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沪深三大指数震荡走低,大小票分化,全市场逾200股跌停或跌超10%。上证指数收跌0.5%报3351.26点,创业板指跌0.98%。市场成交1.55万亿元,近4800股下跌。
盘面上,银行股走强引领红利资产阵营,多股创出新高。培育钻石概念股逆势上涨,力量钻石、黄河旋风、惠丰钻石涨停。首发经济概念、AI应用方向纷纷下滑,文化传媒、游戏方向领跌。
机构明确表示,预计跨年的经济数据仍将保持稳中向好,机构资金红利增配的意愿将推动跨年行情。
另据报道,多家外资公募的分析人士称,股市方面,通过优化消费结构、加大内需驱动以及实施多元化出口策略,我国市场依然蕴藏着丰富的投资机遇。
今日,市场资金加码红利资产,工行、建行再创新高,让很多大机构非常兴奋。今年以来,工行累涨超47%,建行涨近四成,农行涨超五成,中行涨超四成,如此强势的表现,让坚守价值投资的长期投资者们欢呼雀跃。在四大行的带动下,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神华、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中国人保、京沪高铁、浦发银行、海尔智家、格力电器、中远海控等纷纷上扬。红利资产的优点无需多言,就是优秀企业+高稳定性+高股息率,非常容易理解。这里面包括了很多央国企,随着央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上市值管理的具体要求,红利资产推力十足。推升一种资产,需要强大的买盘,也就是增量资金。在2025年利率继续向下和流动性充裕的条件下,在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这种稳定的现金流尤其具有吸引力。当前,中证红利指数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这一点非常明确,这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入场时机。尤其可喜的是,很多在港上市的银行股估值相对于A股更低,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优势。从长期走势来看,红利资产的估值较低、安全边际相对较高,对于不同行情的适应力较强。数据显示,高息策略指数近1年、近3年、近10年的累计收益率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从监管层方面的政策意图来看,近年来,政策层面鼓励上市公司分红,这进一步提升了红利资产的吸引力。《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的发布,使得上市公司的分红意愿更加凸显。需要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个人养老金制度12月15日起全面实施,将为红利资产带来了显著的增量资金。随着各个地方的个人养老金的年缴存规模逐渐提升,未来将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增量。对于长期主义、价值投资者而言,定投红利ETF最为合适。其中,中证红利ETF(515080)是市场上分红频次最高的权益ETF之一,自成立以来已分红11次,每十份累计分红额达3.2元。该ETF每季度对基金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进行评估,保持季度评估分红节奏。沪深300红利ETF(512530)跟踪沪深300红利指数,该指数选取沪深300指数中分红水平较高的股票作为成分股。国企红利ETF(159515)跟踪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该指数选取分红水平较高且稳定的国有企业股票作为成分股。高股息ETF(563180)跟踪中证高股息策略指数。红利ETF易方达(515180)跟踪中证红利指数,该指数主要分布于银行、钢铁、交运、煤炭、地产等高股息板块。该ETF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较低,综合费率为0.20%/年。此外,红利低波动ETF(563020)、红利ETF基金(159581)、沪深300红利ETF(512530)、标普红利ETF(562060)等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