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E别的
VICE是全球最大的青年文化媒体公司。这里有身临现场的体验报道、被忽略的群体、刺激你思考的不同角度、令人不适但真实的社会观察、以及题材多样的纪录片和在线视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日韩印,你追我赶 ·  3 天前  
史客郎  ·  东亚将来啥走向,一文讲清楚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美陆军:在以部署“萨德”,是种拖累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内塔尼亚胡“敦促”:联黎部队撤出交战区 ·  6 天前  
参考消息  ·  韩国:成功击中黄海上的预定目标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BIE别的

如果把分娩做成一个游戏,你能通关么

BIE别的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9-26 14:40

正文



作者:ALEXWOOD

插画:金鹿


我们身上有几个部位是很奇特的存在。它们 “天然” 地定义了我们的生理性别,却也成为了一些人性别表达的阻碍;它们对人类的存续至关重要,却并不是关系个人存亡的生命器官;它们能带来极大的愉悦和满足,也可能造成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它们是我们的性与生殖器官,共同组成一个特别的身体:性身体(sexual body)。


身不由己 这个专栏,要讲述的就是我们与 “性身体” 之间的各种故事。 


如无意外,我不会结婚 —— 这是思考了多年的结果。最近回国住后我和爸妈 “摊牌” 了,他们很是消化了一阵子。几个月后他们换了策略。 


妈:“就算你不想结婚,生孩子还是得考虑年龄的。” 


我:“呃,我也不确定会生孩子。” 


妈:“什么??为什么不生??” 


“很多原因,最简单的一点,生孩子太受罪了。” 


爸把筷子撂桌上了,“我就是医生还能让你受罪吗?!你生孩子我还不给你找最好的医院吗?” 


“找最好的医院生孩子就不疼了吗?”


“这什么理由??生孩子不都那样吗?” 


显然这个话题比不结婚更艰难。爸妈至今在消化不良。 


产妇跳楼的新闻出来后我没转给他们,我都能想象我爸的回复:“我不会让这种事发生在你身上的。别瞎想!” 同时,在当时斥责渣男丈夫和狠心婆婆的舆论风向中,朋友这样回复:“你(那么女权)又不可能找这样的老公。” 


所以就可以放心生了? 


那如果我是另一个女人呢?长在另一个地方,受另一种教育,有另一种家庭,或另一种老公呢? 我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分娩经历? 


我们不如把分娩想象成一个电子游戏。游戏设计我都想好了:你的人物是一个有生殖能力和意愿的女人。你可以给她各种参数,包括原生家庭、经济地位、教育程度、兴趣爱好、身高外形,而根据这些数值的计算,系统会半随机的给你一个老公。你和老公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合成第一个新的数值,直接影响你分娩时可选的医院和产科服务。 


我设计了六个关卡,带你经历一个产妇可能的分娩之旅。关卡的场景有的是新闻报道,有的是听来的故事,但无论是哪种,都是作为真实的发生被讲述的,不是虚构。 


READY?


Round 1 关卡:婆家


你的产妇来自一个传统与现代交战的乡镇地区。小县城的经济在发展,但观念守旧,大部分家庭仍然以 “多子多福” 为理想。为了 “三年抱俩” 的目标,产妇头胎一定得顺产,因为剖宫产后,女性的子宫需要恢复一至三年才能再次生育。如果头胎是女孩,二胎更是要马上提上日程,因为无子的家庭会承受来自全村的 “关心” 甚至嘲讽。



这样的家庭内部结构关系,决定了和婆家对产妇的分娩抉择很可能进行强硬的干预。很不巧,你的胎儿脐带绕颈3圈,臀位,头大,顺产容易窒息,产妇也有生命危险,但婆婆在村里做过接生婆,说剖出来的孩子难带,说医院不过是为了多赚钱,丈夫听他妈的,最终(1)胎儿卒(故事来源)and/or(2)产妇卒。


来源微博


不止剖腹产,一旦进到这个游戏走向,婆家会在任何紧急情况下可靠地保证你的产妇 game over,因为她的命永远排在一个(还不存在的)男婴之后。


来源微博


纪录片《生门》里讲了四个早产产妇和她们的家庭。其中一位产妇曾贤春为了生第三胎差点没命,因为前两个都是女儿,怕公公婆婆不高兴。但公公婆婆怕的是又什么呢?


“没有儿子别人就笑话你……骂你。” 


其实,这一轮你输给的与其说是野蛮的婆家,不如说是野蛮的文化。



Round 2 关卡:丈夫


你这次学乖了:要通关得远离无知又霸道的婆家。这次你把产妇的命运交给她的亲密伴侣,胎儿的亲爹。可这个人到底是队友还是对手?


来源


对于这个事件,舆论的一大焦点是,死者杨冰有高血压病史,合并子痫前期,作为高危产妇,又有过剖宫产,她的丈夫 “作为死者最亲密的爱人,不劝她中止妊娠,好好治疗,反而一再令她怀孕?” 代表声音如下:


来源


必须强调,这段摘取是为了说明舆论的走向,不代表我相信这是事情全貌。不过,虽然我不至于称这个丈夫为凶手,但是我的确相信他没有为产妇做最佳选择,并对产妇之死有责任。  


已婚男读者可能对这样的观点情感上不适,理性上存疑,不过至少可以思考一下你在这位丈夫的立场会怎么做。基于妻子的身体状况,以及接连打击可能造成的对求子的偏执状态,你应该鼓励她 “宝贝加油”?还是有责任,甚至有义务劝阻她?


或者我们就以最大的善意度人,猜测这个丈夫并不是不在意妻子,而只是不懂这些。如《生门》里描绘的,准父亲们在需要单独或者协助做出分娩决定的时候,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因为他们缺少必要的知识、准备和训练,或者对妻子健康的了解(再比如2007年的 肖志军事件)。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 —— 很多男人都会这么说,但可能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不过大多数时候分娩情况没有这么极端,更常见的情形是,丈夫缺少对产妇基本的关爱和尊重,从以下的叙事中可窥一斑。


截图来源  原贴来源



感谢下面这位经济学家,让我确认了这样的丈夫并不是个仅仅存在于别人叙事中的 “都市传说”。他们在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真实的可怕。


截图来源


“折腾” 成了生离死别的最近还真有一件。产妇邵青来自安徽,在杭州打工,后与杭州城乡结合部的孙某结婚。今年5月,邵青剖腹产下二胎,病历显示出院时身体状况良好,无病史。出院后15天,邵青却因 “突发心跳呼吸骤停30分钟” 去世。


邵青父母后来发现,邵青在去世前10天哭着向丈夫发过语音信息,说 “心脏都快疼死了!”,并指责他在外面 “花天酒地”,而且曾在怀孕期间写过以下的文字。


来源 这则新闻的评论区里也充满了其他女人的血泪史,不夸张


可能孙某并没有骗人,可能他和妻子感情很好,可能他那天晚上的确是在聊工作,可能他也倍感委屈:“养胎是女人的事。我在外面拼命赚奶粉钱就容易吗?” 


如果一个男人对自己作为新爸爸的责任理解就是赚钱,他其实并没有准备好做一个爸爸,或者丈夫。无论是心理上、情感上、还是经济上,没做好准备不如不生,否则夫妻之间增加的不是 “爱的结晶”,而可能是更多的误解、苦涩、和对彼此的仇视厌恶。 


第二轮 Game over. 这次搞死你的产妇的是父权,及其制造的漠视女人付出的生育和性别文化。当然,如今很多准父亲和父亲做得很棒,但更多男人并没有。



Round 3 关卡:月子


这次比较顺利。产妇分娩完成,也没有出现什么需要考验婆家和丈夫的状况。不过这个游戏的真正终点不是孩子降生,而是产妇顺利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或者说接近正常状态)。中国讲究坐月子,这是产妇的又一道关卡。


来源


这样骇人听闻的事其实已经发生多起,而且不分地域。2015年仅在上海被 媒体报 的产妇月子死亡事件就有两起,一是产妇坐月子期间坚持不运动身体,死于肺动脉血栓死亡,二是产妇在8月捂月子中暑死亡。


类似事件不断被报道,可我们似乎只有金鱼的记忆力 来源


中国的代际生育观念差异不仅体现在分娩,而是在养胎、产妇恢复、婴儿喂养等方方面面。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识,就算是最疼你的亲妈也可能把你搞死。 


妇产科专家田吉顺老师 研究 过 “月子” 问题。根据河南省1998年孕产妇死亡检测报告,产褥中暑占死因构成比的4%,为第五位死因,而这个 “疾病” 似乎是中国特产,国际权威医学教科书上根本找不到。原因很简单,国外没有 “捂月子” 的风俗,医学上也没有所谓 “月子病”。 


对 “月子病” 的现代医学理解是 “蓐风”,即产褥热。因为产褥热存在畏寒、高烧发热的症状,旧时人们就想当然的搞出保暖避寒这样的禁忌,事实上,得产褥热是因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接触了没有经过适当消毒流程的助产人员,比如旧时的产婆(来源)。如今不洗手的产婆没了,月子传统却留了下来。



这当然不是说分娩后女人不应该小心休养。只是怎么养,需要主动并谨慎地求知,不要迷信任何所谓 “过来人” 的 “经验之谈”。


所以不好意思,你这轮死于无知和陋习。



Round 4 关卡: 剖腹产并发症


这次我们让产妇通关不受外界/人为因素干扰,可是生产本身就是一个生死劫,产后意外没人能充分估算。


来源


羊水栓塞是指羊水在分娩过程中进入妈妈的血液循环,其中的物质(包括胎便、粘蛋白、毛、上皮细胞及胎脂)会造成血液栓塞,并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羊水栓塞往往发生很急,母子死亡率为60%至80%。而我们对羊水拴塞认识不足,无法预防,不过已知的是,剖腹产会增加羊水栓塞的风险。 


所以不要误会了,剖腹产并不比顺产更容易或安全,并可能对产妇身体伤害更大,需要恢复时间更长(因为毕竟要剖腹啊)。生殖健康领域著名学者程利南教授这样告诉我:“剖腹产是挽救胎儿和产妇生命的一个重要的进步和技术,但是任何一个技术,都有适应症和禁忌证。如果你只生一个到两个孩子,剖宫产是非常安全的,对于减轻医生和医院的负担、值班人员助产士的负担,也是有好处的,而且所有的风险还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是如果你做的太多了,并发症等风险也加大了,负面的影响就提升了。” 


所以剖腹产讲究 “指征”,“无指征的剖宫产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产妇和孩子的风险反而较大。本来你可以顺产的,没有剖宫产手术的这些风险,比如麻醉意外、并发症、脏器损伤、大出血、羊水栓塞,但是非要无指征的剖宫产的话,就等于是给这些风险提供了机会。” 程教授说明。



在中国的确有无指征剖宫产率过高的情况。2010 年 WHO 发表的最理想剖宫产率是20%,2011年 WHO 颁布的 OECD Health Data 显示,中国的剖宫产率为46.2%,高居世界第二。这是一个复杂的局面:首先,顺产率是医院的重要考核指标,尤其在二胎开放以来,卫生部卫计委开始严格监控医院的剖宫产率(最终反映在医生的工资条上)。于是医生的临床原则是在产妇不符合剖腹产指征的情况下,对剖宫产要求予以拒绝。而从医院的角度来看,剖宫产的费用远高于自然分娩(e.g.两倍),花的时间则远少于自然分娩(一小时 vs 十小时)。所以出于自我保护、避免风险、追求效率和利润,医院过度医疗的情况又的确存在(来源)。 


除此之外,国内剖宫产率的 地域差异 非常大(最高的吉林达到 62.5%)。一线城市三甲医院可能只有30%,而某些乡镇医院剖宫率达到90%以上。剖腹产已经成为某些乡镇产妇生产实践的常规形态。这是城乡差异的又一体现 —— 根据 一项研究分析,假如顺产优于剖腹产是事实,那么可能 “城市医院对剖腹产问题进行控制和管理,是城市产妇和城市人口的一种福利,对乡镇医院剖腹产问题的放任,(则)是对乡镇产妇和乡镇人口的一种放弃”。 


这轮也 Game over 了,运气不好,死于剖宫产并发症。


Round 5 关卡:无助的产痛 


终于这一次各方面的指数都不错。产妇教育背景良好,具备一定分娩常识,怀孕期间坚持锻炼,分娩前还在爬楼梯。而且,家里有些社会资源,还(尝试)联系了助产士陪伴(来源)。


一切就绪,指标正常,成功分娩就在眼前。你的产妇居然因为太疼跳楼了。 


榆林产妇的事件让两件事进入大众讨论:产妇身体自主权,和无痛分娩,而两个主题密切相关。榆林产妇能不能剖腹产,家属能决定,医院基于没有剖腹指征能否定,产妇却只有苦捱不经任何缓和,且似乎没有尽头的疼痛。



医学研究表明,产痛的疼痛程度仅次于烧灼的剧痛和肝肾结石的绞痛,是排名第三的疼痛。妇产专科的 公众号 上我看到这样的调查数据,50%产妇感觉痛不欲生、难以忍受,44%表示疼痛明显,仅6%感觉轻度疼痛。


来源

“怕疼” 正是产妇在没有剖腹指征的情况下要求剖宫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事实上,除了顺产和剖宫还有一个第三选择:无痛分娩,只是这个选择不属于榆林产妇。 


目前国际医学界应用最广泛的分娩疼痛管理技术是硬膜外腔注射麻醉,这种麻醉不影响产妇的意识,但能阻断腰部以下的痛觉神经传导。在英国、美国,硬膜外无痛技术普及率是61-85%(来源);在中国,根据2004年的报道,普及率不到1%,经过专家团队的十年努力,2015年的 报告估算 接近10%。 


排除适应症因素,施行无痛分娩最大的困难来自麻醉人员的短缺和对麻醉技术的高要求 —— 分娩阵痛时间平均在4个小时左右,且需要麻醉科医生全程陪同。另外,相较于剖宫产和顺产,无痛分娩的利润小。况且医院的指标主要是顺产率和死亡率,并不包括产妇的舒适度。这一切因素都使得推广无痛分娩变得不 “划算”。 


 报道,无痛分娩在妇产专科医院的普及度通常高于综合医院,发达地区高于偏远地区,民营医院高于公立医院,而私立医院更高(收费也更高)。这充分说明推行无痛分娩与医疗资源有关。


一方面,一些 医院 称在2016年已经到达约86%的无痛技术普及率。可另一方面,即使是拥有无痛技术的医院,也可能因为麻醉科人手不够等原因拒绝无痛分娩要求,或者只对个别关系户提供服务。 报道 称: “曾在北京某医院生产的耿佳(化名)也提出了打无痛分娩,但最终医院并未满足她的要求,只是在 ‘疼到快死时打了一针安定注射液,依然无感,继续痛到差点咬掉老公的手指头’。”  


另外,“无痛分娩” 更准确的说是减痛。程利南教授的回答让我彻底放弃了真正无痛分娩的念想:“分娩不可能完全不疼痛的,而且潜伏期就算有阵痛也不能用镇痛,要分娩开始,正规的宫缩开始,之后才用。” 另外,很多医院是在宫口开两到三公分之后才给麻醉,怕延长产程。美国本来也是如此,直到2006年才改变了临床实践指南:“在产程启动后,产妇对镇痛的要求就是分娩镇痛的指征(而不是宫口的大小)”(来源)。 


当然,除了硬膜外也有其他非药物镇痛手段,比如导乐陪伴,调节呼吸等等。这些方法的原理是帮助产妇放松心情,体内释放内血清素(也叫 “快乐荷尔蒙”),从而缓解疼痛。“导乐” 是希腊语 “Doula” 的音译,是指产程中有经验的助产士陪伴并指导分娩。 程利南教授还告诉我,“国内大的医院都有导乐,但是一个问题的是这个这项服务需要很多的钱,不是谁都能负担。” 另外,“非药物镇痛效果当然比药物差很多,不过世界卫生组织目前的安全分娩倾向,其实是鼓励非药物镇痛、反对药物麻醉的。” 


可是我看到的导乐体验怎么很少有正面的?


来源


这有点尴尬,非药物麻醉手段多是依赖产妇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和有效沟通,但人文关怀恰恰是中国目前医疗文化中缺失的。以下这样的漠然甚至敌视的医护关系反而是常态。


来源


来源


据说欧美国家将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我们则还习惯将产痛正常化。不友善的医疗环境中,产妇的痛感得不到处理或者关注,恰恰会加重疼痛和焦虑。 


榆林产妇引发的大量评论中,最让我揪心的是这样 一段: 


“其实,疼痛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 ‘不知道疼痛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会使产妇笼罩在巨大的恐惧之中……很多产妇这时候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让我最快的结束这场经历,让我干什么都行!很多产妇的理性,在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下,被彻底击溃。”


根据 报道,马茸茸可能体验到真实的产痛的同时,被真实的分娩画面吓到了 —— 真正的战场有多残暴,可能没人和她说过,因为 “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一轮你死于我们文化中对产痛的漠视。


Round 6 关卡:其他


综上所述,这个游戏要成功通关并不简单。你的产妇需要过硬的社会资源,来自开明的文化环境,才能够享受最优的分娩技术和服务,并免于外力对产妇分娩选择的负面干预。


我问了几个去私立医院生产的朋友 —— 的确没那么触目惊心了,不过还是少不了疼痛。


不过朋友特别强调自己的剖腹意见很主观,因为有的人的确没那么痛


那我们出国生好了?一位高知女性 分享 过美国分娩第二胎和国内第一胎的巨大反差。然而在我问了国外女性朋友的分娩经历后,发现也并不是每个人的每次经历都那么顺利。 


问了三个朋友,都产道有撕裂需要缝针,分娩中两个用了笑气,一个用了硬膜外,但还是都觉得 “生不如死”,尤其为了加强宫缩上催产素后。这位最惨烈,硬膜外第一次没生效,产道撕裂后又是8个小时手术,期间因为促进宫缩的药上吐下泻,尊严全无......

除此之外,就算可以使用高质量的分娩服务,几位朋友仍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


来自两个朋友


分娩本身对于产妇就是一个重要的应激源 —— 疼痛、焦虑、无助、丧失尊严,这都能造成心理创伤。产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家庭关系的微妙变化、因为哺乳严重缺乏睡眠、可能面临乳腺炎和子宫内膜炎,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抑郁风险(表现为无故哭泣、抑郁或焦虑,严重的症状包括产生幻觉、妄想、和自杀意念或行为)。而且,这段人生根本没有万无一失的攻略。



今年6月24日夜里,上海市闵行区一住宅小区内,一个5个月大的婴儿从5楼被抛出,接着,婴儿妈妈跟着也跳下了楼。据这名婴儿的奶奶介绍,24号白天,孩子不慎从床上摔下,但没什么大问题。女婴爸爸便冲女婴妈妈喊:“你不上班,连孩子都带不好!”


以上是最新的一则相关新闻,以下是更多。


来源


相比之下,我的朋友们在家人的支持下都从产后抑郁中恢复了,这其实特别幸运。


结语 


我知道这篇文章太长了,但我这次不想管什么最佳长度的 “传播规律”。我想让人们看到这些故事和信息,无论你有没有生育打算,无论你是什么性别。如果经过这些归纳和整合,这篇能够被当作一个关于分娩的初级信息索引,那就太好了。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可能都将怀孕分娩当作理所当然或事不关己,以致没有给它应得的关注。我甚至不知道我已经生育的朋友原来经历了这么多。或许她们和我提起过,但我并没在意,觉得与我无关。 


男人们大概也多是这样吧?并不是在贬低男性。我的现任男友很女权,他说 “如果我可以怀孕分娩,绝对会和女人共同承担这件事。” 但现实中他看不下去《使女的故事》,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法对生育这个主题产生共鸣。 


可就因为分娩的性别化属性,女人就应该承受分娩的艰难,这合理吗? 


有篇 文章 说道,中国的分娩镇痛和重症监护几乎在80年代同时重新起步,而到了2011年,重症监护几乎遍及了每家医院,而有麻醉医生 24 小时协助的分娩镇痛几乎没有。这个区别在于,躺在产房里的是女人。同理,普利策奖图书《天空的另一半》中提到,“麻醉剂被研发出来后,几十年来不让分娩妇女使用,因为妇女受苦被认为理所应当”。 


这很好理解,不必经受某种痛苦,就不会有动力让人们从这种痛苦中解放。分娩的性别化属性让产痛成了 “他者之痛”(虽然这个 “他者” 是世界一半的人口),但是选择 “感受他者之痛” 还是 “否定他者之痛”,正是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表现。 所以分娩这个话题,从来不是个人化的,而是涉及(医疗)体制、(性别)结构、(资本)社会,和(生育)文化的。这也是我透过这么多看似的个人悲剧想传达的。 


或许正因为我们将生育 “正常化”,很多女孩们才对分娩可能的艰险没有准备,才不知道为自己做好最完备的选择和方案,更不会去想,“我真的想生吗?” 


或许正因为我们觉得产妇承受这一切理所当然,我们才不去努力的避免、解决女人的产痛,即使谈及,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一句 “你真不容易”,或者无关痛痒的给一个苍白的赞美,“母亲真伟大”。


直到我自己开始认真思考这些,我才为此感到愤怒和羞愧。我可不想要什么疼痛的勋章,荣誉的伤疤,我就想知道如何能安全、不受折磨的分娩成功。没想到这居然到了今天还这么难。 


生不生,生几个,怎么生,女人到底有多少决定权呢? 


首先关于 “生不生”,陈为军拍完《生门》的片子后,这样 感慨:“如果让一个男人十月怀胎,破坏身形,整个内分泌失调,又可能导致妊娠高血压、肾脏衰竭……面对生死,很多男人会计算这个事情做不做,但女人不是。” 


可女人不该计算吗? 


当自己的身体健康、兴趣喜好、事业发展、生活节奏、人生规划,一切都要让让步给胎儿,难道女人不该计算一下么? 


如果说女人真的有生育自主权,那么表露出这样的 “计算” 有什么问题吗?各路理中客口中 “自私”、“娇气”、“败德”、“极端” 又从何谈起,只因为这些女人除了做母亲,还想做一个人? 


民国学者张竞生 说过:“我们一边敬重为人母者的牺牲,一边又敬重一班不肯为人母者的觉悟”。生育实实在在是建立在女人的牺牲上,但是,并不必然建立在对女性的剥削上。 可惜现实离这样的理想差的有点远。


我们上上周发的一篇#三十而已#的留言 来源微博


充分 “计算” 也是为孩子负责。生育经历当然是有回报的,或许我会像很多女人一样,生完之后说 “都值了”,但是万一我到时候并不这么想,我要怎么办?婴儿要怎么办?哪个孩子运气太屎,碰上我这样一个觉得 ta 不值的妈,一生还可能好吗? 


而且这种假设其实并不是极端个别情况。最近一个 研究 显示,很多母亲清楚地区分开对孩子的爱,以及对成为母亲的后悔 —— 前者无法抵消后者。而因为道德审查,女人对此感到愧疚不敢言说,于是更加痛苦。 幸福满足的母亲形象,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我们的想象和臆测?  


其次关于 “生几个”,女性的生育身体一直是国家管理和干预的客体。人口过多的时候 “一胎上环,二胎绝育”,而当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就 “全面开放二胎” —— 生育压力从国家强制节育转移到家族的生育期待。女性看上去可以 “选择” 生二胎了,事实上也承担了生二胎的压力。同时,需要承担最大风险的也是她们。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2016年上半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8.3/1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30.6%。当然,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在最近几十年有了极大的改善(1990年中国孕产妇的死亡率为88.8/10万),但2015年二胎放开后,政府和社会不断地鼓励生育,45岁以上女性生二胎的增多,同时配套医疗、育儿、女性职场福利保障却跟不上(来源)。 


最后,关于 “怎么生”,我希望这篇文章已经说明了,除非产妇的各项 “技能” 满点,底气和资源相当足够,用得起最优质的产科技术,否则她在这件事上话语权和选择权相当有限。我国目前的孕产妇死亡率为23/10万,而发达地区只有到8/10 万。所以讨论分娩,必须要讨论社会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即性别、阶级、经济能力、所在地文化的对于分娩体验的相互作用。 


那么回到我最初的问题:如果我是另一个女人,没有现有的家庭环境和经济能力,我的分娩体验/存活率是否有同样的保障?


答案是不可能。 


少数女性拥有足够的文化资本能够选择可靠的伴侣,或者用经济资源换取更安全、友善、轻松的孕娩体验,这不代表问题不在别处存在。而 “找对老公” 或者 “去最好的医院” 都不是解决方案。只有从根本上优化医疗系统(e.g., 尊重患者自主自决权、重视分娩疼痛管理)和性别结构(e.g., 审视和改变父权体系下的两性关系、尊重产妇的健康、安全和自由意志),才能真正改善目前的社会境况(参考)。 


我小的时候(其实现在也是)特别怕看小说或电影里的分娩情节,因为一生育必难产,十有八九大出血,产妇多半会挂。现在想想脑子里还会飘过一串名字:《飘》、《呼啸山庄》、《红岩》、《骆驼祥子》、《活着》、《生死场》(最近补了老舍的《抱孙》和刘慈欣的《乡村教师》)。产妇必须死去,因为叙事需要 —— 而且那是旧时代,所以叙事更需要。 


可能因为这样的原因,我在为这篇文章调研时感到有点时空错乱。那样的过去离我们比以为的要近,而女人彻底从生育的痛苦中解放出来的未来,看起来却比我们想象的远。  


最后,我不是来发 “不婚不育” 证的。你或许会觉得这篇危言耸听,毕竟分娩意外是小概率事件,不过对我来说,这样的概率已经足够让我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了:生不生、生几个、怎么生。无论我最后做什么决定,也比什么都没想全靠运气就上战场的好。毕竟,现实中分娩不是游戏而已。 







 相关推荐 




我们到武汉远近闻名的夏日派对跳东湖,去南京见了中国精酿啤酒教父高大师,最后去上海看了看大公司是怎么开始对当地精酿啤酒感兴趣的。VICE 的制片人兼主持人,普通话说得比你溜的 Josh Frank 带你体味中国精酿热。一部来自异视异色旗下美食频道大厨小吃(MUNCHIES)的最新系列。

点击👆 图片直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