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0个“全国高血压日”和第23届“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专家讲解了许多人关心的有关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的知识。↓↓↓
► “坏胆固醇”最易引发心梗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达2.9亿人,并占中国居民死因构成的首位。受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心血管病总死亡人数仍在快速上升。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李伟明主任医师指出,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都被认为是血脂代谢异常。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坏胆固醇”增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冠状动脉,并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果血脂异常未及早干预,冠脉内的动脉粥样斑块就有可能发生破裂,并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控制好血液内的胆固醇水平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关键举措,在一系列血脂报告中,尤其要重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种“坏胆固醇”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它会不断破坏着血管的健康,但却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发生心梗、脑梗却为时已晚。
上海
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李伟明主任医师讲解
► 多久查一次血脂最合适
那么,究竟该多久查一次血脂最为合适呢?答案是因人而异的:
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应该进行血脂检测。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半年测量1次血脂。
此外,健康生活方式对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食物多样,膳食平衡,保持营养均衡;不吸烟,不酗酒,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科学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是有效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方法。早干预、早治疗可最大限度地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通过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对于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有非常好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健康人群应定期进行血脂检查,知晓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数值,评估患病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粉丝福利
第三波
开始啦!
上海网络辟谣邀请你免费骑ofo小黄车,第三张包月卡
开领
!
上海网络辟谣
为网友赠送3次
【ofo小黄车包月卡】
,这些包月卡分别在
10月底之前分3次推出
。免费!
完全免费
!!
每位关注了“上海网络辟谣”公众号的用户,每次可以免费领取一张
【ofo小黄车包月卡】
,总共可以领3次哦!(
10月底之前的
3次赠送时间分别是9月2日、9月23日、10月21日,请注意我们的微信推送
)
不管您此前有无领过我们的第一张和第二张包月卡,10月21日起,您都可以领取第三张包月卡。(原来领过卡的网友,可继续领卡,绑定后包月期顺延)
领到这3张免费包月卡,大家就可以一直从
9月到11月
免费骑三个月的小黄车!!!
戳这里
领
编辑:宋慧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本文略有删节
题图来源:东方IC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