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T中文网
FT中文网是英国《金融时报》集团旗下唯一的中文商业财经网站,旨在为中国商业菁英和决策者们提供每日不可或缺的商业财经新闻、深度分析以及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135亿南京富豪,16亿拿下母婴巨头 ·  19 小时前  
商业周刊中文版  ·  新刊上市|Brunello ... ·  3 天前  
FT中文网  ·  拜登经济学:一个“毕业”总结(下)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FT中文网

对话乔志兵:艺术向前走

FT中文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24-11-23 08:30

正文

乔志兵


这位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的馆长表示,操持一家艺术机构如同一场修炼。亲历行业周期,让他开始重新思考与艺术有关的使命、尊重以及坚持。




 访谈/撰文 朱振 




和乔志兵的这次对话,缘起自两个月之前。当时,他和团队正在筹备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每年一度的“油罐玩家艺术节”。那次活动后来却迎面遇上了一次罕见的台风天气。


名为“贝碧嘉”的台风,据称是上海75年来所正面迎接的最强级别风暴,它就如同一把遽然出现的楔子,横生闯入了正常的生活节奏。自它登陆当天的一早,狂风便席卷着暴雨开始在楼宇和公路间奔袭,整个城市也旋即在呼啸声中变得模糊一片。


当时为期三天的玩家艺术节刚刚进入第二天,但就在距离美术馆园区不足百米的马路上,因为肆虐的强风和倾泻四流的雨水,治安人员不得不临时启动交通管制:前方的油罐艺术中心,及其临近的黄浦江岸区域,都被隔绝在了茫茫的风雨云之中。


但那天的活动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等到下午风力渐息,经过一番安全评估之后,便又恢复了原计划的流程。事后乔志兵说,在那种天气下选择让活动继续,已经不再是为了门票,而是他更希望能保持住一场艺术活动的连续性。这几年运营艺术机构也时常会遇到“风浪”,他已经习惯了在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中解决问题,在他看来,“停下来是最容易的,但有些事就是需要一鼓作气”。





再次见到乔志兵,是在一个月后。那时他刚从欧洲的两个大型艺博会出差归来,11月的上海艺术周又已经临近,油罐艺术中心即将开幕的三个新展览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楼下的展厅正在布展;眼前的桌上铺满了图纸;面积巨大的环形办公空间里,工作人员们来来去去,氛围虽不算喧闹,却正被一种紧锣密鼓的压力感所填满。


这段时间中,乔志兵一直处在高强度的工作节奏里。他把自己的工作方式形容为“永远要把指挥部推到战场的最前线”。因为繁重的工作日程,如今他的脚部已经落下了长期的损伤。在乔志兵看来,一个展览的实现和完成是很愉悦的事情,但很多人只是看到了这个行业光鲜、绮丽的那一面,其实在艺术的真实工作中,会有很多具体的、像工人那样需要上手干活的部分,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接受。


今年,是乔志兵和上海油罐艺术中心走过的第五个年头。2019年,他在一片瞩目中,以艺术藏家的身份在上海西岸创办了这家非营利艺术机构,在此之后的时间里,油罐艺术中心也因为先锋的艺术展览和前卫的活动,成为中国艺术版图中一个个性鲜明的存在。


如今五年时光一晃而过,中国当代艺术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已然发生了不小的变迁,曾经蓬勃的生态走过了一番起落浮沉,就连眼前这⽚上海西岸地区的艺术群落,在近来也持续面对着变数丛生的未来。





在对话中,乔志兵一直表示,他自己并不是一个偏爱回顾和总结“意义”的人,“坚持向前走”一直是他看重的信条。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当经历了从艺术藏家向艺术机构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同时又亲历了一场行业周期的发生,在这个过程里,必然会真切地伴随着复杂且微妙的价值视角调整。对乔志兵来说,这是一段渐进的、独特的人生历程。如果还要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前进,就很难忽略掉身后那些不断累积、日益清晰的认知与感慨。


当我再次和乔志兵提起那次台风中的“玩家艺术节”,他表示,“玩家”既像自己当下的某些心境,也代表着他的一些寄托。


乔志兵说,艺术对他而言就像一个“游乐园”,艺术中真实存在着可以为不同境遇中的人们带去慰藉和鼓舞的能量。而在一个艺术生态整体低迷、悬浮的时刻,他也觉得,每一位从业者能在自己的工作中保持积极,对帮助他人抵抗住消沉也是至关重要的。


乔志兵同时还表示,他至今仍然对艺术抱有着强烈的感性态度,而日复一日为艺术的操持,也变成了一种修炼,让他的心中逐渐生出一种属于艺术工作者的自尊和耻感,这也会推动他进一步去思考与艺术有关的使命、尊重和坚持。


2024油罐玩家艺术节现场

油罐玩家艺术节当日,艺术家夏乔伊以织物为主要材料呈现的户外展览“Dry Run Upon TANK”/“排演”现场。因为天气原因,这个展览一度暂停



以下文字经对话整理,出版前经受访者审校



1

距离


“一家中国的当代艺术机构,在今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前段时间我去欧洲出差,主要参观了伦敦的弗里兹(Frieze)和巴黎的“巴塞尔巴黎”(Art Basel Paris)两个艺博会。因为那次旅行,我有了一些既熟悉又新鲜的体会。


无论在伦敦还是巴黎,依旧还是能感受到那种既先锋又富有底蕴的艺术氛围。从各个展览主题所表达的力度、作品的重量级,到行业资深人士的参与程度,以及整个城市范围内因艺术而联动起来的大大小小的活动,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身处在一个“艺术的节日”里。应该说,在全球艺术市场整体状况不太好的情况下,仍然能看到很多艺术工作者们在通过工作,为这个生态带来鼓舞。


但与此同时,我也会意识到,中国当代艺术与世界之间正在显现出的“距离”感。比如在一些重要的艺术机构,常会看到来自韩国艺术家们的展览。一直以来,我们更熟悉的感受是,中国当代艺术在亚洲以及世界舞台上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其实并不逊于韩国,甚至是领先的。但是现在,从艺术家到藏家再到画廊,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韩国艺术生态在世界的发展是更加蓬勃的。这种面貌,和韩国政府的支持以及韩国艺术机构的努力是分不开关系的。


我说的这种“距离”,也意味着一种我们与别人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今这种关系会让我思考,作为一家中国的当代艺术机构,在今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应该做些什么?


“伊西•伍德:我们今天吃什么”(Issy Wood:What I Eat in a Day)个展现场,油罐艺术中心,2024,摄影:JJYPHOTO


进入了11月,上海也迎来了自己的城市艺术周。每年这个时候,相信上海的各家艺术机构,都会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拿出自己最好的展览,呈现给公众。各种展览的密集出现,自然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我觉得,当丰富的艺术展览集中在一个时间、一个地方发生,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上海,让这里的艺术生态被更多人看见。


但我会思考的其实是另一个问题。每年的艺术周就像是一剂按时出现的兴奋剂,行业会因此进入到一种快节奏的兴奋状态里,大家会有很多展览要看,很多活动要参加,行程都是满满的。但面对一次热闹的艺术周,眼前的艺术所呈现的惊喜究竟有多⼤?这⾥的艺术市场是否还在得到真正的重视和关注?在这种一下子热烈起来的氛围和声势之后,在每天的城市生活中,艺术的处境又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每年能来现场看展览的人数,的确是在明显下降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来做个展览,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近年来,大家似乎都不像以前那么“积极”了,⽽且这是一种艺术生态的整体性的“不积极”。


作为中国的艺术机构工作者,使命之一就是要用美好的感观去呈现出有意义的展览。如果你曾经知道“好”是什么样子,就要尽⼒去维持住那个“好”的标准,要时常提醒⾃己,明确底线,守住精气神。艺术生态整体的积极性,往往需要彼此之间的鼓舞才能真正成型。⽽如果一个艺术机构习惯了做平庸的、没有意义的东西,⽤不着谁去关掉你,你⾃己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在过去的五年中,因为创办和运营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我得以从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视角,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环境所发生的变化。有时在生态环境不那么热闹的时候,反而能诞生好的创作。我相信在这个时代,同样会存在伟大的艺术。

“光” 托马•勒烨(“LIGHT” Thomas Lerooy)个展现场,油罐艺术中心,2024



2

价值


“理解一件作品,终归需要你静下心来,坐在那儿体验一会儿”


我最早是以藏家的身份进入艺术领域的。直到今天,我都觉得⾃己是在以一种感性的视角去看待艺术的价值。至少对我来说,艺术带给人的“希望感”是真实存在的。


这⼏年,运营这家艺术机构也经历过很多困难的时候,但最终没有变得特别消极,可能也和艺术对我的影响有关系,我始终相信艺术的力量。


在我看来,艺术中有激烈的能量,也有让⼈安静的力量,艺术的魅⼒之一,就在于它会因为观看者心态或境遇的不同,展现出不同的能量感。


⽐如托马斯•豪斯雅戈(Thomas Houseago),最初结识他的时候,他给我的印象,就是那种雕塑家式的、直接的力量感。因为他的创作过程,需要⾼强度的体⼒,所以他本⼈的能量也一直是很“外向”的。但近来,他遭遇了比较严重的精神问题,他的思考方式也因此回到了一种很“童真”的状态,那种状态又让他的创作出现了新的变化。


托马斯•豪斯雅戈个展:“爱人”(Thomas Houseago:“LOVERS”)现场,油罐艺术中心,2023-2024


相比之下,黛博拉-乔伊斯•霍尔曼(Deborah-Joyce Holman)这位艺术家,则是一种安静向内的能量。她所专注的创作领域是黑⼈艺术和酷⼉文化。在黛博拉的生活中,她常会面对很多与“身份”有关的问题,她并不想作为“少数的异类”被对待,并且在以⾃己的方式进行抗争。这种激烈的态度最终体现在她的作品中时,却变成了⼀种很安静、很细腻的东西。

黛博拉-乔伊斯•霍尔曼个展:“特写/密语空间”(Deborah-Joyce Holman:Close Up/Quiet as it’s Kept)现场,油罐艺术中心,2024


艺术家们的创作,都是在以敏感的心灵回应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有时当你真的看懂了一个艺术家的表达,或许会发现,即便你们来自不同的文化环境,但是在TA的思考中,也有和你的经历、和你的现实处境相联通的部分。而艺术的表达与启发,往往需要在与作品面对面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得到。如果一个展览能精准地发现并呈现出这种能量,那将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现在大家的日程都太忙了,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像快速刷屏”一样看东西、听东西,甚至动不动就想给调成“倍速”的。在每年的艺术周,有的人甚至要看上100多场展览。有时候在美术馆的门口呆了一下,就算来过了,因为实在是没时间。


但总⽽言之,我觉得艺术中始终存在着艺术品交易之外的价值,这种价值可能需要花上一些时间才能感受得到。艺术在本质上是能让⼈安静下来的东西,理解一件作品,终归需要你静下心来,坐在那儿体验一会儿。在未来,人们或许会越来越需要那种能够表达平静的、日常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童文敏在“油罐艺术日”的现场行为表演《山水-河流》,2024



3

向前走


“尊重”因何而来,艺术怎样“向前走”


作为一家私营艺术机构的创办者和馆长,这是一个退不了休的工作。


过去我以藏家的身份去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总会处在一种相对舒服的位置上。藏家所得到的重视,更多是和Ta的个人的品味、兴趣以及购买力相关的。但艺术这个生态其实有很多的维度,相⽐之下,运营一家实体艺术机构要困难的多,操心和责任也多了很多;而且作为⼀家艺术机构的负责人,别人对你投以关注的理由,也会更多集中于你“在做什么样的事情”。


同样,今天看到世界各地的艺术工作者们的工作,我的⼼里也会生出⼀种动力,也想去做更多的事情。这种动力是一种同样作为艺术机构工作者的“⻣气”,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期待。


我也更想去证明,今天中国的艺术工作者们,仍然有自己的创造力,中国的艺术家仍然值得被世界看到。因此也会觉得,更努力地把眼下的工作做好,是很必要的事情。

“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群展现场,油罐艺术中心,2024

“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群展现场作品:夏禹,《艺术家,策展人,美术馆》,木板坦培拉,2023


我不太总结⾃己的职业生涯,也认为艺术永远是在一种“进⾏时”的状态里,“当代”就是“当下”。但一路走来,我算是经历了不少。更准确一点说,我觉得⾃己是一个“一直在往前走”的人。


最终让一家艺术机构的工作“成立”的,还是要看它有没有真正的创造力。我依然在坚持的理由之一,也是因为在我心⾥,油罐艺术中心依然存在一个理想的状态:人们总能对这家艺术机构报有一点期待,能相信这⾥会有新鲜的事情发生。

“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群展现场作品:谭天,《谁说艺术无处不在》,布面丙烯,宜家镜子,2022


从事艺术机构的工作,我在初期也算是“外行”,但是因为艺术,慢慢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认识了很多有智慧的人,我很珍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尊重。如果不是因为接触艺术,不可能收获这些阅历,应该说,艺术给了我一个了解世界、思考人生的通道。


回到你最初提到的那个关于“意义”的问题,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个问题或许就是:“你怎么证明你经历了这个时代”?我做过一些事情,希望在这个时代里留下一点痕迹:以后人们提到“老乔”,能记得他做过油罐艺术中心。



本文所用图片致谢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及艺术家作者及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精选

艺术养分让城市包容且自信


商业财经 国际视角

关注FT中文网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