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螺旋
解螺旋——医生科研最好的帮手。无论你是科研零基础,抑或初窥门径,你都可以在解螺旋获得极大的提升,从而面对基金、论文、实验游刃有余。解螺旋课堂是所有热爱科研技能学习的医生聚集地,解螺旋会员是医生科研全方位的贴心助手,加入我们,体验改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肿瘤时间  ·  可切除食管腺癌,术前放化疗 vs ... ·  2 天前  
赛柏蓝  ·  除夕|感恩相伴,赛柏蓝祝您岁岁平安 ·  6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乳腺MRI检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螺旋

“隔壁老王”Hela细胞最近又搞事了

解螺旋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12 17:51

正文


科研经验 | 文献 | 实验 | 工具 | SCI写作 | 国自然

作者:子非鱼(转载请注: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最近细胞界中似乎并不太平,

遗传学家Christopher Korch发现

约有20~30%的实验用细胞系

或被鸠占鹊巢(污染)

或被张冠李戴(混淆)


而Hela细胞就经常更换马甲

并混迹在各类细胞系中

日子过得可谓是逍遥自在

其中最不堪其扰的细胞系就是

Hep-2细胞&INT407细胞

截至2015年已有近7000多篇文章

误将Hela细胞混淆为这两类细胞

并共被引用了大约214000次。



原本以为它只有两套最常见的"马甲"

只不过万万没想到,在其他细胞系中

Hela细胞的出镜率竟也是如此之高

不愧为细胞界的"隔壁老王"


 

2016年2月中国科学院昆明细胞库公布的最新检出错误鉴定和交叉污染细胞


Hela细胞的这种"潇洒自在"生活

无疑是建立在科研者的痛苦之上的

它的这招"狸猫换太子"

不知道会让多少研究成果付之东流

这让日以夜继辛苦工作的研究者们

情何以堪?!


因此,这个神通广大的Hela细胞

让一众科研者们恨的牙根直痒痒

其实,真正细究下来才会发现

Hela细胞也曾经风光无限过

在细胞研究领域中,

也曾是"顶梁柱"般的存在。


永生的癌细胞——Hela


有的人死了,但她仍然活着。

美国黑人妇女Henrietta Lacks

便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1951年,她被约翰·霍普金斯医院

确诊患有恶性宫颈癌

接受痛苦的镭放射性疗法后

癌细胞反而变本加厉、疯狂繁殖

最终无情夺去她的的生命。


但医生曾在她身上进行活体采样

人工体外培养后获得了

首株"永生"的细胞系——Hela细胞

(正常细胞分裂50次后就会衰老死去)

自此才打开了病毒学和基因学的大门


Henrietta与她的Hela细胞


此后突破极限的Hela细胞便成为

揭开了细胞永生之锁的关键钥匙

原来细胞存在一种生命时钟——

端粒(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

它会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

随之将死亡的阴影笼罩细胞



为了永葆青春,走向永生

Hela细胞中端粒酶大显神威

一次次通过再生端粒序列

赋予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

同时也缔造了不朽的生命传奇


Hela细胞首次为医学界所知

是在细胞主人去世的那个冬天。

因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猖狂肆虐

小儿麻痹症疫情在美国全面爆发

人们时刻处于被病毒控制的恐惧之中

疫苗研制迫在眉睫



1952年,匹兹堡大学研制出了

第一支小儿麻痹症疫苗

但在正式使用之前

需在人体中证明它安全有效

hela细胞凭着易被病毒感染、

繁殖力强、培养方便的三大特性

成功验证了该疫苗的有效性

为攻克小儿麻痹症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hela细胞的贡献还不止于此

20世纪80年代初

德国病毒学家Haraldzur Hausen

在Hela细胞中发现了

人乳头状瘤病毒18(HPV18)

而这货就是宫颈癌背后大BOSS

这才使得HPV疫苗研发纷至沓来

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Haraldzur Hausen


截至2009年,全世界已有超过6万篇

科学论文是基于Hela细胞研究

且该数字还以300篇/月的速度增长着

没有Hela细胞,许多现代医学突破

如试管婴儿、基因复制、基因图谱

也就无从谈起

毫无疑问,Hela细胞造福了很多后人



Hela细胞的家族争议


即便hela细胞支撑着医学界的半壁江山

但Henrietta的后代也并没有由此获益

她的孩子大多穷困潦倒

所受的教育也完全不足以帮助他们

理解母亲为医学所贡献的一切

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Henrietta本人以及她所有的家人

无一知晓自家的基因被医生们供养着。



直至1973年,

一名科学家因要开展一项遗传实验

而找到Henrientta的孩子

并向其索要血液样本时,

这件事才为Lacks一家所知


2013年,在未获取Lacks家族同意情况下

德国科学家Lars Steinmetz公开了

Hela细胞基因组数据

由此引发了一场生物伦理学风暴


Lacks家族认为Hela细胞系的提取

并未获得Lacks本人的同意,

且这份基因组数据可能会

泄露家族后代的基因特征

为了保护家族隐私,

他们势必要争夺所有权


作为回应,Steinmetz团队表示

尊重Lacks家人的意愿

将基因组数据从公共数据库中移除

同时希望能找到一个各方都满意的

最佳的解决方案。


经过多次商讨之后,

NIH已将hela细胞系的所有权

还给了Henrietta的后人

而Lacks家族最终也同意

公布这些基因组测序结果

并要求将其保存在非公开数据库

如NIH的dbGaP数据库


科研人员在借阅Hela基因图谱时

必须先知会Lacks一家并获得他们的同意

另外,在使用这些序列信息发表的论文里

也需要对Lacks家族表示致谢



如此,Lacks家族终于对谁可以

刺探他们家族的基因秘密有了话语权!


参考文章:

1.https://jandan.net/2013/08/09/henrietta-lacks-cells.html/page-1

2.https://www.statnews.com/2017/04/14/henrietta-lacks-hela-cells-science/

3.http://www.huffingtonpost.com/entry/henrietta-lackss-cells-made-these-breakthroughs-possible_us_58f126ebe4b0bb9638e3d6f4?section=us_black-voices

4.https://www.statnews.com/2016/07/21/studies-wrong-c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