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一,念一封来信。
来自X同学,他问我,他的合伙人是不是“万事先求人”的人。
熊老师好:
看了您的《识人攻略》非常有感触,原来很多人都是戴着面具在生活,为了达到目的,或者影响别人,都采用了不同的手段。受益匪浅!
有个例子我一直拿捏不准,我和一个合伙人创业三年了,一直没有起色,我最开始工作薪资挺不错,为了创业梦想把工作辞了(合伙人没辞,我当时说总需要一个人赚点钱),面对疫情我也雄心壮志(毕竟手里有余粮)。
三年来收入少,梦想多,合伙人老是给我谈的都是大框架但每次讨论细节他都不乐意谈,说他还是喜欢谈大方向大框架(他属于DISC里面D和I都很高分的人),我负责技术,所以每次我在细节道理想得多一些,他就不是很乐意,并且每当我提出“万一”这个字眼的时候,他都不大喜欢。
他说他负责市场,但我每次叫他说市场方面的工作的时候,都没啥进展的样子。比如要用SD(画图工具)的时候,他觉得不会,就老想找其他人来弄,我就联想到了书里万事求人的例子。
熊老师觉得这种人是属于万事求人的例子中的一类吗?我想着是或者不是,都可以推动他突破突破再看看。您觉得这样做合适吗?
X
X:
你好。
你的合伙人不是万事求人的人。
《识人攻略》里所提到的万事求人的人,主要是能力比较差、依赖性特别强,遇到事情没法解决问题的那种家伙。
但你的合伙人不是。
如果非要用《识人攻略》里提到的30种人来类比,这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眼高手低,是他的底色。
创业没有一个人全职投入,一个人兼职看戏的道理,除非你们是夫妻俩。
你在决定你辞职投入,他保留工作的那一刻,你就签了一个不平等条约,一切合伙关系当中可以制衡对方的正常策略,都失效了。
此外,我不知道你们合伙的这个公司,股权是怎么分配的,是你51他49,还是二八三七,最糟糕的局面就是50对50。
这几年好多朋友跑来给我留言,说他的合伙人无法沟通了,熊师傅赶紧救救我,我一问公司是50对50,我说,赶紧散伙,重新开号重练,俩人开一个50对50的公司,每天分歧都解决不了,这公司怎么可能做得好呢?
我们最适应、最舒服的关系,就是分上下位的关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人平等的公司可能获得成功。
平等是管理者表现出的一种姿态,现实中真正让这个世界保持运行的,不是平等叙事,而是权力逻辑。
X,不知道你看过《水浒》没有,宋江要把卢俊义拉上山来做二当家,第一件事就是把他的家毁掉,让他在大名府从大地主变成大叛徒。
宋江和吴用固然是非常残忍的,但你也可以想象,如果卢员外在大名府还有良田几万亩,家仆上千人,兼职在梁山当二袋王,宋江能答应吗?
创业是个在商言商的事,你如果想对合伙人好一点,最简单的事情就是一鼓作气把事情做成,让他回想起辞职的决定,都会嚷一声“值得、正确”,当你让他保留工作,随心加入的时候,你已经把“我们可能做不成”传导给他了。
他说自己负责市场,结果根本没有生意,你让他学SD,他不愿意学,让你花钱雇人干。SD已经是AI工具了,如果再雇个人,就完全失去了用它的意义。
这不是万事求人,这是不想给你劳动。员工如果对老板是这种态度,就应该开掉,合伙人如果是这种态度,也应该把他驱逐出公司,考虑到他还有一个主业,你这种威胁一点效果都没有,那就应该当断则断,让他退出公司,你自己干,或者寻找更合适的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