市委书记 ·  3 天前  
观海新闻  ·  跨省履新4个月后,她拟晋升市委书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人物周刊

原色黄大年|新刊预告

南方人物周刊  · 公众号  · 人物  · 2017-07-14 10:09

正文


欢迎打开这条推送

你现在看到的是我们精心奉上的

南方人物周刊第519期新刊预告

黄大年 是本期的封面人物

本期杂志讲述了

一位海归科学家的

精神世界“深探”



原色黄大年

一位海归科学家的精神世界“深探”

2017年1月8日,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首席科学家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不幸逝世,享年58岁。


“为了理想,我愿做先行者、牺牲者。我已经五十多岁了,生命也就这么几年了,能做出点儿事情,让后来人有一条更好走的路。”黄大年在生前最后一次采访中这样说。

我国深部探测落后欧美国家将近30年,受技术所限,矿产资源勘探深度平均只有四百多米,油气开采平均深度不足4500米,且有部分地形复杂的国土迄今还没有被勘查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也亟待探测和守护。

在英国,黄大年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微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研发,专攻高效探测技术在海陆大面积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他连续12年担任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高级研究员,任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

2009年12月黄大年回国,马上投入海陆航空探测利器“航空重力梯度仪”的研发,其后又加入中国地球深部探测计划(Sino Probe),出任Sino Probe第九大项首席科学家,专攻深部探测所急需的高端设备的研发和实验。

2016年12月5日,黄大年在北京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我国的入地探测装备大部分靠进口。如果说我们是“小米加步枪”的部队,人家就是有导弹的部队,是这样一个差别。


5年前我们是跟跑,经过我们的努力,到了今年,进入并跑阶段,部分达到领跑。


每天晚上都是两三点睡,没有周末,没有周日。一天休息五个小时,有时只休息三个小时。在中国做科学,像我这样的人挺多的,玩命去干……哪天倒下,就地掩埋。


一语成谶,这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

本刊记者深度专访黄大年团队成员、生前共事的多位专家,他们的追忆为我们还原了一位对祖国赤胆忠心的海归科学家——他有惊人的学术前瞻视野,有一身的本领想要教给学生,有一肚子的话想要对祖国和盘托出。


黄大年在长春地质学院大门前的留影


吉林大学地质宫


1982年1月15日,黄大年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黄大年和学生们在一起


黄大年与家人在英国时的合影


2013年1月20日,黄大年(左二)及团队成员在极寒天气下进行固定翼无人机试飞


2010年11月22日,黄大年带领科研团队成员研究问题


2011年4月10日,黄大年在为吉林大学的学生们授课


黄大年在英国留学期间的留影


2014年8月8日,黄大年在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2号井现场


更多内容

请购买南方人物周刊419期

……




贾跃亭的梦想值得多些宽容吗?|企业家


贾跃亭说过,乐视从创立以来就一直资金紧张,因为乐视总是做远大于自己现在能力的事。




夏雨  我跟马小军像吗?|明星


“拍完《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的两三年内,可能我自己也觉得我就是马小军。但其实我跟他是完全不挨着的两个人。”




视觉志  草根大号的涅槃之路|自媒体


转型需要不断地试错,之前积累的经验一旦放在新的环境面对新的用户很可能就会收效甚微。“这个行业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邝丽莎  唐人街古董店里的红发女人|作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